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后的某个早晨,跟SD大学的DF老师驱车前往东京都西边八王子市内的某所中小学考察。这所学校是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九个年级的学生总数不到300人,据说十几年前每个年级还有两个班,总计五六百人,看来“少子化”现象在这所学校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1)

东京八王子市某一贯制中小学校舍

当日我们专门观察学生上学情况。DF老师是初等和中等教育研究专家,跟当地教育部门和中国驻日大使馆的教育部门有深入的合作,对中日双方的基础教育了如指掌,也经常带领学生前往中国进行教育文化交流。DF老师事先征求了学校副校长的同意,我们得以进到校园和教师里“自由活动”,但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不可随意拍照,尤其是不能拍摄学生的正脸。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2)

中小学生陆续“登校”

8点前后,我们站在学校的大门口附近,陆续见到学生的身影。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往往都是三五结群,步行到校。路远一点学生,或者坐公交车,或者由家长开车接送。当然,初中生也有骑自行车上下学的,但骑自行车必须要戴头盔。头盔基本上都是白色的,购买时会得到相关部门的补贴。按照规定,小学生是不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的。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3)

骑自行车上学的中学生

学校大门对着马路,有个专门为学生过马路而设的交通信号灯,是手按式的。这样的信号灯的好处是,没有行人过马路时,一直处于绿灯状态,保证了机动车的行车效率,也减少了损耗。中国的中小学附近的马路上,也可以见到这样的手按式信号灯。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4)

警察叔叔每天早上的“作业”

学生上学,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安全的重视。在学生上下学的高峰期,会见到警察特意来到这所学校的门口维持秩序,这成了警察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当然,在“通学路”上,也经常会在有交通信号灯的地方见到地方自治团体组织的义务安全员,手中拿着小旗,自发地保证孩子们的通行安全。这些“通学路”,往往都会安装护栏,避免机动车意外冲上人行道而伤及学生。有些路段还在地面上醒目地写上“通学路”字样,提醒司机低速驾驶,注意学生。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5)

享受“特殊待遇”的小学一年级学生

对于那些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下学还有特殊要求,他们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记,一是必须佩戴小黄帽,二是背包的正面必须全范围贴上黄色反光布。这让他们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他们的行路安全。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就无法再享受这种“特殊待遇”了。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6)

“通学路”提醒司机多加注意(图片源自网络)

日本小学生上下学,跟中国的情况大为不同。学生无论是步行还是乘坐公交车上学,是见不到家人陪同的,开私家车接送孩子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每天上下学时,校门口不会人满为患,也不会有多辆私家车停在路边。因学生上下学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是完全见不到的。

日本的小学生上学习惯(背着书包上学堂)(7)

孩子要学会“挤电车”(图片源自网络)

DF老师说,他有三个孩子,上小学时仅仅是开学时带孩子去了学校,之后就不再用家长接送了。他的孩子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单程要一个多小时,换乘两三次车,每天早上都要坐拥挤的大巴车或电车。在车上也不会有人主动给孩子让座。DF老师说看着孩子被埋没在拥挤人群中的小小的身影,确实有些心疼。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一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精神好方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