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除暴》,之前没有太关注这部港片,以为又是香港警察捉拿香港匪徒,很难搞,最后死一群,枪战结尾。前几天看了一下预售情况和预告片,发现是讲内地的警匪故事。于是今天来本是想看看警匪片放松放松,结果看到一半遍身找纸巾……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

背景介绍

《除暴》的题材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真实悍匪案例,涉及的可是中国刑侦一号案。我们父辈应该最清楚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治安状况,那个时候社会架构崩坏,各类恶性案件频发,持枪抢劫杀人、流窜入室杀人、拦路打劫长途汽车、当众猥亵强奸妇女等等案件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出次远门恐怕都要把家里的事安顿好,那时候那有什么夜生活、不夜街,人民群众安全感很低。这也是中央两度决定“严打”的现实原因。那时候公安局的各种技术手段都跟不上,没有全国联网,没有视频监控、没有DNA指纹数据库没有网络侦控等等手段,只要就是靠人力物力硬堆出来,找人就像大海捞针。这些综合的历史原因,导致9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悍匪和犯罪集团。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1)

电影中犯罪集团的原型是以张君为首的犯罪集团。张君可是被称为超越白宝山的中国第一悍匪。

张君是重庆、湖南、湖北等地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的首犯。他们曾经纵横数省长达8年之久,犯案十余起,杀死杀伤将近50人。2000年9月被捕。被捕之后警察发现,张君背后有5个情妇(为什么女人都对悍匪情有独钟、死心塌地啊???),在很多大案中都充当帮助作案的角色,其中4人被判死刑。张君的犯罪团伙内部管理非常严格,入伙前要有审查和考核,考核内容其中就有投名状——手里至少一条人命。张君还会组织手下的人搞体能枪械训练,每次作案前还会进行演习。可以说是悍匪界的李云龙了。

聊聊电影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2)

吴彦祖饰演的张隼在形象上可以说是一次大胆尝试,逐渐靠后的发际线让人感慨容颜易老。王千源饰演的钟诚(忠诚)的发型很有年代感,导致我看预告片的时候没有把他认出来,实在是太像《夏洛特烦恼》里面的孟特(娇)了!影片中人物对话透露出来的钟诚“蹲守了六天茅厕终于把那姓鹿的给抓了”的背景讲的是另一名悍匪鹿宪洲,他是北京第一个敢持枪抢劫运钞车的人,这就是另一起案件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其实说真的,王千源一出场我就知道这片子稳了。从《绣春刀》里的卢剑星对他入的坑,再到《钢的琴》里为女儿造琴的陈桂林就对他演技彻底放心,然后是《解救吾先生》里饰演劫犯原型王立华透露出的那股混不吝的狠劲儿,还有《“大”人物》里借饰演的“孙大圣”说出口的“我就是个普通的小警察”那股子较真儿的韧劲儿,可以看出来王千源在警匪片题材里已经是游刃有余了。在这部片子里也是,钟诚在劫匪的车里说出了那句最后才揭晓的话:“我会死死咬住你不放的”。于是,虽然这伙劫匪永远比警方快那么一步,但是钟诚死死咬住他们六年,终于将犯罪集团彻底瓦解,将主犯张隼缉拿归案。

电影情节不方便透露太多,还是希望大家能去电影院支持一下这部良心制作(其实就是记不太清了,年龄大了健忘)。简单说几点印象深刻的,主要是犯罪手法、拍摄手法、经典台词、隐喻和感触。

犯罪手法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3)

这部片中的关于犯罪手法的描写是经过高人指点的,再也不是传统的警匪片里的展现出的体现歹徒傻傻的和警察废废的那些老三样犯罪手法。片中的犯罪手法要么是历史上几大悍匪犯罪手段的再现,要么是对经典案例有一定了解后丰富进去的。其中就有,行动前先去踩点,了解周围建筑设施和道路交通情况;动手前先找场地进行训练,并演练抢劫过程;先在作案地点报一次假警,掌握警方出警最快到达现场时间,以此来限定作案时间;作案时把守主要通道,占据制高点,预备多条撤退路线;团伙之间人手一本同样的书,通过BB机发送包含书页、行列的暗语,一同到书本中检索文字进行拼接来获取交流情报。

不过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案工具的“增益”效果,以及出现的两张结婚证照片(这里留个伏笔,看了影片之后才能恍然大明白)。

不过我有一点疑问,影片中出现的非常有特点蒙面头套,上面是张隼画的粤剧脸谱,本以为警方会以此作为突破点来找到张隼可能生活的地方,可惜影片中没有后续了。

拍摄手法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4)

聊一聊拍摄手法,人物的服装、商场的装饰、街道的陈列、警察的装备甚至是滤镜都把人带入到那个真实的九十年代,一点不会跑错到港片的片场,也不需要像《夏洛特烦恼》一样要靠歌曲《我的1997》去明示观众我们现在已经穿越了。每当张隼站在城市的制高点制作作案计划时,他俯瞰这座城市的视角,仿佛就是在审视自己的猎物,他掌握一切先机,他决定在哪里作案,他甚至还能在作案之后不匆不忙地到对面吃上一碗面。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5)

作案现场警匪的对抗运用了快慢镜头的结合,枪战时密集紧促的枪声烘托出警匪双方的急切心情,我怎么才能逃走&我怎么才能住抓住你。转镜对向现场群众时又把镜头放慢,把慌乱的尖叫声无限拉长,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惊恐和迷茫,来不及去想为什么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混乱和不安?实名夸赞每一次转场,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绝,导演真的是功底太深了。在这五六年里,张隼不停作案,钟诚不停追踪。钟诚总能找到张隼曾经停留过的地方,看他看过的电影,思考他思考过的事。不同时空的两人在同一地点交叠,思维此时可能同步,但现实却总是差了一步,甚至是好几步。这让人不住地想:到底谁是老鹰,谁是小鸡?

台词对白

这部电影的台词都很讲究,有很多前后呼应的对话贯穿影片始终,把劫匪盛极必衰、警察受挫成长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观众。这里就说三个,剩余的留给你去影院欣赏吧。

(1)

——“警匪片嘛,看看,学学警察怎么抓。”

——“警匪片嘛,看看,学学匪徒怎么逃。”

(2)

——“这几起案子都是他们团伙干的,他们是一饿了就找吃的。”

——“不是饿了才找吃的。是刚吃了这一顿,就已经想好了下一顿。”

(3)

——“好久没有这样看过城市的夜景了,好美啊~”

——“是啊~可这一切都美得不太真实,这下面,有偷有抢,有太多藏污纳垢的地方。”

——“所以你才当警察?”

是不是真以为只有3个?骗你的啦!还有一句我最喜欢的:“搭把手,撕完了再走。”给哥看哭了。biu~biu~

还有,本片的flag立得也非常到位,丝毫不让人失望。那个为了约会而买发箍的男人,那个下班要跟同事去吃面的警察,都说出了领盒饭的经典台词。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是编剧们最喜欢干的事(人干事?)。

隐喻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6)

讲一讲隐喻,我这人太恶俗了,看啥电影就喜欢琢磨隐喻。这部影片还真不令人失望,充满了耐人寻味的隐喻。

“老鹰”:张隼这个首犯一直没有付出水面,他的犯罪集团被警方称作“老鹰”。张隼每次作案前审视现场时,头顶都盘旋着一只老鹰,用意很明显。后来逐渐遍布大街小巷的CCTV(指闭路电视、监控探头,不是装垫儿台~)终于让它的鹰眼失去用武之地。

“绳子”:“只需要一根绳子就够了”,绳子的第一次出场就是神来之笔,后来绳子也被多次运用到情节发展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中国刑罚没有绞刑,不然最后行刑时用的是绳子的话,就可以说是封神之笔了。

“笑话”:“讲个笑话吧,好笑的话,留你一条命”。张隼谈笑间随意开枪杀人,顽劣与狠毒并存,这句台词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人网评这部电影说是人物夹杂了太多情感,没有体现出原型穷凶极恶的嘴脸。我想如今的电影没有必要再用刻板的脸谱来刻画人物,这种现实中的原型人物,本身就是和你我差不多的人,有爱有恨,有对母亲的依恋,有对女人眷恋,也有兄弟情深,他们不作案的时候,会和我们一样逛街、撸串、看电影。对于我们警察来说,要极力做到避免因刻板印象而先入为主的判断,不带偏见、不带预设,那样才能迈出真正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第一步。

“一分钱”:“我就是一分钱也不能再让老鹰拿走!”她在苦苦追查无果的时候,把捡到的一分钱,交到了钟诚的桌子上,声称“不能让劫匪捡到”,想要缓解沉重的气氛。他在身中数枪的情况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打开了运钞车的门锁,钞票保险箱跌落一地,他真的没有再让劫匪抢走一分钱。妈的这影片真的太好哭了!

再讲点感触

影片中那位女警察,与劫匪短兵相接时,没有配枪,没有防弹衣,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用血肉之躯从劫匪的枪口下救人。警服不防弹的,警察也不是打不死的。在围堵犯罪集团的那个混乱的夜晚,警察一个一个前赴后继往里冲,又一个一个拖着残肢断臂往回撤,没有人考虑过自己的生死,他们必须要抓住这伙匪徒,人民群众不能再受到威胁。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7)

一场仗下来,有人失去了手臂,有人失去了眼睛,有人失去了生命。以前可能不会如此感同身受,可如今这些牺牲在荧幕上的警察,现实中可能就是身边的战友和同事。

他前几天在宿舍非常郁闷,喜欢的女生追了俩月还没到手,他想问问你怎么办。可今天他为了拦截逃窜车辆被犯罪嫌疑人开车撞死了。

他上周末给你打电话,说自己准备求婚了,攒了大半年的工资买了颗大钻戒,想问问你能不能给联系个场地。可昨天他抓捕持刀歹徒时被连捅数刀重伤不治。

他老婆下个月临盆,他偷偷托人问了医生,是个闺女,他这些天笑得合不拢口。可周末他带队街头巡逻盘查时被持枪歹徒的子弹打穿了胸膛。

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日日夜夜里,无数公安英烈前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大敌当前,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儿女情长、利弊得失,没有机会去做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当警察就要抓坏人”,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警察不忘的初心和牢记的使命。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8)

《除暴》

拿什么拯救你,混乱的年代

人心浮动,秩序崩坏

长枪、短刀,还有一颗颗罪恶的心;

人们穿行在这,黑暗的森林

长夜难明,曙光何在

战栗、颤抖,还有一声声压抑的啜泣。

他们来,揭掉想要遮盖一切的牛皮癣

死死盯住试图躲藏的罪恶,目光如炬

就像儿时的游戏,我必须要抓到你

子弹、手雷,残肢、断臂

都永远无法使我屈服

因为我身后站的是人民

我背后靠的是国家

尾声

最后再讲一点电影中的事。春夏!新一代的港女,在《踏雪寻梅》里就表现非凡,也是她在此片中的演绎,能让我恍然有种回到港片中的感觉,实在是太可人儿了。结合悍匪人物原型,什么张君、王立华、周克华,都有几个女人对他们死心塌地帮他们做事。为什么匪徒风流成性,我们警队却是警犬集训队?太不公平了!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9)

最后抓捕张隼时,浴池里拳拳到肉的打斗真是让人大呼过瘾,想不到阿祖47岁了依然能保持这样的身材,斩男又斩女。还想问问导演浴巾是怎么系的,打了十分钟都不掉,我可是走几步路就会掉的。嘿嘿嘿

除暴安良是义务吗(除暴安良)(10)

o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