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及丧乐,大部分人第一感觉可能就是封建迷信,而且这类曲子常常还给人红白事不分的错觉,甚至很多人不明白明明是悲伤的时刻,为什么总敲锣打鼓折腾的很热闹.....

事实上,丧乐是近代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提出的“仪式音乐”,或称“礼俗音乐”中的一种,是指专门用于婚丧嫁娶等人生重要礼俗活动的音乐。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1)

中国具有千年的“礼乐”制度,由于“礼”和“乐”的密切关系,所以中国古代的丧礼之中存在着大量与音乐相关的事象。

例如,根据考古资料研究发现,早在史前,音乐便已存在于丧葬过程之中。到了汉代,中国丧仪音乐礼俗的发展成全国性的规模,直至南北朝及隋唐以来,丧仪音乐活动出现社团化、职业化发展的现象。可以说,丧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生存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因此,虽然当今提倡移风易俗,但简单把丧乐视作封建糟粕也是不可取的。

“丧中作乐”

为什么在葬仪中加入音乐?这大约要从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变化说起。

据资料,秦朝人们去世时即便“作诗哀告”都会被视作大不敬,这种“居丧不言乐”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汉初,人们开始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观念也有了转变。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道家宣扬“乐死”思想,对死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超然的境界,具体表现就是“丧中作乐”(音乐),比如代表人物庄子,临妻丧“鼓盆而歌”。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2)

出自 《庄子知北游》

中国现用《哀乐》如何产生?由谁创作?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3)

现用哀乐(罗浪编曲)--哀乐葬礼进行曲

目前,社会上对《哀乐》的由来流传着诸多的说法,仅网络上就有以下5种说法 :

来自陕北民间乐曲

刘炽创作说

马可创作说

罗浪创作说

安波创作说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4)

刘炽 (1921.3.10~1998.10.23)

陕西西安人,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和歌曲家。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

代表作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英雄赞歌》、电影纪录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国普遍使用的丧葬仪式上的《哀乐》,是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民乐唢呐吹奏的《风风玲》演化而来的,并在1949年9月被中央正式批准为典礼用乐曲。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5)

马可(1918-1976.7)

江苏徐州人,作曲家。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1943年)、《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以他为首集体创作的《哀乐》是现在国内最正式的殡仪用曲。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6)

罗浪 (1920.7.28~2015.7.11)

福建泉州德化人,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演奏国歌第一人。

罗浪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室主任、顾问等。

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创造的《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使用了这首曲子。并且60多年来,全国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

罗浪说,看到死难烈士的遗体还保持着搏斗的姿态,他觉得哀乐不仅仅是哀悼,还应该表达缅怀并牢记英雄丰功伟绩的情感,所以创作时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7)

安波 (1915-1965)

中国现代音乐家,中国作曲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中国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曾先后任东北文工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和音乐部部长。

他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八路军开荒歌》《七月里在边区》(安波作词的民歌联唱,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会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因为有了共产党》《运动战歼灭战》《人民一定能战胜》《三绣金匾》《就义歌》(与时蒙合作)等。

《公祭志丹同志》所选用的陕北民间音调,成为《哀乐》主题,一直沿用至今。

究竟是哪一种?

在查阅相关研究论文后,终于在向延生先生所著的《<哀乐>沿革考》一文中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8)

向延生先生所著的《<哀乐>沿革考》

总的来说,上述的多种说法有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点——这些人都与延安当时最负盛名的文艺单位——1938年初由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倡议成立的鲁迅艺术文学院(以下简称“鲁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们都曾经在鲁艺学习或工作过。鲁艺又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遗产的继承,提倡师生深入生活去收集、挖掘、整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9)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10)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11)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12)

丧葬迷信(你可能并不了解丧乐)(13)

可以说现用《哀乐》的产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很多人都曾为其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很难归结为它是哪一个人的创作。应该认为它是鲁艺音乐系师生们在陕北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在收集、加工、整理、编配等诸多环节与过程中,经过了许多人的劳动创造,才共同创编出了这个珍贵的音乐成果。

由此,该曲才成为了现在葬礼仪式上, 人们经常听到的那首《哀乐》。

文章内容参考:

[1]李宏峰.汉代丧仪音乐中礼、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2]向延生.《哀乐》沿革考[N].音乐研究,201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