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吕洞宾的名号,在中国百姓群体中可谓家喻户晓。其事迹更多体现在八仙过海,或是狗咬吕洞宾的故事中。

不止如此,吕洞宾在道教体系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位列全真派祖师。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1)

早在唐朝时期,就被称为吕祖。而八仙过海的故事却是在北宋时期成型的。所以说,吕洞宾的历史要远早于其他七仙。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2)

吕洞宾不只是一位道人、神仙,也是一位文客。其所著的《吕祖诗集》经久流传。

那么吕洞宾到底是怎么跟封神演义扯上关系的呢?

纵观封神全书,只出现过一个吕姓神仙——吕岳。而吕洞宾其人却从来没有提及过。

但根据考证,有两位上仙身上,的确有吕洞宾的影子。

第一位,便是福德之仙云中子。

根据网络上的各种分析整理,云中子被列入元始天尊玉虚宫门下。但经过反复读一下云中子的出场,不难发现,此人从来只是称自己为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却没有主动跟玉虚宫搭过关系。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3)

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封神的概念才引申出来,元始天尊严令玉虚宫门人闭门修炼不要下山。

而在更早的封神演义第五回,云中子便出现了。主动给纣王献上宝剑除妖。可惜商纣王最后把剑给烧了,终究没有逃过天意的桎梏。

云中子感应到宝剑被毁,曾这样说过:我本想用宝剑除妖,延续商汤的气运,没想到还是敌不过天意。商周之争便是诸路神仙遭逢的大劫数。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4)

可见,云中子也知道封神之战对于神仙是场灾难。可以说,他甚至比元始天尊还要早一步知道封神的内幕。

是不是有些蹊跷呢?

还有一点,其他玉虚宫门人都明确自称自己为元始门下,只有云中子此人的定位非常模糊。

就拿其弟子雷震子来说,主要使命并非是帮助阐教对抗截教,而是保护大周800年基业。

所谓,两枚仙杏安天下,方保周家八百年。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5)

有关这一点,不止一次地在原文中提及过。

这足以说明,云中子从一开始的目的,就跟其他玉虚宫门人不同。他更多的关心的是人间祸福,而不是神仙的纷争。

而且,云中子从始至终只杀过一个人,便是商朝太师闻仲。当时,也只有他没有进入过九曲黄河大阵,躲过了削去顶上三花的灾难。

据他本人称,是封敕炼通天神火柱,目的就是为了对付闻仲。而闻仲便是商汤最后的一丝气数。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6)

但到底封谁的敕?

闻仲被烧一回,燃灯也有参战,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是奉元始天尊的命令,但笔者认为有待存疑。说起游离在阐截纷争之外的一位存在老子,更关心人间纷争。所以,云中子奉的命令应该是老子。

这么说来,云中子的身份就更加模糊,应该不属于任何一教,其所做所述并非是嗔念和功利作祟,完全是暗合天数。

那么云中子为什么跟吕洞宾有关系呢?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7)

首先,云中子的性格跟吕洞宾非常相似。

据传,吕洞宾其人从来不参与政治纷争,每每现身于时局大乱中,关心的是百姓疾苦,为的是拯救天下芸芸众生。

当然,仅凭这一点,还不能断言云中子形象出自于吕洞宾。

咱们用书中原文和历史文献结合相佐证。

云中子觐见纣王时,有过这样的对话:

纣王问:道人从何而来?

云中子答:贫道从云水而来?

纣王又问:什么是云水?

云中子答: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纣王:云水散枯,汝归何处?

云中子答: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

这一段对话看似是在打禅机,并不太好理解。但实际上,这一段话是从历史上引用过来的。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8)

《万里沧州志》卷七《吕真人神碑记》中记载了吕黄斗法的故事。吕就是吕洞宾,黄便是黄龙禅师。

两人就有过同样的对话:

黄龙问:汝乃何人?

吕洞宾:云水道人。

黄龙:何谓云水?

……

这段对话与封神演义中,云中子和商纣王对话,简直一字不差。这应该可以证明,封神演义的作者描写云中子时,本就渗入了吕洞宾的影子。后续的性格塑造,也是如出一辙。

还有不为人知的一点。

封神演义的疑似作者中,有两人呼声最高。一个是许仲琳,一个是陆西星。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9)

而陆西星本人就是个道士,而且还编写过吕祖文集,称其为《终南山人集》,云中子的洞府就是终南山玉柱洞。

这不仅说明,陆西星是封神作者的可能性更高,还佐证了云中子原型就是吕洞宾的论点。

说完了云中子,咱们再说一人,跟吕洞宾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如果说将吕洞宾的形象一分为二,云中子只占其三,而接下来这位上仙应该就占据七分相似。

他是谁呢?

陆压道人。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10)

记得在小时候第一次读封神演义时,笔者就对这个名字感到非常奇怪。在笔者幼小的心灵中,一直认为陆压道人跟高压锅有关系。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

直到后来读到一篇论文时,笔者才恍然大悟。吕洞宾中的‘洞宾’只是吕祖的字,其实名叫岩。

吕岩、陆压。是不是很类似呢?

当然,抠字眼难免有穿凿附会的嫌疑。咱们就以实际证据来佐证论点。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11)

如果说云中子的身份只是很模糊,那么陆压道人的身份简直能用神秘来形容。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来历,甚至燃灯道人都没听说过他。

两人见面时,有这样的对话:

燃灯问:道友是哪座名山?哪座洞府?

陆压道人回答:贫道闲游五岳,梦游四海,是个野人。还吟了首诗:贫道本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12)

而在《吕祖文集》中同样有类似,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记述。

比如,四海孤游一野人,亦如,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这应该可以说明,陆压的原型也是吕洞宾。

而且,陆压道人的性格比起云中子更像吕洞宾。闲云野鹤,不为纷争所乱,每次出手也只是为了匡正除恶,不为个人名利。

再者,陆压道人在封神中被描写成火精本源,与吕洞宾号为纯阳子暗合。

封神演义太上老君为什么不杀道人(封神演义有2位上仙来历不明)(13)

不难看出,无论封神演义的作者到底是谁,都会吕洞宾这个人物极为青睐。

根据专业人士查证,封神演义至少有十多首旁白诗赞,改写自《吕祖文集》,更有很多是原封不动地搬抄过来的。

综上所述,证明了两个论点。第一,云中子和陆压道人的原型为吕洞宾无疑;第二,陆西星为封神作者的几率又高了几分。

对此,您有什么意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