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夏代已经出现了刑罚的早期形式,在殷商时代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可以找到有关相对刑罚的记录。比方说,肉刑和徒刑。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1)

西周时期,考虑到“殷之衰亡”,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收集商朝的刑罚条文,用“其义刑义杀”来统治民众。这一时期五刑开始完善,对后世的刑法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2)

有人说,刑罚就是统治阶级统治底下老百姓最有力的工具。其实答案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刑罚的存在主要有三个支撑点。

第一,满足报复心理。在我国的历史上,王朝和王朝之间的战争、朝堂的对立等等,那些战败的人往往逃不过残酷的刑罚。而这些刑法用在在敌人的身上,主要是通过对敌人的折磨,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3)

第二,统治手段。为了让别人更好地屈服于自己。各王朝的当权者都会发明一些残忍的刑罚。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国家政权,秦国就发明了很多酷刑。这种酷刑也是秦国巩固政权最有利的手段。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4)

第二,为了情报。常年的战争中,有些人在战争中被别人俘虏,为了从这些俘虏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会对他们施加严厉的酷刑。特别是抗战时期,国军的酷刑不亚于封建王朝时期的刑罚。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5)

酷刑总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见血”的刑罚,另一类则是“不见血”的刑罚。

“见血”的刑罚一般是指受刑之人,身受皮肉之苦。在我国的酷刑中,提到这样的刑罚,不得不提到弹琵琶。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6)

弹琵琶被记录为《明史刑罚志》中。书中记载:“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死而复生。”从文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弹琵琶的畏惧。

弹琵琶行刑时,先将犯人固定好,然后除掉上衣,露出肋骨,用钢刀弹拨到肋骨上,用铁锤直接磨肋骨,直到露出白骨为止。受刑之人血肉溃烂,痛不欲生。可以说是求死不能。被执行弹琵琶的囚犯,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不见血”的刑罚最为常见的是绞刑。二战时期的战犯,大部分都是被执行的绞刑。2006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是被执行的绞刑。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7)

绞刑实际上分为缢死和勒死两种。缢就是吊死。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就是在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的。勒是用绳子勒住人的脖子窒息而亡。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8)

一般来说,只要被执行了绞刑,也就意味着死亡。绞刑执行之前,要把犯人捆起来,遮住头部,再在刑场执行绞刑。一般来说,把垂死的人挂在树上或横梁上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为上吊。

世界各国都曾用绞刑处死过犯人。在外国,大多数情况下,被绞死的人是平民百姓,只有有身份的人才会被斩首。

这和我国封建社会的绞刑恰好相反。比方说, 我国的绞刑只是针对于一些平民老百姓。而对于那些有身份的贵族,在保留全尸思想的影响下,都会选择让他们自缢。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9)

由于一旦被宣布执行了绞刑,也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许多人都是谈“绞刑”色变。不过,与绞刑相比,有一种刑罚却更加令人畏惧。这个刑罚就是有着“最温柔酷刑”的笑刑。

笑刑被称为温柔酷刑,不是因为这种刑罚没有一点的威慑力,而是因为这种刑罚在行刑的时候不会出现带血的场面。

鉴于这种原因,有人认为笑刑这种刑罚太“儿戏”,只是让人发笑的刑罚。不过,对于那些被执行笑刑的人来说,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甚至认为笑刑不亚于凌迟、剐刑等等。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10)

笑刑是把被判刑的人绑在刑架上,脚底抹蜂蜜类的。这些物质都是山羊最喜欢的食物。

山羊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用舌头舔。所以行刑的时候,刽子手会拉着一只山羊,不停地舔受刑者的脚底。

由于舌头比较软,脚底又比较敏感。因此,行刑的时候,囚犯会忍不住放声大笑。如果犯人不招供或者投降,就会一直舔下去,直到投降为止。

那些害怕被温柔对待的人阅读(古人害怕的温柔)(11)

笑刑可以说对受刑之人确实有些仁慈。毕竟,他们受刑的工具只是山羊的舌头。但是,如果受刑人仍然不招供,笑刑将持续到受刑人笑死为止。

而那些被笑死的人,面部扭曲,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着恐惧。后来因为笑刑太过于泯灭人性,这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