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或许全世界都在期待孩子能飞多高,但唯有父母心疼孩子小小翅膀。

生养之恩,当竭力相报。然而常人口语中“爹”与“爸”的区别,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唯有将二字拆解方能知晓,为何古人常称父亲为爹爹。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1)

爹的由来

中国早期原始社会属于母系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常人只知道母亲是谁,却不知道父亲的具体身份。

考古学家们曾经用诸多辩证方法去研究为何母系社会诞生在父系社会之前,最终得出两点:

一是工作分配问题,母亲在原始社会中哺育新的生命。二则是血族群婚制度,也就是传说中的群婚制度。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2)

彼时孩子出生,睁眼便能看到母亲,却不知道围绕在身边的成年男性,谁才是父亲。

原本这一矛盾并不能影响族亲发展与壮大,可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化,古代“父亲、母亲”慢慢出现。“爹”字便顺时顺势而生,指代为多父,也就是一个孩子有诸多父亲。

至于现如今人们为何时常听到“喜当爹”而不是“喜当爸”,便与多父这一文化特征,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3)

及至封建社会年间,社会制度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前人留下的文化传承却极好地保留了下来。

尤其是古人已经叫了数千年的“爹爹”,贸然改口也不适应。于是便给“爹”赋予了新的含义,在保留父亲这一直观含义的基础上,还有祝愿父亲多子多福的情感在其中。

爹爹这个称呼出现在整个中原大地上,并随着全国各地文化的交融与传播,拥有了连绵不息的生命力。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4)

此外,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孝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爹字再次有了新的指代。

多父已成为过去式,古人明确父亲为爹,除去祝愿父亲多子多福,带领家族走向壮大,也祝愿父亲多福多寿。

用一个简单的字眼表达内心最真挚淳朴的情感,古人的感情寄托,单纯且值得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5)

爸的由来

至于爸的由来,则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古代巴国(现如今四川一带)一直被中原地区的人称为“巴人”。

这里的人不屑于改变这种称呼,也不在乎别人眼光如何。他们生活在大山之中,仿佛世外桃源。

不过与其他地域古人不同的是,“巴人”极擅长攀缘,树木与峭壁,根本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部。于是“巴”有了新的含义——攀附。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6)

当这种含义被引申到社会现实之中,自然很轻易和家族的支撑者以及家族的领导者联系在一起。

一个家族中的所有人,都需要依赖、攀附自己的父亲,并且在父亲的带领、引领下,茁壮成长。久而久之,爸字便出现在古人日常生活之中。

其二则是满清时期,世人大量使用叠词以后,“爸爸”这一称谓便自然而然地在一部分地区中取代了爹爹的称呼。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7)

等到与世界各国交流逐渐增多,爸的发音比爹的发音更容易让外国友人理解,这也促进了“爸”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与外国友人交流更加频繁,使用次数自然也更多。

一来二去,人们对“爸”这一称呼的使用,也逐渐影响到了中原别的地方,并逐渐超过了爹。

父亲的其他称呼

自甲骨文中以“父”表达父亲形象,后人历时千年,依旧未曾改变分毫。尤其是对父亲敬爱的情感,也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爸爸妈妈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爹和爸(8)

孩子与父亲,并不只是单方面的付出,相互之间的影响尤为重要。养不教,父之过,没有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理由。

那么除去爸和爹之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否还有其他称谓呢?《广雅·释亲》中即有记载:翁、公、叟、爸、爹、父等等,都是父亲的代称。

具体使用哪一种称呼来叫自己的父亲,还得看具体是在哪座城市或者哪个村庄之中。

甚至最奇葩的一些地方,须根据姓氏才能以爹相称,如果不是这种姓氏,便没有资格也不被允许,只能称“爸”。如此奇葩,实属罕见。

事实上,无论爹还是爸,都是人们对父亲最尊重的一种称呼。无论古代与现代的社会认知以及见识能力有多大差别,属于人性最淳朴、最简单的情感,永远都不会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