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是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为五台山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

菩萨顶盘踞灵鹫峰山头地势较高,加上这里寺庙云集,布局严整,菩萨顶山门前的108个台阶。

望着高高的山门,真怀疑双腿怎么把我带上去。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

站在高高的山门处,俯视山下,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4)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5)

进到寺庙内有钟鼓楼、菩萨顶、大雄宝殿等主要寺庙建筑。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6)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7)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8)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9)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0)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1)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2)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3)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4)

菩萨顶整体给人以美观豪华大气的感觉,金顶红墙尽显皇家风范。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5)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6)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7)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8)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19)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0)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1)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2)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3)

大锅院儿别具一格,据传这几口大锅是僧人们喝粥的大锅。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4)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5)

这个锅是最大的,锅直径约两米。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6)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7)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8)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29)

当我们参观游览时,突然院内钟声此起彼伏,僧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雄宝殿内诵经。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0)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1)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2)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3)

菩萨顶为什么名扬海外?不仅是文殊道场,更重要的是在嘉庆皇帝立了一块墓碑上留有文殊菩萨的一枚脚印。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4)

这枚脚印常年无冬立夏都是湿润的,很多专家的来此进行研究,也不得其果。

据传嘉庆皇帝将这个碑立在了乾隆皇帝碑的前面,为了惩戒嘉庆皇帝文殊菩萨在此碑上留下一枚传世脚印。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5)

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哪个位置(五台山菩萨顶-文殊菩萨道场为惩戒嘉庆皇帝留下传世脚印)(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