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的后脑勺没长头发”。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叙事小品集《好骨头》里收录了一百多个灵慧诡谲的散文。其中《小红母鸡倾诉了一切》一文中,出现了这句犀利的话。

很多时候机遇可遇不可求。我们也都知道那句:“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而“机遇的后脑勺没长头发”这句话看起来更加残酷和讽刺得多。

善良和凶恶的母鸡可以相处吗(引发的善良思考)(1)

小红母鸡的故事

“每个人都想得到它。每个人!不光是猫咪、猪和狗,还有马、母牛、犀牛、猩猩、角蛙、袋熊、鸭嘴兽,任君联想。和平一去不复返,一切只为了那一块该死的面包。”

没错,这里的主角“小红母鸡”的确就是儿童绘本故事《一只小红母鸡》里的主角。

再大体简单介绍一下绘本故事里小红母鸡的经历:

一只小红母鸡找到一些麦粒,想把它变成面包。于是,找到她的朋友小鸭、小猫、小猪请求帮忙种下,可他们都以“不是我”拒绝了。

小红母鸡种下麦粒后,又浇水,又施肥,虽然辛苦但照料有加。过了些日子,麦粒长成了丰满的金黄麦子。小红母鸡又去找朋友们帮忙收割,同样都回答“不是我”又被拒绝了。

于是,小红母鸡只好自己每日辛苦工作,不论收割、磨面,还是烘焙都是她一个人孤零零完成,但终于做成了许多面包。

“谁来帮我吃面包呢?”最后小红母鸡又问。这时,小鸭、小猪、小猫都抢着说“我愿意,我愿意!”

然而,小红母鸡却说:“你们谁也没资格吃这些面包。”说完自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这时,小鸭、小猫、小猪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是绘本故事,纯真的很。它告诉小朋友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善良和凶恶的母鸡可以相处吗(引发的善良思考)(2)

但阿特伍德的《小红母鸡倾诉了一切》一定比儿童故事的绘本要严肃、深刻得多。

“身为一只母鸡可并不容易。”她这样转折。

我本可以立刻把那里稻谷吃了,给自己加一道营养大餐,但我没有那么做。

可是——

因为他们瞪着我,天天淌着哈喇子。他们尖叫起来,往我的邮桶里塞请愿书。

他们感觉压抑。他们指责我自私。他们开始生病。他们以自杀相胁。

他们说,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在他们都没有面包时拥有一块面包。

看起来,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比我更需要那块该死的面包。

“你可以再烤一些”。他们说。

像不像一群厚颜无耻者赤裸裸地不断索取。

善良和凶恶的母鸡可以相处吗(引发的善良思考)(3)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多少阳光,就有多少阴影

阿特伍德的改良故事不禁让人联想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羊脂球》。

《羊脂球》描绘了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占区时,被普鲁士军官扣留所发生的故事。

在这辆出逃的马车上有处于上流社会、名利双收的三对夫妇,两位修女,一位民主党派人士,以及绰号为羊脂球的妓女。

当富人们饥肠辘辘的时候,被众人鄙视嫌恶的羊脂球刚好能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物,于是所有人对她善良了起来。

羊脂球本来是那个“我”——本可以立刻把那里稻谷吃了,给自己加一道营养大餐,但我没有那么做的“那个我。”

善良和凶恶的母鸡可以相处吗(引发的善良思考)(4)

于是,原本马车上的紧张气氛,逐渐转向和乐融融。此时的羊脂球却误以为自己伸出援手的爱心,换取了平等的尊重。

可当敌方军官提出一定要车上的羊脂球来陪他过夜,否则不予马车放行的要求时,尽管羊脂球出于爱国之心断然拒绝。但是,和她同车的绅士淑女们为了各自私利,逼她就范,羊脂球不得不做出让步。

在停留的日子里他们通过羊脂球的牺牲不断获得了食物。

但是当他们的马车真的被放行后,羊脂球的牺牲,换来的却不是感恩与回报,反而是那些“高贵的人们”更加的厌恶和疏远。

文中最后的那句 “你可以再烤一些”,像极了他们恬不知耻的嘴脸。

读阿特伍德的《小红母鸡倾诉了一切》,何尝不是《羊脂球》的控诉呢。

善良和凶恶的母鸡可以相处吗(引发的善良思考)(5)

过度善良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为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人人都是雄辩家”,古罗马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奥维德如是说。

知乎网友也曾有这样的评价:“看清一个人,要看他利益可能受损时的反应;认清自己的真实地位,要看自己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

如果羊脂球能够早点看清事情的本质,就能看清坏人的嘴脸,不为小人做无谓的牺牲。

善良和凶恶的母鸡可以相处吗(引发的善良思考)(6)

早些读懂人性的善与恶,理性保护自己,就会过滤掉多余无谓的牺牲。

利益面前,过度心软和善良就是对坏人的纵容以及对自己的伤害。

不如像小红母鸡一样,面对那些拒绝帮忙又想不劳而获的人,在自己的累累果实面前就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去吧,自己安心享用就好。

颠覆厌女文化,这一次,阿特伍德要替被冒犯的女性,冒犯回去。”《好骨头》这本书的特约编辑张清雯这样评价。

既然机遇的后脑勺没长头发。发现一粒稻谷就把它捡起来。因为省下一粒稻谷,就是赚到一粒稻谷。那就是自己的东西,与旁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