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1)

蒲守国、刘志平/文图

九龙场,位于四川旺苍县东南部,是对今九龙镇政府驻地的历史沿用称呼。从九龙场向南,穿过一道道梯田缠绕、竹木葱茏的褐色深丘,经过四五公里行程,来到一个被称作夜静山的地方。山脚下,赫然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穿斗木建筑——修建于清乾隆时期的九龙塬杨氏宗祠。

踩着瓦砾,穿过百年古桂的浓荫,瞻仰雕梁画栋的祭堂,拜谒雄姿英发的碑林,翻看蜡黄的古籍,打开尘封的历史……一个家族苦难而辉煌的历程,吸引着我们,溯向深邃的历史长河。

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2)

家乘浩荡,源远流长

元顺帝至正初年,华夏大地“饥荒频仍、瘟疫爆发,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死亡”。

在这多事之秋,酷爱汉文化的元顺帝,在他执政的中后期,却很难得地恢复了科举制度。朝廷还表示,不受民族限制,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一律实行“学而优则仕”的公平选拔。

麻城县孝感乡有一个叫杨惠鉴的汉族学子,通过层层筛选,赢得机会进京赶考,最终考中进士。取得功名后,又是几番周折,杨惠鉴被举荐到广元府谋缺。

杨惠鉴携妻王氏来广元府履职,被委任为苍溪县知县。嘉庆二十三年的《杨氏家谱序》中记载:“惠鉴公(王氏),元顺帝时进士,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来宦,苍溪知县。年老退居落业南邑九龙场夜静山大塬。”

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3)

至正十一年(1351),湖北农民明玉珍在随州起事。至正二十一年(1361)三月初一,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

在四川,短短10多年,元、夏、明政权实现了快速更替。乱世中,杨知县一家人及治下民众,难免会经历无尽的惊扰和苦难、抗争与坚守。

世远年陈,这一段杨氏家族的史实已被九龙塬的森森墓碑掩埋。值得欣慰的是:《杨氏家谱序》记载,这一支“(杨门)人兴族旺,八方迁徙。后裔分布在南(江)、旺(苍)、苍(溪)、巴(中)。”“惠鉴生三子:长子彦成(明成祖敕封力士镇殿将军),次子彦才,三子彦礼(迁崇庆州白碾街)。一清(彦成子)公:明武宗敕封谏议大夫怀远将军后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襄。”

《杨氏家谱》中记载,明朝,驻守广元的杨锦,祖居凤阳府全椒县白茅村,老令公杨(继)业裔孙,生于元末,少年有大志,武艺超群,参军入伍,效忠明太祖。杨锦因随汤和伐蜀有功,受太祖嘉奖。洪武五年平巴县、茂州叛乱,以有功,加升重庆卫。

洪武三十年,杨锦奉旨守广元,平沔县田九虎判乱,定居川北,因以为家。事平后,升利州指挥使。之后不久,朝庭有旨设立四川利州卫,杨锦兼领秦、蜀各卫,挂将军印,以功封武德将军。

杨锦有5个儿子:长子雄、次子杰、三子洪、四子俊、五子伦,均迁家于广元。杨雄袭授利州卫指挥使。次子杨杰于宣德二年,奉旨屯守旺苍通坪(今旺苍县普济镇)。杨锦其他三子也皆以战绩授军功,当时以为荣。

杨雄长子杨懋,官都指挥使,在宣德二年、三年以招抚松潘及平定屹塔、叠溪等十旗,招降渴渴卓20余寨,擒多儿太劳。

杨懋长子杨龄,为都指挥使,在天顺五年与当时的松潘总兵许贵平番及征山都掌。杨龄长子杨恺,为都指挥使。成化四年前后,以平黑虎寨,破侵扰松潘盗贼,功居当时首位。

杨恺长子杨仁,官四川都司利州卫指挥使。正德末年袭授父职,后守旺苍百丈关,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蓝廷瑞等所杀。

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4)

杨仁长子杨云凤,官利州卫指挥使。嘉靖初年袭父职,万历十四年在陕西、四川边界平盗,所向克捷。

杨云凤子杨大烈,为利州卫指挥使,屯政掌印,后袭父职。大明崇祯七年守广元,以善战闻名于世,后卒于阵。

自洪武年间杨锦入广元始,至最后一任将军杨大烈,杨门共计8代利州卫指挥使。明代统治的200多年历史里,杨锦及其后裔子孙,在明代世袭军职,祖上又是几世名将元戎,故广元地区习惯称之为“军家杨”。而今,杨锦后裔集居于广元至普济的广巴沿线。

后来,还是在明朝时期,又有一支落业在南江的杨氏族人,他们也是北宋名将杨继业老令公的子孙。杨继业生七子,其中四子名杨延洪(也曾称作延朗、延环、延光、延运、延辉等),配林氏素梅、肖氏,生子二:甫、申。

杨申的子孙杨洪(王氏),居长安京兆里八里庄停献池,自明正德(1506-1521年)间游宦四川龙安(今松潘、平武一带),任满落籍巴州南江,殁葬巴中流杯池。生子禄,禄娶齐、蔡,齐葬龙安;禄与蔡同葬南江县太子洞(亦称菖蒲洞)(《南江县志》)。

“自明落业南江,迄今已十余代”,“一支遇春,在本邑老城东门沟……一支向春、时春、先春。宗祠在长赤乡、九龙场。其后裔居住夜静山、天马山、雪山寺、罗家坝、应灵山、龙耳山、建家坪、方山岸、石门寺、范家沟、青山壁……”

广元“军家杨”与九龙塬杨氏同出一脉,都是杨老令公裔孙,将门之后。

那么,这“军家杨”与杨惠鉴一支,到底有关联吗?我们从清咸丰二年杨文达所编《杨氏家谱·杨氏源流序》中得知:他们都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

杨震,字伯起,祖籍弘农华阴人,人称“关西夫子杨伯起”,是东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太尉,他廉洁清正的作风一直被后世所传诵。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四知名言:“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为不知?”

杨震在朝为官十余载,忠于君,爱于民,为百姓所爱戴,为朝野官员所钦佩。杨震一生自觉践行儒家的道德理想,他清白做人的风范和品行,在无形中汇聚成感染杨氏子孙的精神力量,成为杨氏后裔效仿和遵从的典范。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孙生活简朴、清白正直。杨震的子孙们深受杨震家风影响,个个博学而清白,特别是杨震的三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乱色而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

所以,九龙塬杨氏后人才敢说“无非清白流派、诗礼传家”(清咸丰二年杨文达所编《杨氏家谱·杨氏源流序》)。“(杨门)武将忠勇传家、文官清白家风”(《烬余录》)。

九龙塬杨氏一族的郡望被称作弘农郡,堂号为“清白”。

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5)

光前裕后,共襄盛举

据清咸丰二年《杨氏家谱》及碑记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杨氏族人中,有乡贤发起倡议,修建九龙塬杨氏宗祠,合族响应。各房各户献资出劳、备炊捐物,共襄盛举。

由于九龙场独特的地理位置,此举仍不免受到贼匪侵扰。施工断断续续,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用了4年时间,宗祠才告竣。

宗祠落成,贡生杨宗元,增庠杨蔚然等,“以白绫载书十则、教论诸条”,放置祠堂,也遭到了贼匪的破坏。

在一代代族人的捍卫下,宗祠保存至今都较为完整。

这是一座两进的祠堂,采用了川北民居的建筑风格:穿斗木结构、人字水青瓦屋面;三步通石梯上,是祠堂最庄严的祭堂;两边是呈对应的厢房;中间是“四水到堂”的天井,天井地面是由厚薄均匀的规则条石铺成;天井中,靠祭堂右侧,有一棵当年栽下的银桂树;天井的出口是一栋漆黑的双扇木大门、大门顶部是一座楼台,俗称万年台。

万年台是有名望家族“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人于斯”的公共场所。宗祠,体现的是一个家族史上的文化记忆和生命基因。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所以在这里,礼仪、尊卑、吉凶之分显得极为重要,悲欢情绪反倒被淡化了许多。

在长时期的运用中,万年台又具备了另一种功能,就是在当地民俗中最讲究的“节气”(也称“节期”)里,供族人(偶尔也会掺杂着异姓邻居)结社、聚会时所用。如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赐福”、春社二月初二龙抬头、中元七月十五“地官赦罪”、下元十月十五“水官解厄”等。结社之余,往往还会有族中乡绅出资雇请戏班唱戏,与族人共享文娱。渐渐地,万年台便又成了戏台的代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万年台又被转换为地方文艺演出阵地。曾经,旺苍川剧团的魏明全就多次带着剧团,在九龙塬的万年台上,唱演“辕门斩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镇”等川剧剧目,深受民众喜爱。

堂下银桂寓意颇多,既有福贵之第(与祠堂内雕梁上的“百福图”相映衬)、丛桂联芳的荣耀;又有往者对后来人膝下“兰桂腾芳”、“蟾宫摘桂”的希冀;也有余荫泽被、万世同根的寄托。

大门外,阶沿边,左右雄踞一对吼天石狮,雌雄有别。雌狮用前爪守护者幼崽仰天远眺;雄狮则仿佛在望空长啸。活灵活现,神态逼真。阶沿下,还有一对镇山石狮,雄姿英发,不怒自威。

在镇山石狮前面,是一对高耸的挂双斗石桅杆。在民俗传统中,石桅杆象征着功名或者功勋,是一个家族的荣耀。

依照习俗,这些外部的设置须与祠堂内的结构、装饰及“昭穆”碑规格、内容相协调。在祠堂的祭堂(又称正殿、主殿、拜堂)里,杨氏祖先杨震的神主碑位于照壁前正中处,其余左昭右穆祠碑按世系分列左右,井然有序。

在粗壮的横梁上,当年的“丹青手”精心描制的彩绘图案,依然清晰可辨。百福图、并蒂莲、藻井图案等,虽光泽已趋暗淡,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这些丹青手的匠心和高超技能。

在最高处的主梁上,有一行“乾隆四十二年”的字迹。口口相传的杨氏族人说,杨家人平时喜欢操练,用以强身,并传承着保护家人以及乡邻的侠义之风。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二十六日,大臣国泰上疏指出:各属民壮鸟枪,应令实力操演,以收实用。乾隆帝却认为,各省地方,设立民壮,是为了巡缉盗匪,防护仓监,协助营兵,同资守御。

民壮是由乡民召募充当,与入伍食粮兵士不同;况且火药关系重大,也不便散给人役。如果都使演习鸟枪,并令熟练进步连环法,对于除暴防奸,并无裨益。清政府决定,各省州县额设民壮,应尽心训练,操演寻常技艺,与兵丁等同资捍御,以收实效,无需演习鸟枪。

同年十一月初一日,清廷重申不许武科改用鸟枪。乾隆帝谕示,鸟枪原系制胜要器,而民间不宜演习多藏。如武科改用鸟枪,武生必时常学习打靶,民间私卖火药、铅丸俱难禁止。于是,武科不得改用鸟枪。

在修建祠堂的前前后后,九龙塬杨家族人一直都用这一项政策规范乡团子弟,给予了至高无上的遵循延续。在宗族中,强调:研习兵法,操练拳脚及常规器械,严控火器。

祠堂右侧,是一块墓地,石碑林立。最醒目的当属“明成祖敕封力士镇殿将军”碑。

祠堂背靠夜静山,山脚下,紧靠宗祠处,有一棵需5个成人才能合围的香樟树,枝繁叶茂,四季葱绿,与古香古色的九龙塬杨氏祠堂形成珠联合壁、交相辉映。

祠堂朝向,“水流乙字、案似眠弓”;左右山峰,“似伏似起,或坐或立,奇奇怪怪,莫可形状,真是万笏朝天,难以毕著”(咸丰《杨氏家谱》)。

杨氏族人中,也有人诗兴大发,抒发着对这座宗祠的赞誉之情:“奇峰怪石气韵新,杨柳挺翠披彩云。倘非藏龙栖凤地,岂能留住将军魂?”

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6)

克绳祖武,精神永存

清嘉庆时,湖北襄阳白莲教竖起“兴汉灭清”旗帜,四川的王三槐等人起事响应。川东、川北各地民心惶惶,在九龙场周围,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息。

时任九龙塬杨氏族长叫杨春乐(号正茂),虽是一介平民,却极有韬略。他先告诫族人及乡邻:不可慌乱,让妇幼心寒;不可委身事贼,令祖上蒙羞;不可趋避逃遁,长贼匪锐气;不可懈怠逍遥,致攻防松弛。

他召集族人和乡勇修筑山寨。形势紧急,杨春乐决定:先在人头山构筑一道上山的石寨门,就可扼守险要,抵御小股来犯之敌。在众人的同心协力下,嘉庆元年(1796),不到一年的时间,人头山寨就投入了使用。

为长久计,杨春乐又决定在狮子山修筑工事。狮子山山顶平坦,可容数千人临时避乱生活。四周皆峭削山壁,山之南,孤峰耸立,鬼斧神工所不能及,且占居高临下的先机。

杨春乐率众人,历时3年,至嘉庆三年(1798),狮子山寨完全竣工。山寨建筑独具匠心,工艺精巧又不失坚固牢靠。关隘重重、寨墙寨门坚固、封锁严密。寨墙设有瞭望孔、枪炮孔、弓箭孔,环环相扣;乡民只可从寨后一条隐秘的石梯险道攀援而上(险道上同样有杨门子弟守卫);寨内有人工开凿的水池,供人饮用。

山寨曾经遭遇过贼匪攻击,杨春乐统一指挥,率众出击,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贼匪侵扰,乡民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族中增庠杨天培(号蔚然),为狮子山两道寨门书写的对联,至今仍有留迹。头道门对联:“峻岭寒心避乱休夸地利;闻风丧胆逐贼还要人和”,横批:“丸泥可封”;二道门对联:“石峻山高不必千弩寒贼胆;地灵人杰全凭忠孝壮文心”,横批:“龙盘虎踞”。

凝聚一个家族力量到底靠什么?仅仅依靠精神品质,那是不够的,还需要用严格的家风、家规来巩固和维持。九龙塬杨氏宗约共8条:“戒忤逆以劝孝悌;戒奸诈以守诚朴;戒游惰以劝诵读;戒懒散以力农桑;戒强梁以安贫弱;戒赌博以安身家;慎交游以尊师保;笃婚姻以重人伦。”

在“宗约”明明白白的警示和熏陶下,老者垂范,少年仿效,自然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蔚然家风,从中衍生出波涛汹涌的力量,以此守护精神世界、家庭风尚、乡土民情,直至民族大义。

朱氏宗祠建筑全过程(旺苍县九龙镇200年杨氏宗祠)(7)

循着丰碑,振兴乡村

1996年,狮子山寨被旺苍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胜地。2012年,九龙塬杨氏宗祠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清代至今,九龙塬杨氏族中,涌现了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书写着精彩的人生,名垂青史。

放眼杨氏宗祠的四周,一道道用优美的弧线圈连起的梯田间,水稻、玉米、猕猴桃、中药材,一块块、一片片,齐整整、绿油油;一座座明亮的砖混结构新楼房,环伺左右,栉次麟比;一张张写满岁月混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一条条被硬化后平整的公路上,往来疾驰的农用车、小汽车、摩托车,构成了一幅唯美的乡村图画,宣扬着新时代新农村的无限活力。

田间、地头,一群群裹着乡土的新农民,也正怀揣梦想,奋力发展着各自酷爱的新型产业。他们在用激情,用科技,和着血液中的向往与澎湃,振兴着这片热土。

在他们中间,就有九龙塬杨门儿女。他们最爱说:“九龙塬就是我们的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