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重温红色经典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1)

三代人坚贞不屈

《红灯记》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里,铁路扳道工人、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与六十多岁的母亲、十七岁的女儿李铁梅,祖孙三人在一起生活。他们虽是一家人,却不是一个姓。原来他们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罢工的流血斗争中,组成一个革命的家庭。革命先烈传给他们一盏红灯,这是他们的传家宝,是战斗的信号,是革命胜利的象征。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级党组织派人送来的一份密电码,要他通过组织转交给柏山游击队。由于叛徒的出卖,密电码还没有转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坚强的李奶奶,为了鼓励后人继续战斗,将他们三人的身世,告诉了铁梅。阶级仇,民族恨,将铁梅心中的革命火种燃烧起来,她立志继承革命事业。阴险毒辣的日寇宪兵队长鸠山,把李奶奶和铁梅也抓走了。他为将密电码搞到手,对李玉和母女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酷刑,还妄想以骨肉分离杀害亲人的残忍行为和陪绑的办法,威逼铁梅。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铁梅的斗志。革命的三代人,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以后,鸠山故意放了铁梅,妄想用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从铁梅手里得到密电码。早在铁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经告诉铁梅和党组织的联络地点。铁梅得到邻居刘大娘和桂兰姐的帮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工作者周师傅,把密电码送到根据地柏山。柏山的游击队最终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鸠山等日伪军。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2)

王凤琴饰演李奶奶

王凤琴,女 ,汉族 ,国家二级演员。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毕业,主攻老旦,小生,郑州市戏曲家协会会员,郑州市青联委员。在《红灯记》中饰演李奶奶,《狸猫换太子》中饰演李妃,《情断状元楼》中饰演王魁。1997年荣获郑州市戏曲大赛一等奖;1999年荣获河南省青年大赛一等奖;2003年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演员戏曲表演大赛中被评为十佳金奖老旦榜首;2004年荣获全国“红梅杯”戏曲大赛河南赛区金奖。1997年赴香港演出;1998年赴澳门演出;2000年、2011年两次赴欧洲文化交流演出。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3)

王海升饰演李玉和

王海升,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文武小生。在《对花枪》中饰演罗成,《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大祭桩》中饰演李彦贵,《抬花轿》中饰演张志成。1997年曾荣获郑州市青年演员汇演表演一等奖;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并于2002年随郑州市文化交流演出团赴美国演出,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2001年在《榆树古宅》饰“柯龙”获河南省戏曲大赛表演一等奖;2003年获全国“红梅杯”河南赛区金奖;2005年河南省戏剧大赛《珠帘秀》饰演“关汉卿”荣获文华表演一等奖;2009年,《云锦人家》获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二等奖。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4)

刘秋萍饰演李铁梅

刘秋萍,郑州市豫剧院国家二级演员,主攻花旦,闺门旦,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在《老子儿子弦子》中饰演芳芳;《狸猫换太子》第一部、第三部中别饰演寇珠、寇玉;《大祭桩》中饰演春红;《新版西厢记》中饰演秋菊;《新版白蛇传》饰演小白蛇;《琵琶记》中饰演惜春;豫剧电影《大祭桩》中饰演春红等。第四届河南省青年戏剧大赛获个人表演二等奖,第六届河南省青年戏剧大赛获个人表演一等奖,2010年在郑州市举办的青年大赛中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5)

革命火种在燃烧

《红灯记》

唱腔设计:张北方

艺术顾问:高新军 马红

艺术指导:虎美玲

指导老师:陈小香

复排导演:徐连奇

音乐配器:牧永福

武戏导演:高建光

舞台监督: 荆富斌 孔晨曦

复排音乐总监:王兆峰

演员表

李玉和:王海升

李奶奶:王凤琴

李铁梅:刘秋萍

田大婶:杨慧鹏

田慧莲:张秋艳

鸠 山:徐连奇

王连举:王伟

磨刀人:王雪鹏

交通员:霍奇

伍 长:张卫兵

侯宪普:李璨

卖木梳人:王国伟

缝鞋匠:孔晨曦

喝粥人、男女游击队、特务由本院演员饰演

日本兵、新四军、武打演员由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戏曲系学生饰演

剧 务:成良朴

灯 光:王宏伟 王本恒 张珂

服 装:刘晓霞

化 妆: 张丽 张岚

道 具:陈国华

音 响:任建军

音响音效:马龙

舞台音效:代宏海

靴 帽:胡志勇

装 置:陈宝财

字 幕:王冉

追 光:巴磊 张景炎

司 鼓:李海龙

板 胡:王伟

伴 奏:郑州市豫剧院乐队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6)

英勇无畏

郑州市豫剧院

郑州市豫剧院建于2000年7月。是由原郑州市豫剧团和郑州市豫剧二团合并组建而成。组建后的郑州市豫剧院以表演艺术家虎美玲、马刚良、任三印、张海龙、刘昌东、张艳萍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著名演员为代表,阵容整齐、实力雄厚。现有演职员工146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11人,二级演员15人,三级演员42人,主创人员、外联人员15人等。是郑州市目前最大的专业戏曲表演团体。

10多年来,郑州市豫剧院始终坚持党的文艺“双为”方针,勇于探索、固本求新,先后创作移植演出了《新版白蛇传》、《斗笠县令》、《清风茶社》、《琵琶记》、《都市阳光》《老子儿子弦子》、《风流才子》等几十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形成了清新自然、质朴脱俗的艺术风格。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外。并在国家、省、市不同赛事中相继三次获得河南省“文华”大奖,二次获得中国豫剧节金奖,一次获得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一次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我院曾先后荣获文化部“出人、出戏、走正路”先进单位和“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选段(豫剧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7)

革命精神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