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我们在县城让人给老郑捏过脖子,就往北山方向赶路。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

驻车临崖,漫岭村盘山公路上观光

按原计划咥过富平羊肉水盆,直达漫岭村盘旋而上往白庙。至半道一最佳观景处环视周边风光。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

驻车临崖,漫岭村盘山公路上观光

东望月窟山已被夷为平地。南看天乳山的东乳峰;再观展翅欲飞的凤凰山唐中宗李显的定陵就位于其中峰。他是武则天的三儿子,曾两次“主动”禅位,两次当皇帝;远眺霾罩关中道、霾横秦岭留一线。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

驻车临崖,漫岭村盘山公路上观光

转向西,翻出我6月中旬路过此地拍的峪道西崖被开挖的图片,和今日一比对,笑着对小孙说:看吧,漫岭村即将更名为豁口村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

原白庙乡驻地下边十字路口

开车上到这个十字路口,想登宝峰山(寺)的话,就往石垴村方向拐。宝峰山和宝丰山,本地人混用。

去年12月初,我曾从锦屏山南麓的焦家坡和周家坡中间位置沿山岭上到宝峰山(寺),后来写了篇游记叫《游宝丰山(寺)》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

石垴村岔路口

刚进石垴村,在第一个电线杆子旁左拐上窑背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

大红袍花椒粒

这里的花椒粒又红又大,空气里都弥漫着花椒麻麻的味道。原来白庙乡的核桃和花椒很有名,海拔高,病虫害少,多为绿色食品级的农产品。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7)

蝉蜕

蝉蜕,我们老家叫知了壳,是一味中药。小时候,每年知了牛上来的时候,每天我都会和碎姐一起在天麻麻亮时就一人背着一个妈妈用蛇皮袋子扎的大挎袋,手里各提个长长的竹竿,沿着生产队的渠岸,上去走一边,返回走另一边,包抄式前进,风雨无阻!年年我们都能捡五、六蛇皮袋子知了壳卖了钱给妈妈保管着:一则给我们上学的买学习用品,二则补贴家用。我还在暑假里捉过蝎子、簸箕虫(土鼋),采过刺藜骨豆(蒺藜)卖中药材。还用山丹丹洗衣粉袋子套知了烧着吃,大中午的把套的知了在水渠里挖个“灶台”烧着吃,真鲜美!“能吃飞禽二两,不咥走兽一斤”。主要是给家里养的鸡改善伙食。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8)

登山野径

踏过石垴村几家窑背,便行走在登山野径上。老郑挥挥手,领头走。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9)

酸枣

野径两旁的酸枣树上挂满了酸枣。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0)

拍酸枣

我拍酸枣,老郑拍我。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1)

可人的酸枣

宝峰寺的野径两旁:山花烂漫、山果累枝、山风送爽、山景怡人。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2)

石垴村山岭上览胜

走走停停,游山观景,海拔越来越高,视野愈来愈开阔。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3)

小憩,观景

我们走在岭上的山道上,后来发现从漫岭村也有一条山道可以往返宝峰寺。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4)

临崖眺望宝峰寺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5)

胡枝子花和酸枣

离开第一观景点,驻足第二观景点,西乳峰刚好能看见,整个天乳山便呈现眼前。唐文宗李昂的章陵就在西乳峰下。唐朝末期,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文宗欲革新图强而发动了“甘露之变”,失败后被宦官软禁,开成五年,在郁郁寡欢中葬于此处。富平县是唐代帝陵最多的县,一共有五座陵园,皆按唐太宗规制的依山为陵帝陵制度依北山面渭水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6)

第二观景点:上图白斑紧上边色重的地方就是西天乳峰

远眺秦岭,依然是霾横秦岭露一线。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7)

第二观景点:老郑遥指一线秦岭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8)

第二观景点:我指点凤凰山形

凤凰山因何叫凤凰山,登高观其山形,便一目了然。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19)

第二观景点:觅嵯峨山

往西看,雾霾里隐隐约约有个山头在“晃动”,如海市蜃楼般,那就是嵯峨山巅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0)

第二观景点:远眺将军山

上图,最高点就是将军山,上边修有一祠,曰:王翦祠。传说在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中,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王翦曾在此屯练20万虎狼秦军。赳赳秦人,所向披靡,华夏最初的统一大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1)

北山石灰岩地貌特征

北山石:粗加工可成建材破口石,稍细加工烧窑成建材白灰,精加工成建材优质水泥。看吧,一块裸露的普通北山石头,在风蚀、日晒、雨淋下,其面呈水泥砂浆喷淋过的样子。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2)

一束野黄芩花

顺手掐了道旁开满地的几朵可人紫色花朵,竟是野生黄芩。想用其做个陪衬,给雾霾笼罩的关中道增添一抹明艳的色彩而已。秦岭,依旧被雾霾横锁,只露出一道时断时续的蜿蜒梁脊。面对此情此景,能不令人扼叹:北山眺南山

手把黄芩望关中,雾霾横锁秦岭峰。

上清下浊混沌状,久雨初霁人懵景。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3)

石竹

今年雨水多,山上花草树木等植被都长得很欢实。

北山里不但开着许多野花,结着很多野果,还生长着好多野生中草药。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4)

小石林下观音宝殿

瞧!山坳里那座石头屋子,就是观音宝殿,其上侧就是老泉处。望着已被铲平复绿中的月窟山迹,痛惜“灵湫夜月”成了故事里的事!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5)

一株大白花前拍宝峰寺

道旁一株开满了米白色小花朵的草花,刚好借用它拍下蓊蓊郁郁中的宝峰禅寺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6)

草甸喇嘛像,寺院西界畔标志

山上草甸又绿又厚,宝峰山巅周围古时候泉眼很多,现在也不少。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7)

宝峰禅寺西界桩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8)

野樱桃熟了

山上野樱桃树呈小灌木丛,一丛一丛地生长着,樱桃成熟了,也无人采摘。这里生长的樱桃树有一尺来高,比南山的低矮好多,但果子要比南山的大几圈。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29)

野樱桃“林”

看,这是目前此处最大的一眼泉。今春,寺院里的人还给泉池旁新栽了一棵风景柳。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0)

宝峰禅寺饮水源泉

四百多年来,一直以干旱示人的北山南麓旱塬地带,其巅能有如此水量丰沛的泉源,实属奇观。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1)

宝峰禅寺饮水源泉

泉池不枯不溢,水面无杂陈。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2)

宝峰禅寺饮水源泉

看着一池山泉水,遂缀文以赞之:宝峰山氿滥吟

黄芩石竹手中握,宝峰山泉多礼佛。

人言锦屏成蹉跎,寺周嘉澧汩汩溲。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3)

宝峰禅寺西门北石门柱

此处应是寺院西门处,石柱应是寺院西门的北门柱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4)

进西门,观残破的寺院

寺院里,零乱地陈列着一地的石器残件。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5)

窑前摆放着的寺院精美残件

至窑前: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6)

窑前摆放着的寺院精美残件

我拍寺院精美残件时,老郑偷拍了我。一只蝴蝶翩翩而至,翩跹在我眼前的蜀葵上。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7)

窑前摆放着的寺院精美残件

我们上窑背,这是观望宝峰禅寺风景最佳点位。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8)

窑背上老郑拍我

正想偷拍老郑,谁知老手先下手,嘿嘿……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39)

窑背上我偷拍老郑

瞧,被我发现后,小伙子笑得多开心的!

随即,他转身又去偷拍小孙。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0)

窑背上望东南

望东南,金瓮山、虎头山和尚书水库可辨。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1)

窑背上望南边

雾霾笼罩关中道和霾横秦岭景象依旧。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2)

窑背上自北往东向南扫描180度

走,登宝峰山巅瞧瞧!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3)

宝峰禅院碑记

踏过荒草盈尺的高山草甸,及顶。两处“天坑”,一只赑屃孤卧,一块巨型刻着“宝峰禅院碑记”的青石碑侧卧其旁草窠。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4)

赑屃与石碑

游目四野,东、南、西皆上清而下浊,眼前的秦岭和关中道以及西边的嵯峨,都是海市蜃楼风光;唯北方天地爽朗。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5)

赑屃弃碑负我

2022年7月2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今年1—6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渭南倒数第一、咸阳倒数第二、西安倒数第三。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6)

细端碑文,字迹斑驳

想细细看看碑文记载了啥?怎奈时间久远,石灰石质地的石碑表面易风化剥落,字迹斑驳,很难辨识一二。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7)

宝峰山巅,东望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8)

宝峰山巅,西望

西望嵯峨,隐隐约约;背后是东南方的金瓮山和虎头山,右肘击金瓮,左肘压虎头。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49)

宝峰山巅,东南望

虎头山,是唐顺宗李诵的丰陵所在地。其距东北方的丰山唐睿宗李旦的桥陵26公里。李旦是历史上唯一的“六位帝皇丸”。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0)

宝峰山巅,席地而坐草甸

这里的草甸:山高、水沛、草绿、甸厚,视野开阔,可遍览群峦与众壑。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1)

宝峰山巅,北望

身后霾横秦岭,唯露一道梁脊的,应是库峪到翠华山一带的太乙峰吧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2)

宝峰山巅,南望太乙峰

太乙近天都”一言蔽之。其出自《终南山》诗佛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3)

宝峰山巅,北望

太乙宫,传说有太乙真人在翠华山北麓修炼时建有一宫殿,故得此名。也是汉武帝每专程临幸此地,要毕恭毕敬祭祀的宫殿。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4)

宝峰山巅,北望

大家都喜欢依巍巍秦岭做背景留念。虽然它今天被雾迷霾罩着,但是它在国人心目中永远不失它父亲般脊梁的象征意义。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5)

宝峰山巅,西望

傲立在宝峰山巅,饱览过壮丽山河,发个小感慨,再下山:宝峰山巅歌

游目四野风光炫,霾横秦岭浮一线。

海市蜃楼眺嵯峨,北望圀圙现狼山。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6)

宝峰禅寺山门前

寺院荒草半人高,烂漫山花多素皎。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7)

宝峰禅寺山门前

山寺被一大片生长茂密的刺槐和构树林包裹着,从外看,根本就看不见寺院踪影。此处地下水应该是蕴藏量很丰沛的。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8)

宝峰禅寺山门前

去岁三九时节,曾闯在齐腰深的野草登临宝刹--宝峰禅寺,今日三伏初霁,又来重游草木茂盛的故地。物非人依旧,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重游宝峰山

冬来萧瑟夏葱茏,掩映巅南寺院容。

石器横陈草封径,锦屏列翠梦已空。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59)

老泉旁,梨树下,回望宝峰禅寺

从寺院南山门下,往观音宝殿穿,至老泉旁,一树野梨。观察树上果子长势,槟榔果挂满枝。颔首中却望见了那片熟悉的树林。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0)

老泉野梨树

最近来此地的人应该很少吧,一人多高的杂草和灌木已把野径封得严严实实地!黄刺玫枝条上的刺扎得人浑身好疼。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1)

观音宝殿

我扶起被风吹雨淋倒的红旗杆,重新插好。沿着前人踩出的足迹,从殿前穿越而上。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2)

月窟山变平原

永远地没了月窟寺遗迹和富平古八景之一的灵湫夜月美景。从新开的“平原”上往西南望去:天乳山全貌、凤凰山全貌、檀山全貌和紫金山全貌已是历历在目,尽收眼底。

檀山,亦称坛山,山形阳面如“圈椅”呈不规则的五角形,是唐代宗李豫的元陵所在地;其西北面就是紫金山的唐简陵,东北方是西天乳峰的唐章陵,东边是凤凰山的唐定陵。

紫金山,又称虎头山,当地人称其西山,山似卧虎盘踞、游龙出水,是唐懿宗李漼的简陵所在地。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3)

红荆条

红荆条,性韧,耐用。小时候常见的许多农具都是用它编织而成的,如笼、耱等。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4)

遍野红荆条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5)

软枣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6)

胡枝子花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7)

野丁香果荚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8)

铁线莲果荚

亦花亦果状的铁线莲: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69)

亦花亦果不识君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70)

金灯藤

一堆“铜线”缠枝端,细观,金灯藤: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锦屏流翠(锦屏列翠今何貌)(71)

石脑村的韭菜赛葱根

下了宝峰山,从石垴村往陈炉古镇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