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始于周朝,在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躲避迫害流亡在外,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重耳因饿晕倒,在这生命危机时刻,随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肉汤令重耳恢复精神。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继位,赏重臣,却独忘介子推,介子推却不介意收拾行装,与母亲悄悄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忆起往惜,羞愧莫吉,岁亲自带人前往绵山,找寻介子推,无奈山高路远,请两人谈何容易。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1)

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有小人谗言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怎料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

火熄灭以后在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与母亲的尸首,另有血书一封上书。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公文下令这一天为寒食节,愿明年晋公文率领众臣登山祭拜,见老柳树死而复生,便赐名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节后一天设为清明节,昭告天下。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2)

图片来源网络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

扫墓祭祖,时至今日人们在清明节前后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贡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的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所谓踏青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清明前后,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趁清明假期扫墓之余,一家老少在乡间田野赏自然美景,领略勃勃生机,其乐融融。

插柳,清明节插柳植树风习,据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着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也是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你们当地还有哪些习俗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感恩遇见[比心]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新奇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