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由哪几个朝代建造的(哪些朝代修建了张家口长城)(1)

  

王晓轩  在张家口的大地上,共有9个朝代历时两千多年修筑的长城。早在战国时期, 燕国和赵国就在这里修筑了长城,随后秦始皇将燕、 赵长城连接起来, 成为我国第一条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汉代利用了秦长城,充分发挥了长城的作用。到了北魏时期, 鲜卑族入主中原后, 也开始了浩大的长城工程, 北齐也没有停止, 隋朝也有涉猎。唐朝没有大规模地修长城, 但是, 史料只记载修筑了一段长城,就在张家口赤城一带。金代长城又称金界壕,贯穿内蒙古东西, 有一段从康保县穿过。最多的也是距今时间最近的是明长城, 今天人们看到的大多是明代长城。清朝对长城的一些关、口进行过修缮、加固。  那么这些长城是如何分布的呢?咱们就从战国时期的燕、 赵长城说起吧。  最早在张家口修长城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修筑。赵国长城分南、 北两道, 赵南长城在邯郸武安县至肥乡县一带。赵北长城是赵武灵王所修, 据《史记·匈奴列传》 记载:“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其东边起点在张北县黄花坪、狼窝沟一带,沿阴山余脉的大马群山(坝上和坝下的分界)向西,经过张北和万全交界、 万全和尚义交界、 怀安和尚义交界,到怀安桃沟出张家口到山西大同的天镇县,张家口境内全长约100公里。赵北长城以南是赵国的代郡辖区,郡址在今蔚县代王城。  燕长城也有南、 北两道, 南长城在河北省易县西南至雄县、 大城县, 修筑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11年之前。燕北长城的修筑时间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从一些史书中记载可以肯定是燕昭王时期, 即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 279 年。当时, 燕国大将秦开打败东胡之后, 东胡北撤了千里, 燕国得到这些地盘之后, 修筑了从造阳至襄平的长城, 设置了上谷、 渔阳、 右北平、辽西、 辽东五个郡。据考证, 造阳就在今天的沽源县闪电河一带, 这道长城规模浩大, 从沽源县经过内蒙古赤峰市北东行, 一直修到了辽宁省鸭绿江边。  燕北长城在张家口有两段, 一段在沽源县东北部, 与内蒙古多伦县交界, 属燕北长城的西端北段, 长约15公里。这段长城原为夯土修筑, 现残高仅1米左右, 和土埂的区别就是宽, 有4、 5米, 一般土埂不到1米。另一段属于燕北长城的西段南支,东起沽源县丰元店乡老掌沟南山, 向西经崇礼县和张北县交界的桦皮岭, 再向南过崇礼县与赤城县交界的野鸡山,在向南则混迹于北魏和明长城中, 直到宣化县的青边口一带 (这一带的山北面是崇礼县的水晶屯) 仍能看出与明长城并行的遗迹, 还有战国时期的亭障遗迹, 长约150公里。这段长城在沽源境内已不明显,偶尔以土埂出现, 有时以杂石埂蜿蜒, 青边口一带的长城则是杂石埂,宽4、 5米, 高不足1米。燕国的上谷郡包括了今张家口东部大部分如怀来、 涿鹿、 宣化、赤城, 郡治在今怀来大古城 (就是被官厅水库淹没大半的古城)。  河北及北京一带被称为燕赵大地, 这里面应该有张家口地域。  涿鹿马水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