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1)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诗经•国风•秦风•车邻》

【注释

邻邻:同辚辚,车行声。有:语助词。白颠:马额正中有块白毛,一种良马。也称戴星马。

君子:友人。寺人:近侍。阪(bǎn):山坡。隰(xí):低湿的地方。并坐:同坐。鼓瑟:弹奏琴瑟。今者:现在。逝:往。耋(dié):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杨:古代杨柳通称。

簧:古代乐器名,大笙。亡:死亡。】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2)

微雨直译:

马车响粼粼,马额如戴星。尚未见君子,等待侍人令。

山坡有漆树,洼地生栗木。既已见君子,并坐把瑟鼓。此时不行乐,转眼老糊涂。

山坡有桑木,洼地生柳杨。既已见君子,并坐鼓笙簧。此时不行乐,转眼就死亡。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3)

《车邻》是一首描写贵族青年拜访友人的诗歌,表达了青年神采飞扬、轻松愉快的心情,以及对人生易逝,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感悟。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4)

全诗三章,首章头两句“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出门访友的青年,有私家车可以乘坐,甚至驾车的还是名为“戴星”的良马,说明他本人非富即贵,要拜访的友人,当然也不是普通人家的白丁。果然,一路上马车粼粼作响,骏马戴星疾若闪电,青年满心欢喜,很快到了一户屋宇轩昂的贵族之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5)

既是贵族之家,自然讲究礼仪排场,各种规矩也繁琐不堪。虽是友人,也需小厮们通传才能得见——“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等在友人家门口,青年满怀要见到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激动兴奋,因为害怕友人无暇得见,也有几分忐忑不安,可见要拜访那个的友人,在青年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6)

诗的二、三章则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反复描摹跟友人在一起弹琴鼓瑟的愉悦情形。头两句“阪有漆(桑),隰有栗(杨)。”借咏物起兴,生长在山坡和洼地的两种树木,同沐阳光,各自野蛮生长。似乎隐然代表了作者与友人门第略有高低,这可能也是他来拜访友友,心情略有忐忑的原因。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7)

但这并不影响两人结下的高山流水般的美好情谊。“既见君子,并坐鼓瑟(簧)。”朋友见面,寒暄已毕,雅奏即起。大家并坐一起,吹拉弹唱,无分贵贱,只有弹琴鼓瑟这样风致高雅的音乐享受。或许兴致高昂时也会饮几杯酒,做几句诗,都是古人极平常又很有情调的聚会雅事。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8)

好比现代人下了班,三五好友一起去唱唱歌,喝杯茶,唠唠嗑,心情极其放松,气氛格外热烈,彼此亲密无间。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9)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亡)。”一曲琴才终了,笙歌又轻起。欢宴中宾主同乐,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主人家不停地劝友人,今日聚会切莫要束手束脚,拘束自己,只管尽情享乐就好,人生易逝,转眼就垂垂老矣,说不准哪天突然就一命呜呼了,值此良晨美景,还是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跟朋友聚会的赏心乐事吧!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车邻值此良辰)(10)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朋友再好,终须离别。诗的后两句看起来虽略有些伤感消极,但其实无非是表达了希望跟朋友在一起要尽情开心,永远欢乐的美好愿望罢了。其实也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劝勉之意,是要人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意思没错了。诗经《唐风•无衣》:一首怀念亡妻的诗歌,缠绵深厚,深情惆怅

诗经《唐风•羔裘》:身着豹袖羔皮袄,高高在上太倨傲

诗经《有杕之杜》:道旁棠梨孤零零,心中热切盼友人

诗经《椒聊》:花椒结实多繁茂,那人高大性情好

诗经《葛生》:一首最早的悼亡诗,读来深厚沉郁,回肠荡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