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城读史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1)

引言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我国明朝时期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正直、清廉的能臣。他自小就聪明好学,志向远大,性格坚韧;崇敬文天祥的气节,将他视为偶像,高悬文天祥的画像,顶礼膜拜。

相传少年时代的于谦曾经路过一座石灰窑,目睹石灰的煅烧过程,他看着这么一堆堆石头,如何经过千锤万凿,如何经过烈火焚烧,历经“苦难”,最后都变成洁白的石灰。他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著名的托物言志诗《石灰吟》,借以表达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或许是命中注定,这首诗成为他一生的写照。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2)

1.崭露头角的于谦

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公元1398年(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这年大明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明太祖朱元璋去世, 皇太孙朱允炆登基,随后就是著名的“削藩”和“靖难之役”,战火蔓延,而燕王朱棣笑到最后,江山易主。

在于谦七岁那年,有位高僧路过他家门口,见到于谦的相貌,感到十分诧异,他惊呼:“这孩子将来肯定是‘救时宰相’!”。不论高僧是否出于“故作高深”,总之,多年以后,于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高僧的好眼力。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十四岁的于谦考取进士,顺利进入仕途。几年以后,明成祖和明仁宗都相继去世,刚刚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非常欣赏于谦,任命他担任御史。于谦在这个岗位很快就崭露头角,他每次奏对都有条有理、声音洪亮,让皇帝对他另眼相待。

汉王朱高煦造反,随后兵败投降。明宣宗就派于谦出面,怒斥朱高煦的罪状,瓦解他的斗志,使天下人认清朱高煦的真面目。于谦不辱使命,他义正辞严,掷地有声,一条条列举朱高煦的罪状。吓得朱高煦一身冷汗、不敢抬头。明宣宗因此更加欣赏于谦,派他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先后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等重要省份。

于谦在任上极为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四处视察政务,平反冤假错案,减轻老百姓负担,及时赈济遭遇天灾的老百姓,兴修水利工程、打击豪强贪官,在民间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在这样清明的政策下,老百姓们很快就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3)

2.两袖清风的于谦

于谦向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这样的性格在大多数朝代都是很难合群的,基本上与高位无缘。

然而,于谦却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持他,最早是明宣宗,然后在明英宗早期,还有著名的元老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正直干练、有魄力、有能力,尽心辅助年少的明英宗。他们都非常信任于谦,全力支持于谦的工作。曾经一度,于谦的奏折早上才到京城,晚上他的提议就获得批准。

可惜“三杨”去世以后,于谦就变得势单力孤,受到多方面的围攻。

其一是以王振为代表的宦官。明英宗对王振言听计从,尊称他为“先生”,这就催生了王振的野心,他在朝廷里党同伐异,专权妄为,贪污索贿,群臣都不敢招惹,只知道去逢迎攀附。而于谦却是个硬骨头,从来不跟巴结王振,甚至常常据理力争。王振就借题发挥,想害死于谦,却没有真凭实据,最后只能将于谦贬官为大理寺少卿来泄愤。

其二是朝廷里的当权派大臣。于谦长期担任地方官,按照当时的“潜规则”,地方官每次入京述职,都需要顺道带点“土特产”或者金银珠宝去孝敬当权派。于谦却偏偏“不识时务”,不但不送礼,就连平常的人情往来都没有,这样特立独行的性格,自然引发了权贵们的不满。可于谦不在意,他独自守着他的清贫,写诗自勉:

《入京诗》

明·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4)

3.力挽狂澜的于谦

朝廷不喜欢于谦,可是老百姓们却常常传颂和想念于谦,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到北京请愿,要求于谦回去做地方官。作为皇族的周王(藩地河南)、晋王(藩地山西),他们也都上书赞扬于谦是好官。于谦这样才得以官复原职,回到地方担任巡抚,解救处在灾荒中的老百姓。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于谦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兼有国防部和军委的职能,左侍郎相当于部门二把手)。第二年就发生了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军队大举入侵辽东、威胁明朝重镇宣府和大同,局势岌岌可危。宦官王振好大喜功,明英宗朱祁镇年少无知,他们不顾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野、兵部左侍郎于谦等人的极力反对,轻率地决定带领明朝的五十万大军和朝廷重臣向大同进发,准备迎头痛击来犯之敌。并安排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于谦留在北京管理兵部事宜。

王振不懂军事,胡乱指挥,昏招频出,在这场关乎明朝危急存亡的大战中一错再错,将明朝的精锐部队和精英阶层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此战的结局是:明朝惨败,溃不成军,死伤数十万人;政府中的高级文武官员有五十多人身死,王振本人死在乱军之中,而明英宗朱祁镇更是惨遭敌军俘虏,从天子沦为阶下囚。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5)

北京危急!明朝危急!前线的精锐部队损失之后,北京防务空虚,只剩下不足十万的老弱残兵,朝廷内外人心浮动。有官员畏惧瓦剌大军,建议赶紧迁都南京(南京作为陪都,建制齐全,兼有江南物产,按照南宋那样偏安一隅完全没问题)。

这个建议遭到于谦的坚决反对,于谦强调,北京是国家的根本,如果南迁,必将动摇军心,引起连锁反应,黄河以北的国土都将沦丧,那么亡国也就不远了。不少正直的官员赞同于谦,郕王朱祁钰就下定决心,坚守北京城,同时升于谦为兵部尚书,领导这场北京保卫战。

此时朝廷群龙无首,乱成一锅粥,唯有于谦力挽狂澜。于谦和大臣们商议,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能因为明英宗的缘故受到瓦剌的威胁和勒索。所以决定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是为明代宗(景泰帝)。

于谦全面负责北京防务,他一边举荐有才能的文武官员担任要职,一边安排招募民兵、打造兵器、严守边关等事务。

瓦剌大军多次进攻,都没能占得便宜;他们想拿明英宗要挟明军,却遭到明朝的严词拒绝。最后只好灰溜溜的退兵。在于谦的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齐心协力之下,北京保卫战赢得了最终胜利。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6)

4.含冤而死的于谦

蒙古瓦剌人手里握着明英宗这张王牌,不仅没捞到好处,反而还要白白养着他,这可不是他们的初衷。瓦剌首领也先看直接对抗没有效果,就想出点歪招,他派人报告明代宗,表示他们愿意将明英宗送回来。一山不容二虎,如果明朝有两个皇帝,你们还不斗得你死我活。也先坐等着看好戏,但是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们没能让他如愿。

明代宗早先只是个救急的皇帝,国家危难之时硬着头皮顶上去的。可是敌人退去以后,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相比丧师辱国沦为阶下囚的哥哥,自己率领军民保卫国家,守住江山,不是更配得上这皇帝之位吗?他担心明英宗回来,会威胁到自己坐稳了的皇位。

所以每当大臣们提出迎接明英宗,他就皱起眉头,面露不快。可是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最后还是于谦出面,强调接回明英宗才合乎礼法,并且承诺皇位已定,没人能够撼动。倒霉的明英宗这才回到故土,一回来就被明代宗的软禁在南宫。为稳固皇位,明代宗还将英宗时期的太子朱见深废掉。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7)

这样相安无事过了几年,于谦还是一如既往地忠君爱国,按照他刚直的风格办事,对那些碌碌无为的高官和贵族没什么好脸色,继续“不遗余力”地得罪人。这也为他的不幸遭遇留下隐患。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明代宗患了一场大病,卧病在床。这件事却被有心之人利用,颠覆了朝廷局势,是为“夺门之变”。主要参与者:石亨(巴结于谦不成,深深怨恨)、徐有贞(阴谋家,投机派)、曹吉祥(王振的铁杆门徒)、张軏(英国公张辅的弟弟,曾兵败遭于谦弹劾)。这些人精心谋划,打开南宫门,迎接明英宗复辟登基。

明英宗重新登位,在上述人士的鼓吹之下,诬告于谦谋立藩王(谋反罪名),更表示“不杀于谦,就无法给夺门之变正名”。就这样,民族英雄、有大功于国家的忠臣于谦惨遭冤杀,时年六十岁。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8)

5.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死后,北京城内外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他们深深悼念于谦,却在高压局势下不敢明言。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借着拥戴之功,个个青云直上,自以为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讽刺的是,他们都没有落下什么好下场:徐有贞被石亨诬陷,充军云南;石亨结党营私,下狱身死;曹吉祥参与造反,全家灭族。

而我们的英雄于谦,在明宪宗成化年间,终于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

在今天的西湖边上,于谦祠与岳王庙遥遥相望。相比岳王庙川流不息朝拜的人群,于谦祠稍稍显得冷清和落寞。但这又何妨呢,在我们心里,无论岳飞还是于谦,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伟大而神圣,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我们也希望,在网页搜索“于谦”的时候,弹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是相声大师、“抽烟、喝酒、烫头”的那位于谦老师;还应该有更多的信息,是关于我们这位历史伟人的,他的故事,或许更能够传承吧。

于谦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他少年时代的理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历史评价(从力挽狂澜到含冤而死)(9)

(全篇完~本文由【江城读史】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