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很多现代人熟悉的朝代,得益于清宫剧的传播,让很多女性对于有清一代的认识平添不少。

清朝时期,有名的皇帝不少,像康熙、雍正、乾隆,其中以乾隆为原型的影视剧最多。主要是因为乾隆的野史传闻和情史八卦较多。

不过,乾隆当政时期,清朝可是号称盛世,乾隆皇帝的野心,是希望能够把清朝治理得像夏商周三代一样。那乾隆皇帝能做到吗?

清朝中期为什么人口增长(18世纪的清朝和欧洲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人口增长)(1)

理想抵不过现实

乾隆皇帝的抓手,就是升级了中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就是政府兴建粮仓,丰年时买入粮食,防止谷贱伤民,灾荒时发粮赈济,防止百姓饿死。这个制度从战国时期就有了。

乾隆就是要把这项制度,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一举解决全国人民遇到灾荒时吃饭的问题。

雍正在位期间,全国常平仓实际储量是一千多万石。到了乾隆时期,就下令,各地的常平仓增加储量,要达到六千万石。看到皇帝这么野心勃勃,各级官吏自然不敢怠慢,到了乾隆六年,虽然没有达到目标数,但是也有三千多万石,是雍正时期的3倍多。

手里有粮,政府赈灾时就大方多了。乾隆七年,江苏和安徽的灾害较多,政府一下子拿出420万石赈灾粮,加上760万两白银。当时人们就感慨:盛世之下,政府的赈济年年有,还是大手笔。

清朝中期为什么人口增长(18世纪的清朝和欧洲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人口增长)(2)

乾隆自己也说:宁可国家多花一些钱,也不能落下一个灾民。当然,这是乾隆的理想,以当时清政府的财力和能力,想要做到这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其中还有一些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比如常平仓收了这么多的粮食,初衷是好的,但是市场上粮食也就这么多,政府拼命买粮食,就导致民间价格飞涨。

到了乾隆十三年,民间的粮价还是居高不下,乾隆通知各地督抚,征询意见,关于粮政的讨论,成为当时清朝政府的头等大事。各省督抚虽然在发表意见时用词谨慎,但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乾隆赶紧停止这项举措。于是,乾隆皇帝的这个宏伟蓝图,黯然收场。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乾隆年间的一个波澜。如果拉长时间的视角,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治动作,而是政府一次冲动的扩张,很像现代国家干的事情。

清朝中期为什么人口增长(18世纪的清朝和欧洲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人口增长)(3)

共时性发展

有清一代,这种国家的扩张举动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开荒,清朝在土地开荒上的规模远超其他朝代,明代中国的耕地大约是7亿亩,到了清朝末期是14亿亩,增加了一倍。哪来这么多土地?

明朝时期,政府在耕地方面主要精力是在江南,江南的水土比较好,出产比较高,所以主要开垦江南。清朝时期,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多个地方进行开垦,可以说是全国性开垦,这跟清朝的政府职能扩大有很大关系。

如果从全球性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清朝中期为什么人口增长(18世纪的清朝和欧洲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人口增长)(4)

法国历史学家罗代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共时性发展”,意思是从18世纪开始,中国、欧洲、印度等几个独立文明,几乎同时出现了相同的发展态势。这些地区技术条件不一样,文明特性也不同,却在同一个时间段有着相同的表现。

比如政府职能,18世纪欧洲开始出现民族国家取代封建国家,政府职能扩张,跟清朝相同。虽然原因和过程各不相同,但是亚欧大陆两个文明区却在相同的时间段发生了相同的变化,这仅仅是巧合吗?

再比如人口增加,汉朝时中国的人口是6000万,明朝初年的人口数量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但是到了清朝,人口开始突飞猛进,1850年人口达到4亿。这个时期的欧洲人口也在剧烈增长。

对于这个现象,过去的解释是,欧洲人口增长是因为工业革命,中国的人口增长是因为美洲农作物的引进。但是这在时间上也太巧合了吧?

以前看历史,如果看细节,在不同的情境里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站远了看,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的不同。虽然各个地区的文明不相同,但毕竟都是人类文明,都有某种相同的内在基因在里头,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就会同时表达出来。

清朝中期为什么人口增长(18世纪的清朝和欧洲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人口增长)(5)

共时性发展的现象,目前历史学还没有统一的解释,但是这个现象提醒我们,看待历史需要有一个更长的视角。

用这个视角来看咱们中国,过去的一百年,从积贫积弱到建立新中国,现代化转型等等,是经历了种种艰难。一百多年对于历史长河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中国的崛起之路,却是至关重要的时期。

所以,为什么对中国有信心,共时性发展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