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纸本册装,共11开21页,每页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帖共81行,935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为书于松雪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子昂。”辛丑为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时赵孟頫48岁。这里仅选《前赤壁赋》部分。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前赤壁赋》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

《后赤壁赋》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3)

前后赤壁赋》是元代书法宗师赵孟頫行楷奇珍。元代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复古为创新的时代,元代诸家以唐人楷书法为基础,极力规模二晋,形成了一代风气。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以其雄才大略,广交有才识的汉人,从各方面发现人才,并力图恢复旧有的体制而略更张,尽管他在文化与思想上比较开放,但在军政、财权和殿试录用人才等方面即对汉人严加限制,于是有识之士既不能在仕途上谋取功利,仍转趋于文艺,在书法领域中赵孟頫就是一个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4)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5)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6)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7)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8)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9)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0)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1)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2)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3)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4)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5)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6)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7)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8)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19)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0)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1)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2)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3)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4)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5)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6)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7)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8)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29)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30)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单字放大(赵孟頫前后赤壁赋)(31)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 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 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

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 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

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