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两位帝王在生前都有过一番自我评价。乾隆帝自诩颇高,晚年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难免有溢美之词,基本上都是描述他一生的文治武功和盛世天子的威仪。康熙帝相对来说就较为客观,他自己的评价大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从一点来看,康熙确实比乾隆更为务实和低调。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1)

康熙的自我评价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冬,康熙帝得了一场大病,他自己认为可能无法康复,鉴于以往帝王大多以死为忌,清醒之际不留下遗嘱,而弥留之际又不省人事,不能亲自颁布遗诏,往往使得子孙与权臣私自篡写,难以正肃朝纲。所以,康熙帝趁自己在健朗之时,亲手撰写遗诏,认真总结了生平。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再次卧病,便将自己平日想说的话口述给大臣,话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披肝露胆,罄尽五内,朕言不再。”五年之后,康熙去世前所发遗诏大致就是在此谕基础上删节而成。

在遗诏中,康熙对自己的一生做了自我总结和评价,因为篇幅过长,这里就截取一段以窥其意: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2)

从康熙遗诏的内容来看,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我们也不难发现,遗诏中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内容:

其一、敬天法祖,以天下苍生为念,使得海宇生平,人民安居乐业;

其二、勤劳节俭,殚精竭虑,孜孜不倦以求治国安民之道;

其三、天地宗社保佑,使得享年高,在位久;

其四、运筹帷幄,劳师远征,以武功平定天下;

其五、喜欢读书,通晓道理,以史为鉴,务实戒虚,不尚奢华。

可以看出,康熙在遗诏中并没有过多的赞美之词,他就事论事,还几次引用史实来说明自己能以史为鉴。在表明自己取得的成绩时,也是用词谨慎,没有丝毫夸张矫饰的成分,可以说是他对自己比较中肯的评价了。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3)

后世对康熙的评价

康熙在遗诏中进行了自我评价,但这也非铁板一块,后世同样会有说法。康熙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者都将他当作圣人,称他为“千古一帝”,对其进行了无止境的赞美。雍正即位后,给他上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

可以说,这样的谥号和庙号,在整个封建历史上都没有几个皇帝能与之媲美。在《圣祖仁皇帝实录序》上,雍正不惜大肆夸赞地写道:“备道德之崇广,集皇王之大成,经纶宇宙,彪炳帝纪,巍巍乎,荡荡户,自羲轩至今,未有如我皇考圣祖仁皇帝之盛者也。”

雍正这番说辞,简直把康熙当成了宇宙之间道德无上、所创业绩无与伦比的完美皇帝,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帝王能与之媲美。显然,雍正能在众多皇子中继承帝位,感激之心跃然纸上,给出一个如此高的评价也不足为奇。

《清史稿》中对康熙帝的评价是这样的:

“论曰: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赐。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维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说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传曰:‘为人君,止于仁’,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尤其推崇康熙帝,他认为: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4)

​“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太宗),宋之仁宗,元之世祖,其时皆异材勃,俊彦云屯,焜耀简编。然考其风流所被,率不过数十年而止。惟周之文王,及我圣祖仁皇帝,乃阅数百载风流未沫。周自后稷十五世集大成于文王,而成康以洎东周,多士济济,皆若秉文王之德。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沐圣祖之教。”

在曾国藩看来,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元世祖虽然功绩赫赫,但只不过恩及当世数十年,他们都比不上康熙。康熙能与周文王相比,不但泽及当世几十年,而且还能开创上百年的盛世,雍乾之后的英才辈出也是受沐于康熙的恩德。鉴于曾国藩所处的时代,他是站在臣子的角度来评价君主的,但总体而言还是大致不差的。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5)

圣祖仁君也非尽善尽美

对于康熙的评价大多数应该都是正面的,不过古话说人无完人,康熙帝的一生也有不少的过失,在执政六十年中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一,三藩之乱中表现得过于操切。康熙准备撤藩的时候,朝廷内部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的,尤其是在军备物资上准备的不充分,战略部署上也不是很到位。当时的吴三桂已经是六十二岁了,其他二藩也有自请撤藩的倾向,假如康熙帝能够像汉武帝那样实行“推恩令”一类的措施,慢慢解除三藩的权力,也就不会导致三藩之乱的爆发,以致三藩荼毒十省,祸起萧墙八年。

二,清入关后,顺治帝便将关外视为龙兴之地,禁止民众开发甚至是私自进入,而且还修筑了一条长达以前公里的柳条边,将东北化为内外两个禁区,柳条边外就是满人也是禁止出入的。

这种情况给了沙俄以可乘之机,他们沿着黑龙江东下,如入无人之境,顺治时期,中俄就在边境交过几次手。康熙亲政后,并未意识到这种边境问题,反而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继续修建“新边”。在此之后,后继之君也没能重视东北中俄边界的防患,以至于在鸦片战争后逐年被沙俄蚕食。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6)

​三,标榜“满汉一家”,但防范从未松懈。康熙帝本人十分推崇汉文化,在位期间也注意提高汉族官员的身份地位,但他打心眼里还是防范汉人,维护满族统治地位。对此,他大兴文字狱,数百人被杀,数百人被流放关外。

我们知道满人妇女是不裹脚的,顺治帝入关后也是三令五申严禁妇女裹脚。但康熙在位时,为了迎合笼络汉族士大夫而废除了这项禁令,禁锢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这对于后来中国发展的落后于世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限制手工业发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康熙帝始终坚持小农经济,对刚刚兴起的工场手工业较为排斥并加以限制。对外贸易上,虽然收复台湾后有所放宽,但仍只许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处进行贸易,而且限制进出口商品数量及种类。

康熙遗诏是康熙亲自写的吗(康熙在遗诏中自我评价)(7)

​康熙所处的时代正处于西方各国工商贸易发展之际,恰好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在康熙执政时期得以修养发展,或许在康熙看来,中国的人口、经济都处于世界前列,根本不需要和西方进行交流。从这个方面来讲,康熙说创造的盛世,说到底也不过是小农经济的回光返照,只不过这个过程持续的比较长一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