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档的国产一波之后,又迎来一波国外大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蝙蝠侠低估了黑衣金刚狼的生命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蝙蝠侠低估了黑衣金刚狼的生命力(美式英雄比起金刚狼)

蝙蝠侠低估了黑衣金刚狼的生命力

在春节档的国产一波之后,又迎来一波国外大片。

《金刚狼3》狼叔谢幕,《美女与野兽》再演经典,《速度》8据说4月登陆……

比起一些美国超级英雄大片,“金刚狼”的故事或许不够吸引超高票房,但对比当下的一系列的电影,显然成绩已经不错。

“金刚狼”有三部电影,诞生、成长、退休。比起那些技能超级炫的变种人,金刚狼的物理攻击超级朴实,基本都是拳拳到肉的打斗,受伤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武打看起来很过瘾,但是总觉得差点什么。

美国人的超级英雄电影,只要1赚钱了就肯定会拍2,直到最不赚钱的一部为止。相比较于类似“X战警”、“星球大战”这种牵涉到的故事比较复杂的英雄集体故事来说,以单个人为主的传纪性质的影片大多到了第三部就差不多了。再讲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但是,在个人传奇中,最有深度并且同样好看的就应该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的“蝙蝠侠”三部曲。

三部曲里最精彩的是第二部。因为蝙蝠侠有一个好的对手——小丑。

蝙蝠侠跟小丑就像是两个兄弟,不过两个兄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最吸引人的还是影片对人性的一系列反射。

韦恩的父母恩爱并且善良,他们为了城市付出很多,他们是最有钱的,但同样,在经济大衰退时期,回馈社会很多。

然而,他们却是被流浪汉打劫并且杀死。

这似乎意味着:善良之举未必会有善良之果。

而亲眼看到父母死亡的韦恩童年因此蒙上一层愤怒的阴影。以至于在杀人犯因为主动举报而将被特赦的时候,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报仇。但最终他并没有开枪——因为有人在他前一秒开枪了。

不得不服这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因为没有亲自动手,让韦恩至少少了一次走向邪恶的机会。

但真正拯救韦恩的,是童年父亲对他的爱。在他最恐惧的时候,带给他的温暖。

这种藏在心里的爱,让他即使在迷茫的时候也没有迷失方向,在面对忍者大师的诱惑的时候仍然没有堕入黑暗,在最后反抗的时候,更是舍身救人——因为他有自己的良知。

虽然这一救给他救出不少事,但是蝙蝠侠应该不会后悔当初的救人之举。

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他最后能赢的原因。

第二部的主题仍然是即使好人碍于原则束手束脚,让坏人有了可乘之机,但是好人最终还是会赢。

这也是蝙蝠侠真正的成熟——上一部只是满足与个人英雄主义,而这一部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牺牲。

如果说他父亲曾经的努力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那么他的使命就是拯救人心。

想通这件事情,蝙蝠侠是经历许多。最初他的意志并不坚定,他只是以为自己是一个黑暗里的独行侠,但是当去做的时候,他发现他可以给予的更多意义,但同时,当个人能力毫无限制的时候,他完全有机会变成另外一个小丑。

不同的就是小丑对于所谓的“好人”来说是恐惧的,而蝙蝠侠对于所谓的“坏人”来说是恐惧的。

所以第二部的名字叫“黑暗骑士的崛起”——蝙蝠侠从只是因为个人对坏人的愤怒而报复变成真正意义的骑士,即有牺牲精神的骑士

这需要感谢它的好对手:小丑。还有他的好伙伴:检察官

检察官是他向往的一面,是他想象中自己应该有的一面。假设他的父母没有意外去世,他长大之后,继承韦恩集团,当一名检察官,英俊,潇洒,嫉恶如仇,不怕恶势力,能用光明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光明骑士,甚至他都可以拥有真正的爱情:瑞秋最后选择了检察官。

诺兰让不同的选择结局出现在一个次元中。

但实际证明,真正的英雄都是在苦难中蜕变成长的,并且没有抗住困难而堕落。正如最后,检察官因为失去挚爱,因为毁容,因为信仰崩塌而疯狂,他太过顺利,就太难抗拒打击。

所以,剧情安排两个人一起掉下来,死的是弱者,活的是英雄。

甚至检察官的脸也象征着两面:一面天堂,一面地狱;一面是天使,一面是恶魔。完好的时候,他是光明战士,毁灭的一面,他就是邪恶的复仇者。

小丑是蝙蝠侠可能会变成、却厌恶的恶魔一面。

小丑从小看到母亲被父亲家暴,长大后被爱的人抛弃,他是渴望爱的,甚至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挽救爱。但却一次次被伤害。最后,他彻底厌恶世界。

小丑眼里的人性是丑恶的,当他遇到蝙蝠侠的时候,他是嫉妒的。两人都有着高于常人的能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他诱惑蝙蝠侠能够跟他一样。

但蝙蝠侠却成为意外。

小丑不断的让蝙蝠侠选择:在最爱的瑞秋和可以拯救世界的检察官两者之间,让他选择。

蝙蝠侠选择了可以拯救世界的检察官。

很难想象到那种痛苦,那种他亲手放弃了本来可以的机会那种绝望。

他也断掉了自己回归成普通人的路。瑞秋是连接蝙蝠侠两个世界的桥梁,她的死,让他再也回不到过去。但其实,当他拿起面具准备做蝙蝠侠的时候,就注定着回不去。

小丑注定会输。人性有恶,但人性本善。

当一船普通人与一船罪犯都没有选择摁下摧毁对方的按钮时,就注定着人性还在。

小丑的时代就结束了。

演小丑的是希斯·莱杰,《断背山》中的恩尼斯·德尔玛,2008年被发现自杀在纽约的公寓里。

很多人都怀疑,是否因为演的小丑入戏太深,而让他精神受到极大的考验。

但是小丑真的很经典:对待恶玩世不恭的态度,对生命的冷漠。

检察官最后的破坏,象征着人性最后的挣扎。而蝙蝠侠最大的牺牲,就是背负检察官的黑锅。他从原来的常规武器变成威慑性极强的杀伤性武器。没人感谢他,人们就像害怕小丑一样害怕他。

但是谎言注定不会长久。所以第三部来了。

童年——成熟——老去。第三部讲的是英雄的落幕。

蝙蝠侠的身体不再强悍,他受了很多伤,身手不再敏捷,养尊处优的生活以及一开始就出现的拐杖,都在说:蝙蝠侠老了。

其实这一部里的坏人贝恩出现的很勉强,有一种为了出现坏人而出现的坏人。忍者大师的后代是一个女孩子,这个反转确实不错。但其实在节奏上有一些是乱的。

比如,最初局长胆战心惊的想公布检察官的真相,让人觉得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当真正城市开始骚乱的时候,真相的曝光反而没有那么多在意了。

倒是监狱里的人被放出来之后,打砸抢烧,追求人与人的平等,财产均分,富人被赶出家门,公民成立法庭,自己做主。

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是在影射某种主义。也让人想起某革命。

贝恩考验的仍然是人性。

小丑说,计划外的才让人恐慌。

贝恩说,死亡前人才会暴露自己。

所以贝恩让人们时刻顶着死亡的恐惧,巨大的移动核武器车就是那个恐惧。人们在死亡面前开始暴露自己。

人性暴露的很彻底。

万幸,还有人一直在努力。

其实最后拯救人们的不是蝙蝠侠,是他们自己。蝙蝠侠只是用一场英雄的落幕,给人类留下真正的财富:精神。

所以他才安然退休了。

第三部一开始,蝙蝠侠并不想真正的退休,但经历这些故事之后,他真正的放下一切,退休了。

整个第三部,人物上只有两点:罗宾和猫女。前者是接班人的身份,后者一看就是女主角。

情节上的反转,最精彩莫过于米兰达才是忍者大师的女儿,她原本要成为蝙蝠侠的爱情归宿,但是命运注定着她就是卧底。并且,从头到尾,没有过反悔。

当然,第三部也有一些为了延续剧情而安排的“神奇”:比如,蝙蝠侠强烈要单枪匹马的找贝恩,腰被打成那个样子,一个强大的膝盖顶撞看着都疼。

看起来应该是终身骨折的结果,最后像脱臼一样两下就被人治好了。

置于死地而后生。

这个概念出现了两次。最后一次,蝙蝠侠没有死。

英雄完美落幕。

诺兰这三部曲关于人性的思考,完全超越了英雄塑造的光辉。

英雄大片里,英雄们都是会有一些常人没经历过的痛苦,必须经过打怪才能真正的成熟。

蝙蝠侠的怪格外的难打。

因为人心最是捉摸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