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查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时无意中想到一天为什么是24时,一时又被分为60分,为什么不分成100分,为什么10进位制同样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为什么没有被用于计时,而使用了比10的使用普及性更低的12呢?要先从12个时辰说起。

查阅资料得知,时间和历法同属于一个科学应用范畴,时间的计数来源于天文计数。

天文历法中,有很多与12有关的数据,比如,木星每公转一周地球公转12周,地球每公转一周月球公转12周。因此“12”这个数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各种古老的文明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很早就观察到了“12”这个数字,我们都知道月球每年绕地球12周,这是一年有12个月的原因,木星约12年绕太阳公转一周,这也是天干地支中十二地支的来历,即「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 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一小时为什么是60分而不是100分 一天为什么24时而不是10时(1)

既然“12”在天文纪年法中这么重要,由于天文历法和计时同属时间范畴,因此把一天划分成12个时辰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实际的使用中,一天被分为白天和黑夜,有两个时间点不能定义为明确的白天或黑夜,分别是早晨和傍晚,所以在一天计时中必须为这两个时段各设一个时间,在中国称之为“卯”时和“酉”时。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那么白天有白天之中,黑夜有黑夜之中,在中国称之为“子”时和“午”时。这样,一天就被明确的分为四段,方便计时,这是计时的本质用途,那么,只有12这个数才能做到,10这个数是不可能胜任的。

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更精确的要求,当然这并不是划分成24小时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当时对全球开始有了划分时区的想法,而那时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标准当然就由他们来制定。恰巧,英国和法国的本土恰好是经度15度的跨度,加上从12进制跨越到24进制也很方便衔接,所以最后就确定成了24小时,也就是后来全球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简称“GMT”,而且0时区的中心也自然而然的被放在英国伦敦。

一小时为什么是60分而不是100分 一天为什么24时而不是10时(2)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时间,已经不再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了,而是协调世界时,简称“UTC”,采用的是原子钟计时。法国大革命时期还真采用过10进制的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时间,已经不再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了,而是协调世界时,简称“UTC”,采用的是原子钟计时。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显示革命的彻底性,就连历法都进行了革命,推出了“共和历”,共和历把一天划分成10小时,一小时划分成100分钟,一分钟划分成100秒,彻底使用10进制。不过由于这种历法看上去虽然完美整齐理性,但是与过去的习惯以及世界标准无法协调,用了10几年后,于1805年12月31日废除。

一小时为什么是60分而不是100分 一天为什么24时而不是10时(3)

至于一个小时为什么会有60分钟,一分钟又分为六十秒?只是因为采用了古巴比伦的时间计时法。古巴比伦时代的生活,对天气的预测需要非常的精确,才可以确保作物获收。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运行的轨迹的12个时段,分成12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月;每一天又分为12个小时,每个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又有60秒。

而古巴比伦在时间上的”六十进制“也就沿袭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