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武汉全力加速氢能汽车核心技术产业化)(1)

去年4月,东风首款氢能乘用车——东风风神AX7 FCV(样车)在2019上海国际车展上公开亮相。

高旭 供图

氢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武汉全力加速氢能汽车核心技术产业化)(2)

武汉理工氢电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

氢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武汉全力加速氢能汽车核心技术产业化)(3)

“氢扬二号”氢燃料电池大巴采用了武汉氢阳液态有机储氢技术(LOHC)。

氢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武汉全力加速氢能汽车核心技术产业化)(4)

武汉首条氢能示范公交线359路已示范运营两年。该型氢能公交车由武汉开沃和武汉泰歌联合研制。

氢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武汉全力加速氢能汽车核心技术产业化)(5)

2020年武汉铁龙通勤投入10辆氢能客车服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

“氢能公交车动力平顺,驾乘舒适度高、噪音小,车内无油气异味,市民喜欢坐。”武汉272路公交司机李师傅说,武汉经开区272路等5条公交线路,氢能公交车单车运营里程已超60000公里;光谷首条氢能公交线路运营至今已有两年,近期还将新增8台氢能公交车上路。

截至2019年底,通过示范化运营,武汉全市58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其中武汉铁龙通勤投运34台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行驶总里程近100万公里,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在武汉还将采购1000台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包括500台氢燃料客车、200台氢燃料渣土车、300台氢燃料冷藏车。

武汉是国内较早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示范运营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武汉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已建成加氢站4座,今年全市有10座加氢站已启动规划建设,年底前将建成7座。

以示范为引领,武汉氢能汽车产业链正在加速聚集,城市“氢含量”正在快速变“重”,助推武汉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武汉市政府发布《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明确将氢能列为城市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提出要做大氢燃料电池产业,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整机产业,加快国家氢能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氢在所有元素中重量最轻,也在宇宙中分布最广,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并且氢的发热值也是除了核燃料外,在所有化石、化工、生物类燃料中最高的,它的发热值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源的产业化应用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竞逐的焦点,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商用汽车、船舶是最为理想的氢能源技术应用领域。近年来,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氢能也已成为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产业,武汉在落实国家战略中,聚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速布局。

“以氢为重”,武汉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既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先发优势,也是武汉作为全国第六大“车都”转型发展城市需要。

武汉是全国科教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氢能源电池汽车的膜电极、电堆、动力系统、常温储氢、制氢等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上,武汉市创新步伐已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东风公司、武汉理工氢电、众宇动力、中船七一二所、武汉氢阳等数十家武汉本土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且已经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心脏”,是燃料电池动力的根本来源,生产成本约占据燃料电池电堆的70%,占据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35%,长期以来也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卡脖子”难题。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目前不但掌握膜电极核心技术,并且实现“百万级”的批量化生产,产品销往美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全球前5位的膜电极供应商。

海归博士李骁创立的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在氢能源动力系统领域历经近10年的研发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2016年众宇动力将研发风冷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应用于多旋翼无人机,创造了当时的4小时33分超长航时的世界纪录,目前,众宇动力也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电堆风冷技术平台和水冷技术平台的企业。今年,众宇动力正式进入产业化建设阶段,计划两到三年,以车用和摩托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和动力系统为主导产品,实现年产万套电堆及动力系统能力。

氢的高效制备和安全储运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程寒松教授带领下研发出常温常压液体有机储氢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储氢量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350个大气压高压储氢量的近3倍,目前,该技术已在扬子江汽车、江淮汽车、三环汽车等整车厂的多款氢燃料电池车型上应用。

武汉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氢能源制备的资源极为丰富。武汉市及周边钢铁、化工等行业氢资源丰富,仅葛化集团可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2800万标立方副产氢。当前,宝武清能武钢气体公司正在规划布局氢能源产业,与江南燃气共建加氢站。武钢气体公司市场开发部透露,氢气生产线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有望成为武汉地区氢能产业供应规模最大的供应商。

当前,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建设在汉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已经正式获得授权证书,一举填补武汉此领域国家级检测中心空白,集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的试验、检测认证、前瞻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第三方汽车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这将极大提升武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检测服务能力,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加速。同时,襄阳达安在汉落户的燃料电池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申报国家级。

未来,武汉计划在5年内产生3-5家国际领先氢能企业,建成加氢站30-100 座,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他特种车辆万辆级的运行体量,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