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浸阅读=Total Immerse Dynamic Reading=Tide

精读和跳读的阅读方法语文(全浸阅读方法-全浸阅读读什么)(1)


上次稍微说了一下什么是全浸阅读,那全浸阅读到底"浸"什么呢?

在游泳中也有一个分支叫全浸total immersion,用来参加长距离的野外游泳,如铁人三项中的长距离公开水域游泳。这种游泳的核心要求是除了呼吸,游进时整个人要浸入水中,增加浮力;保持流线型的躯干核心并充分利用自身体重重心的转移变化来帮助推进,而不是让体重成为障碍,所以能用很高效省力的方式完成长距离。

精读和跳读的阅读方法语文(全浸阅读方法-全浸阅读读什么)(2)

从全浸游泳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其“顺水推舟,借力打力”的要义;在英语阅读中也是有flow和current的,想象一下你的眼光游进在字母组成的词句河流中,碰到的生词像河中的障碍物,不懂的知识点像纷扰的逆流;长难句如河中缠绕的水草,不熟悉的领域如水温急降的冷流;怎样才能持续提高你游进的效率和速度,找到像鱼在水里游泳的感觉?

阅读能力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1. 单词量,上一篇文章也有提到,词汇量一般在7000左右就可以理解75%的英语内容;2. 句子内的逻辑关系:组成句子的单词在句子这个空间内像星球在宇宙中一样,互相要发生关系,比如主次,比如因果等等;对句子内部逻辑关系的理解,传统英语教育习惯使用语法分析,谁修饰了谁的风景之类,当然这也是一种方法,分析多了自然会熟能生巧;不过不建议把英语变成纯理性的规则推导和装嵌游戏,抹煞了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魅力,也浪费了阅读者的右脑机能;句子读多了积累多了用多了自然会产生语感,不需要知道谁修饰了谁,谁后置了谁;特别是语言引发的感官感觉,如视觉联想,会激活人的右脑,善用visual thinking对阅读会产生很大的帮助。3. 段落篇章的结构和层次关系。这与句子内部结构相类似,不同段落在篇章中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段落和篇章的宏观把握,就如掌握了阅读的地图,脉络了然于胸。4. 知识广度和深度,除了英语语言能力,阅读者的知识能力圈也很重要,这就要看平时的积累和学习。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全浸阅读的浮力,支撑你的阅读游进。

全浸阅读整个过程对读者的注意力要求很高,阅读一篇文章一般分以下四个步骤,对应着要求达到的四种理解层次。

1 )preview=subject reading 通读

快速通读全文,这里采用的是最快的阅读速度,不要在意生词长句和不理解的知识点,也不要在意文章结构和段落分隔,just read and集中注意力跟随全文的flow,直至结尾。

读完之后,问自己,文章讲什么?what is it about?用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单词把what it is about 写出来。

一般来说文章主题无非分以下几类:

1. about a people: she is great!

2. About an event: Sth happens

3. About a story:he loves her, she does not

4. About an object: book/dog/place/material

5. About an argument: I have a point to say

以上5种虽然不能包括全部,但基本涵盖了平时阅读的90%的类型,比如《经济学人》,其他就不尽列了。(为什么强烈推荐《经济学人》来学习和锻炼全浸阅读?)

第一次preview只要把以上归类搞清楚就可以了,能回答出what about的问题;

假设这篇文章500字左右,一般读者阅读速度150-200单词每分钟,2-3分钟就可以完成preview部分并写出主题subject所及what about.

[例] It is about a people doing sth in somewhere at sometime, what he did saved his town from a flood


2)inspect and segment reading 区隔审视阅读

第一次preview得到的是笼统的大概念,这个大概念是如何通过文章的不同部分传送过来的呢?

假设500字的文章分6段,一个开头加一个结尾,中间有四段;试想一下上面我们preview之后得到的subject-what about是一条整鱼,而整篇文章是一条传送带,segment reading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这条鱼是怎么被传送过来的?

在区隔审视阅读中同样不要在意生词和陌生知识点,注意力集中在每一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两个句子,段落中间部分快速扫过,只留意核心信息词,比如人物,数据,例子等;开头结尾句要认真阅读找出核心词,比如谁干了什么. 读完后用一句话或一个词组或一个单词写出段落大意, 并且要说明这一段为subject的传达做了什么贡献:引出了人物?提供了证据?给出了反例?等等.

举一个现编的例子:

[例子]subject:

it is about a boy running 5miles through a heavy rain to warn people in town and save them from a coming flood.

P1- start with a scene

A boy in his summer vacation with his whole family is lying on the den frustrated on how to tell a girl his love. (Personality and inner desire)

P2- an accident coming

Heavy rain ruined the den, it was about to broken. (Also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P3-What motivated him?

The boy was worried about the girl, and decided to run through the heavy rain to warn her.(hesitation before the decision)

P4- How he been through?

The way to town was tough, he felt and broken his arm. (overcame many other barriers too)

P5 -What they did together to warn the town?

He got to the girl finally and told her the accident;They went to the cloest radio station to inform people in town by broadcasting.(how they convinced the MC)

P6- ending

People ran away to safe place before the flood arrived, and the girl gave the boy a kiss.

(Happy ending)

区隔审视阅读只要做到上面的程度就ok了,不需要进入到每一段的细节。区隔审视阅读后读者应该能画出一张mindmap,说明这篇文章的梗概。


3)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

全浸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也可以称为in-depth reading;这一个层次阅读者要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a. 细节:进入到作者描述的过程和细节

b. 人物:了解人物性格行为驱动以及彼此关系

c. 因果:明白事件的时间序列和因果关系

d. 观点:了解作者对事或人的观点和态度

e. 结构:思考作者布局谋篇背后的目的和意图

f. 语言:思考作者使用语言的有效性和表达力

深度分析阅读,是一个和作者平权的阅读过程,在阅读中读者倾尽所能去和作者对话,当然,平权并不等于水平相当,不要期望每一个去读尼采的人都能理解他;

经过深度阅读后,读者有足够的信息量和理解度对文章或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文章是否有说服力,故事是否吸引人,观点是否深刻,文笔是否引人入胜。

经过认真的分析阅读后读者可以写出读后感或文章的评论和批评。

4)全浸阅读的更高一层是同类题材串读,比如看了巴菲特今年的致股东信后,回溯过去多年巴菲特的致股东信,这是跨时间序列的同类题材串读;也可以去看巴菲特除致股东信外的其他相关报道,比如巴菲特投资哲学书籍,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更甚至是价值投资祖师爷格雷厄姆的相关著作,这是跨作者范畴的串读,当然这是最难的,需要大龄的时间和精力.

在同类题材串读后,阅读者可以写一篇相关话题的文章,论文或者甚至可以在某领域写一本书了.

这就是全浸阅读的四个步骤和到达的理解层次,当然,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珠穆朗玛峰也是feet by feet登上去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后我们在慢慢聊。

精读和跳读的阅读方法语文(全浸阅读方法-全浸阅读读什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