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梦华录》迎来大结局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5分

得到新华社和人民网评点赞的古装剧

同时也掀起一波“宋朝热”

剧中高频出现的

饮食、茶道、音乐、体育等场景

激发起无数观众对那个文化鼎盛时期

民俗百态的好奇与向往

今天,我们就聚焦蹴鞠“名场面”

聊聊古代成都的时尚运动有哪些……

不少观众都对赵盼儿和池衙内初识时

在北宋东京(现开封)街头比的那场蹴鞠印象深刻

但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

其实在宋朝,蹴鞠可以称得上是国球

而且自古以来,就在成都非常流行!

蹴鞠哪一年传入欧洲(梦华录中蹴鞠名场面)(1)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的《蹴鞠》

蹴鞠,最早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西汉,蹴鞠由中原地区传播到巴蜀

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阶层

都喜欢的一项“全民健身活动”

西汉文学家、成都人扬雄《法言》就曾记载

断木为棋,捖革为鞠,亦皆有法焉

意思就是用皮革制成的蹴鞠

已成规范、有了法度

就说明蹴鞠在当时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东汉文学家、广汉人李尤的《鞫城铭》

则是根据他所见的成都蹴鞠活动完成的著作

其中详细阐述了当时蹴鞠运动的规则

圜鞫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

意思就是鞠球和球场

都是按照天圆地方的阴阳观念来设计的

两边各6人,代表一年有12个月

蹴鞠哪一年传入欧洲(梦华录中蹴鞠名场面)(2)

上海博物馆的《宋太祖蹴鞠图》(宋代)

到了唐朝,蜀地的蹴鞠活动盛极一时

李隆基避难入蜀,在蜀道上写的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就反映了蜀地少年在春日里踢球的快乐场景

李白一首《古风》云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更反映出蹴鞠在唐宫中有多受欢迎

到了宋代,蹴鞠在成都更为盛行

一句“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便是城下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宋朝,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

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

蹴鞠哪一年传入欧洲(梦华录中蹴鞠名场面)(3)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蹴鞠纹铜镜及其摹本(宋代)

千年过后的今天,在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

还陈列着宋代彩绘童子抱鞠俑

该博物馆副馆长宋秀平介绍

古代的球胆密封性不是很好

球踢一会就要补气

而这件文物正好反映的就是比赛间歇

童子一边休息一边给球补气的情景

蹴鞠哪一年传入欧洲(梦华录中蹴鞠名场面)(4)

彩绘童子抱鞠俑(宋代)

唐期素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宋朝,成都商人推出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经济社会高度繁荣时代背景下

蹴鞠,成为了富庶成都人的热门运动

而除了蹴鞠,古代成都流行的运动还有

围棋、马球、射箭、击剑、投壶

浮游(游泳)、角力(摔跤)、竞渡(划船)

蹴鞠哪一年传入欧洲(梦华录中蹴鞠名场面)(5)

《弈棋仕女图》(唐代)

无论是前蜀主王建的马球场(位于现成体中心)

博物馆陈列的成都市区出土的汉代围棋文物

还是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弋射图

无一不展现出成都的运动基因和底蕴

蹴鞠哪一年传入欧洲(梦华录中蹴鞠名场面)(6)

《马球图》(局部)/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