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著名针灸医家窦汉卿所著《通玄指要赋》,为其师李巨川的临床经验赋文。其中人中一穴的运用,开创了“人中除脊膂之强痛”之先河,也为我们开展针刺人中穴治疗落枕,提供了临床经验依据。我们采用针刺人中穴疗效落枕,疗效显著。

董氏治疗落枕的穴位(针刺人中穴治疗落枕)(1)

人中除脊膂之强痛

董氏治疗落枕的穴位(针刺人中穴治疗落枕)(2)

人中穴治疗落枕

《通玄指要赋》云:“人中除脊膂之强痛”。“脊膂”据《国语》与《说文解字》可释义为“脊骨、脊柱骨”。“强痛”中的“强”,本就有僵硬不舒的意思。“人中除脊膂之强痛”,就是说,人中穴,可以用来治疗脊柱僵硬疼痛方面的疾患。落枕之症,病位在脊,以脊颈部僵硬疼痛、活动不利为主,正合“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的治疗范围。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督任要穴图>中说:“人病脊膂强痛,……大椎骨酸疼,……可刺督脉人中穴”。可见,人中穴在治疗落枕之颈痛颈强方面,极其重要。

那么,为什么人中穴可以治疗落枕病呢?《奇经八脉考》云:“督脉起于肾下胞中经素、水沟,会手足阳明”“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表明人中穴为督脉、手阳明、足阳明三条经脉的交会穴,且任、冲和督脉三条经脉共同环络唇口并经过人中沟中线。其中,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总领全身阳经;阳明经多气多血: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总领全身阴经: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故人中穴为阴阳汇聚、气血充盈之穴,又加之人中穴又属于督脉,因此针刺人中穴可疏里筋脉、行气活血止痛,以治疗“脊膂强痛”,故可擅治落枕。

董氏治疗落枕的穴位(针刺人中穴治疗落枕)(3)

针刺时针尖朝向鼻中隔,雀啄手法,眼眶微微流泪

董氏治疗落枕的穴位(针刺人中穴治疗落枕)(4)

对于恐惧针刺者,可采用指掐人中按揉的方法

治疗上:患者取仰卧位或靠椅坐位,针刺人中穴时针尖斜向上朝鼻中隔方向,以“雀啄”为基本操作,施泻法至患者有明显痛胀感,以患者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每隔3~5分钟,行针一次。行针期间嘱患者上下左右活动颈部3~5分钟,循序渐进,如此反复,30分钟取针。

对于惧怕针者,可选用手拇指指掐人中穴代替针刺。掐的时候,肩臂放松,把拇指指端掐按于人中穴上,其余四指垂放在下颌处,一点,一揉,一放地不断活动拇指,节律均匀的指掐刺激人中穴,连续操作1~2分钟,后嘱患者上下左右活动颈部3~5分钟,也是循序渐进,指掐和颈活动如此反复,30分钟后结束。

一般情况下,落枕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后症状均会明显缓解,大多数患者在12小时内颈强颈痛等症状均会消失。

针刺人中穴治疗落枕是窦汉卿《通玄指要赋》“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经验之升华,疗效显著,不失为一个治疗落枕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