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怎么变废为宝(灰色记忆变成绿色希望)(1)

楚天快报记者胡梦思通讯员余航 李丹

襄阳磷矿资源丰富,随着磷化工产业的发展,附产物磷石膏大量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也困扰着磷化工产业健康发展。襄阳如何治理这一难题,目前成效如何?近日,楚天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痛——磷石膏污染如“大山压顶”

在襄阳,磷石膏是磷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因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磷石膏长期以来以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置,不仅大量占用土地,还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蔡金海介绍,磷石膏堆场缺少防尘措施,磷石膏长期露天堆放,表层因长期日晒而脱水,有害物质会随水分而蒸发到空气中,还会带来扬尘污染。磷石膏含有氟化物、游离磷酸等有害杂质,其渗滤液对水环境产生威胁。同时,磷石膏堆体过高,遇大风、下雨天气,容易垮塌、滑坡。

而磷石膏若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企业积极性弱。目前,襄阳磷石膏存量大约4000万吨,堆成一座座污染“大山”,每年还有400万吨的增量,而年利用量仅40万吨左右,磷石膏治理问题迫在眉睫。

变——多方探索“灰堆”蝶变

位于汉江河道内的柿铺磷石膏堆场,由原襄樊市化工厂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堆放化工废料而成,堆放量约50万方。在省环保厅“清废行动2018”中,被列为突出问题挂牌督办。

18日,楚天快报记者来到该堆场,往日随处可见的灰白色磷石膏已难觅踪影。几台挖掘机正在施工,10多名工人正忙着平整土地,河堤护坡上,绿油油的草已冒出土壤。

该整治项目工作人员刘兵华介绍,就地给磷石膏化学改性后,将其从迎水面转运到了背水面。目前,堆场原地铺设了防渗膜,并在靠近河边修水沟引流。护坡全部撒上草籽,铺生态砖种植麦冬。还将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打造一座美丽的绿色长廊。

与此同时,在泰山石膏(襄阳)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张张粉色防火石膏板正通过传送带进行包装。该公司综合处处长刘俊凯告诉记者,产品所用的原材料30%为脱硫石膏,70%为磷石膏。这两种原材料先经过400度的煅烧,无害化处置,再加入玉米胶等物质增加粘度和强度后,就成为装修用的石膏板。每年在襄阳可消耗磷石膏30万吨。

思——从源头控制磷石膏增量

解决磷石膏处置利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开发利用,变废物为资源,实现产用平衡,并逐年消减历史存量。

今年4月12日,襄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根据该实施意见,市政府设立磷石膏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每年3000万元,并纳入年度预算,用于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培育、推广应用等。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逐步平衡”的原则,计划引进、培育年综合利用磷石膏30万吨以上企业5至10家,用5年左右实现磷石膏产用基本平衡,用10年左右消化库存磷石膏。

襄阳还将建立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倒逼机制,从源头控制磷石膏增量。以2018年副产磷石膏量为基数,副产磷石膏量只减不增。对新建的磷化工项目,要求必须具备自身处置磷石膏的能力。市区磷化工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按照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的要求,全部进入化工工业园区。从2023年起依法不再批准新建磷石膏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