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寺头乡是一个养蚕之乡,日前,这个养蚕之乡出了个大新闻——史山村的养蚕户刘金瑞发明了一台旋转式养蚕机,他的妻子孔小晚也发明了一个圆筒平菇栽培法这对爱搞发明的农村夫妇一时间声名鹊起,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能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民间高手创造发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民间高手创造发明(阳城夫妻俩发明创造显能力)

民间高手创造发明

阳城县寺头乡是一个养蚕之乡,日前,这个养蚕之乡出了个大新闻——史山村的养蚕户刘金瑞发明了一台旋转式养蚕机,他的妻子孔小晚也发明了一个圆筒平菇栽培法。这对爱搞发明的农村夫妇一时间声名鹊起,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能人”。

刘金瑞、孔小晚夫妻俩长期从事蚕桑养殖业,养蚕的活计常常累得他们腰酸腿痛,怎么才能省劲喂蚕呢?一天晚上,刘金瑞做了个梦,梦见很多蚕朝着他飞一样而来,早上醒来,爱好琢磨的刘金瑞想,如果能够站着不动,让蚕在自己身边动,不是喂蚕就省力了吗?于是他立即动手开始设计。经过半个月的设计、加工制作,一个占地面积不大,能够承载四张蚕、就地旋转的养蚕机制作成功。为了验证他的养蚕旋转机的方便性,他邀请了村里养蚕户在他家亲自体验。老乡们说:“养蚕旋转机省地又省力,真是方便了我们养蚕户了。”

其实说到动手搞小发明,刘金瑞的妻子孔小晚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近年来,寺头乡努力探索和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结构,利用修剪下的桑树枝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形成蚕桑和食用菌交叉共同发展新模式。刘金瑞夫妇也在养蚕的基础上栽培起了食用菌。妻子孔小晚利用在外地学习的食用菌制种技术培育了大平菇、香菇、黑木耳、灵芝和冬虫夏草等菌种。平菇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当前栽培平菇的方法有的用玻璃瓶子,也有的用塑料薄膜袋,还有利用木箱、纸箱、塑料箱、竹篮、各种盆子等。这些培养容器有的装料费事不省力,耗时间不省工,而且浪费菌料,出菇产量不高,菇农在投资受益上受限。孔小晚在总结了所有栽培平菇容器优劣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圆筒栽培法。用圆筒装培养料,中间留孔、压实、脱模。做成的圆筒直径一米,高一米。用该法栽培平菇省料省力省时,发菌整齐有力,易管理、产量高。目前,附近村庄很多菇农都到孔小晚的大棚参观学习平菇圆筒栽培法,孔小晚毫不保留传授技术,她希望让老百姓尽快适应新技术、新方法,科学致富。

李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