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抄内容,均来自本书,如图。

消失的13级台阶的读书分享(第2本共读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摘抄分享)(1)

1.人们并非总是能像他们应当做到的那样,时刻对自己的言论保持谨慎。

2.每个人对自己来说都是最可靠的评论家。

3. 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对某一本书如何众口一词地大加赞扬,只要你对它没有兴趣,那么你就完全不用去在意这本书。

4. 别忘了评论家们也是经常犯错的,在文学批评的历史中,知名评论家犯下的错误比比皆是。何况只有阅读过某一本书的你才是最终评判它价值的人。

5. 人应当为了快乐而读书,而谁又能保证,能够为一个人带来愉悦的书籍就一定能讨另一个人的欢心呢?

6. 唯独由知识与智慧带来的愉悦才是最令人满意也最为持久的。

7. 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8. 想要获取知识,就只有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一种途径。如果能把苦药粉一样的知识掺进小说这种甜美的果酱里一同服下自然是不坏,但真相是,如此服药固然可口,我们却很难确定服下的药粉是否依然能够生效。

9. 孩子拥有尖锐的眼光,并且能够作出相当残酷的评判。

10. 因为造就经典的并不是批评家的赞许,也不是教授的论述或者学校里的研究,而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的喜悦与收获。

11. 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观点,让我们既在某些方面变得比先人更加狭隘,又在另一些事情上比他们更加开明;一百年前十分普遍的态度放到如今却可能只会让我们生厌。我们会用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标准来评判所读的书,这样虽然并不公平,却也是无法避免的.

12. 与日常生活相比,喜剧看待生活的方式更加活跃,但同时也更为冷酷,而加入一点点的夸张——也就是滑稽与闹剧——总不会有什么损伤。

13. 假如你把一根没有叶子的树枝扔进萨尔兹堡盐矿的废坑里,两三个月之后再将其取出便会发现整根树枝上都覆满了光亮的结晶:哪怕最小的细枝比山雀的脚爪还要小,上面都会缀满无数耀眼夺目的钻石,早已看不出树枝原本的模样了。

14. 但是不论你怎么称呼那掌控人类生命的神秘力量——不管是称其为上帝、命运,还是机会——它都讲不出什么精彩的故事,而小说家的职责与权利正是去修正残酷现实之中的种种不可能性。

15. 他就像是一股自然之力,像是激流翻涌的河流漫过堤岸带走阻拦它的一切;像是狂野的飓风咆哮着穿过宁静的乡村与拥挤都市的街巷。

16. 人们过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日子,他们同样会进入他人的生活:他们在自己的日子里扮演着主角,在他人的生活中的角色有时可能还算重要,但绝大多数时候则是无足轻重。

17. 第一眼看见这么个矮小肥胖的红脸汉子可能让她吓了一跳,给她写来那些诗意而热情的信件的人居然长得活像个屠夫。

18. 一位作家会写什么样的书主要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他们个人经历中发生过什么与之相关的事件也就值得一看了,

19. 人类的愚蠢有着某种令人厌恶的魅力,全面剖析它的丑恶之处会为他带来一种病态的快感。这种令人着魔的力量刺激着他的神经,就像是长在身上的脓疮,摸起来会很疼,你却总是忍不住要去摸。

20. 小说家必须生活在创作所需的素材之中,他们不能干等着经历送上门来,而是应该主动出去寻找。

21. 在不幸的故事里,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但是在悲剧中,事件却是人物性格导致的必然结果

22. 小说家所做的不是用文字对生活进行原封不动的记录,他们只是为读者描绘一幅图画,而现实主义作家会努力让这幅画面生动而写实;如果你相信了,作者就成功了。

23. 书面语言虽然不用过于接近口语,但总要比书面化的口语更贴近一些,因为书面语只有深深扎根于被人广泛使用的口语之中,才能真正具有生命与活力。

24. 为了获取他自认为必要的参考素材,他以自身一贯的那种事无巨细的态度读了足足一千五百本书籍。

25. 看来能让小说家熟稔于心,并将其用作自己创作原型的人,终究还是他们从小就认识的人物。对于小孩子而言,一年的时间很长很长,远比成年人眼中的一年长得多。因此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认识身边人们所具备的特质。

26. 我并不怀疑狄更斯的真诚,不过那也只是一种演员的真诚;而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如今的我们总会感觉他笔下的悲伤并不真实,不论他如何拼命在文中堆积苦难,我们也不会为之感动。P384 小说就像是天上的国度一样,其中有许多房屋,而作者只会邀请你进入他自己选中的那一间。P394 然而即便是在冬天,也会有些碧空如洗,阳光明媚的日子,冷冽的空气令人心神畅快,草地、荒野与森林都宛如色粉画一般柔美。

27. 她会穿着那种可笑的羊腿袖衣服,或许就是为了高调地展示自己对这群平庸之辈的蔑视,而跟他们在一起时,她却连话都说不利索。

28. 看起来似乎只有在那里,她才能生活在幻想之中,那是她生命中最大的折磨与慰藉。

29. 它和同时代的小说没有任何关联。它是一部很糟糕的小说,也是一部绝好的小说。它既丑陋又美丽。这是一本令人恐惧且痛苦,充满了力量与激情的书。

30. 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止一个人的影子,它们往往以一种奇诡的方式彼此共存。

31. 当双耳开始聆听,

当双眼开始凝视,

当脉搏开始搏动,

当大脑再度思考灵魂感知的是肉体,

肉体感知的是枷锁

32. 我终于得到了重新回顾人生过往的机会,我对它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对自身迄今为止的存在进行探究,并以严酷无情的目光审视自己。

33. 虚荣是艺术家的职业病,不论是作家、画家、音乐家还是演员都很难免俗,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虚荣心却旺盛得离谱。

34. 赢钱的时候,充满力量的感觉会让他如痴如醉,让他感觉自己成了命运的主人,让他相信自己的聪慧与直觉是如此可靠,甚至连偶然的巧合都尽在掌握之中。

35. 实际上人人都会做白日梦,而拜其天赋所赐,小说家的白日梦或许会比常人更加详尽而具体,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在小说里,用过之后便会把它忘得干干净净。

36. 若是只考量身体上的痛苦的话,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漫长而痛苦的疾病会让人变得卑怯、自私、狭隘、琐屑且善妒。它远不会让人变得更好,只有可能让他们变得更恶劣。

37. 那是一幅展现人类生活的画卷,那是一幅描绘彼时的俄国的画卷,那是一幅记录人类历史与奋斗的画卷,那更是一幅人类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幸福与伟大、苦难与耻辱的画卷。这幅画卷就是《战争与和平》

38. 他快要迎来人生的第五十个年头了。这是一个危险的年龄。青春岁月早已逝去,回首往事时,人们不得不自问人生的意义何在;向前展望,潜伏在不远的未来中的衰老又让他们对前景心生恐惧。

39. 小说家的工作不是创造思想,而是塑造作为思想载体的人物

40. 让战争走向失败的是观念,带来胜利的也是观念。

41. 画家若是想把一副面孔画得有趣,也只有在生命、思考、爱情与苦难的变迁为这张脸赋予性格之后才能做到。

42. 凡人的幸福只能在内心之中寻得,它的来源是对人类最基本需要的满足,引发不满的并不是困乏,而是富足,生命中并没有真正难以面对的困境.

43. 当人们在这神秘而晦暗的世界上前行时,哲学即使不能解答困扰他们的种种问题,也至少能说服他们以幽默的方式开解自己的无知。哲学予人勇气,也教人适时退避。哲学既满足想象,也令心智愉悦,而且对于初学者而言尤其是这样。

44. 除非这些规则不会带来不便,否则自由的人没有理由一定要遵循它们。

45. 评判“美”的标准永远没有定论。譬如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展品,它们以某一特定时期的品位来说无疑是美丽的,然而如今看起来似乎就没有那么高的审美价值了。

46. 因为爱情会流逝,爱情会消亡,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并不是失去生命,而是丧失去爱的能力。生命中最大的噩运莫过于你爱着的人不再爱你,而任何人对此都无能为力。

47. 天下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明知某人并不值得去爱,却还是全心全意地爱着这个人。

48. 对于过去的伟大人物——比如但丁、提香、莎士比亚和斯宾诺莎等等——我们致以敬意的最好方式便是不去刻意尊崇,而是将他们当作我们的同时代的熟人一样看待。

49. 虽然明知结果并不会为当下或未来带来幸福,但我们还是选择了行动,因为我们相信这样做是对的。

50. 生命之美无外乎克尽本分,顺应天性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