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的原型就是巨型古猿,虽说有些夸张,但表现动作和神态的仿生效果做得不错,集中展现了崇尚力量与体魄的西方审美观。今天就来讲述古猿的一个分支——巨猿,它是现代大猩猩的近亲,但比大猩猩要壮硕得多,仅仅是前肢着地,高度就超过了3米,体重可达500多公斤,生存于约900万年到10万年前,跨越了新近纪和第四纪,活动区域主要是东南亚(包括中国境内的南方地区)的原始森林。

大脚怪珍贵影像(真实的大脚怪远古巨猿)(1)

巨猿伴随着人类生活了一百多万年,对人类来说万幸的是它们是植食动物,像如今的大熊猫一样主食是竹子,也偶尔吃果食和叶子。

它的发现也比较有趣,周口店的北京人发现后,西方掀起了对中国的考古热,一位德国学者1935年来到中国后,发现了一个找化石的好办法:去中药铺里买“龙骨”……,发现北京人那座山好象叫龙骨山,把北京人的牙齿化石也被叫做龙骨,没过多久,他就在香港的药铺里“淘”到了几颗巨大的灵长类牙齿,定名为“步氏巨猿”,以纪念曾主持周口店遗址发掘、英年早逝的加拿大学者步达生。这里感叹一把,是外国人从我们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一个新物种,连周口店的发掘都是外国人主持的,落后真是可怕呀!

言归正传,这些牙齿比人牙大得多,但有许多相似特征。后来仅在广西柳城一个山洞中就发现了1076枚牙齿。其中最大的一件下颌骨有现代人下颌的3倍大! 今天的大猩猩堪称灵长类中的头号素食者,但巨猿的牙齿比大猩猩更粗大厚实,且磨损和龋齿严重,表明它们主要取食坚韧、高糖、高纤维的植物。另外大猩猩仍有尖利的犬齿,巨猿的犬齿却已和门齿结合在一起,成为切割植物纤维的工具。虽然研究人员目前还没有发现整个的巨猿骨骼,但是他们通过对巨猿有亲缘关系的猿的外形的认真比较,把巨猿的形貌进行了合理的复原。简单来说,复原过程就是根据牙齿和下颌骨复原出与之匹配的头骨,接着根据头骨复原出整个躯体骨架,然后再用皮肉和毛发加以“组装”,但超往后复原的误差越大,整个过程简直就是用一根头发丝拽出一个大活人。

大脚怪珍贵影像(真实的大脚怪远古巨猿)(2)

由于身躯沉重,成年巨猿主要取食接近地面的植物,上树是连想都别想了;行走方式很可能接近大猩猩,用手指、后脚掌共同支撑体重,只能偶尔直立起身子,其生存空间可以说非常狭窄和脆弱,但即使在冰河时期,崇山峻岭中总有一些温暖的地方供它们生存。

地球历史上也曾有过体形巨大的植食恐龙,体形超过了肉食恐龙,植食动物的食物来源集中,更容易取得,但对栖息地却更加依赖,一旦失去了大面积的竹林,短期很难找到替代品,叶子和果实才多少东西,根本满足不了这些大胃王,肉食就更别想了,其蛋白质更难分解,改吃肉是极其困难的,它们没有进化出人类那一态完善的消化系统,如果强行进食会积食而亡,况且以巨猿笨重的身体也捕捉不到多少猎物,很可能整个种群熬不到进化完成就灭绝了。

大脚怪珍贵影像(真实的大脚怪远古巨猿)(3)

巨猿虽然体形巨大,但脑容量却不及当时的人类,这似乎是巨型动物的通病,它们个体非常强大,靠蛮力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不需要去拐弯抹角,自找麻烦的想别的办法。另外它们对食物的消耗量也大,就不能太集中,因为环境的容量有限,因此,互相协作的能力变差了,间接影响了其大脑的进化。

从进化的趋势来看陆上动物会变得越来越小,因为呈平面分布的陆上环境不比立体的水下广阔,随着生物圈的越来越拥紧,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空间来支持大型动物,一般而言,大型动物食量大、繁殖慢,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较差。

在巨猿生活的地质时代,体形有一个峰值,630万年前的巨猿,只有后期步氏巨猿的一半大小,距今100万年前的步氏巨猿化石也比30万—40万年前的要小些。但当它们体型趋于极致时,遵循盛极而衰的规律,离灭也绝不远了。

从第四纪开始,全球气候开始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北半球的气候剧烈动荡,中国东南部由山地下降成为范围很广的平原,因为较冷的气候,许多热带植物物种被落叶森林和草地的取代,原始森林大片消失,给巨猿造成了极大威胁。在当时的巨猿牙齿化石中,有许多呈现了发育不良迹象,可能是疾病和饥饿所致。

大脚怪珍贵影像(真实的大脚怪远古巨猿)(4)

在新近纪它们经历了数次冰期,但一次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时间很长,有足够的适应期,巨猿厚厚的皮毛足也以御寒,真正致命的因素是人类的出现,第四纪全球性的灭绝事件似乎都与人类迁徙有关,当他们到达一些地区时,灭绝事件会变得严重。但在人类发源地的非洲,情况是最不严重的,可见在 非洲猎物是与人类的狩猎能力一同进化,学习了逃避的能力。人类走到世界各地,狩猎能力就不断进步。非洲动物演化的不惧怕人类了,而其它地方的动物则成为更好猎物。

100多万年前,晚期猿人即直立猿人从非洲扩散到中国、爪哇,最著名的代表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虽然他们可能没有能力直接威胁巨猿,却是它们的有力竞争者,占用了支持其生存的有限原始森林,加速了它们的灭绝。

图片和数据来自网络

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