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阳明先生:如何讲求的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以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陆澄觉得圣人之所以什么事都能应付自如,是不是他们预先想好的怎么应付将来的事?阳明先生告诉他,哪能预先想到这许多事,根本没人能未卜先知。圣人之所以牛逼,是因为他的心就是一面明镜,只有亮亮堂堂的明,所以他能在心上照影世间万事万物。有事物来就在心上原原本本的照影出来,不掺杂私欲,没有事物来,也不去预先设想什么,事物过去了就让他在心上过去,不去留恋。这就是圣人之所以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

心明则诚

心明则诚。心不明不知诚。

心是一面镜子,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它就是用来观万物。倘若这面镜子上满是油污,就照不出事物,也就认不清事物。圣人圣在心明,心是一面明镜,照影出事物原本的样子,不掺杂私欲,这颗心就是诚实的,对自己对事物都是诚实的,事物是什么样子,这颗心呈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不变形不模糊,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个样。所有有的活的很真诚,就显得很潇洒。就像金庸小说里的东邪黄药师一样,从不掩饰自己对虚伪的嘲讽,对妻子女儿确实顶好的男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

心若不明,照影出来的事物都是变形模糊的,这颗心看到的世界就是扭曲和模糊的,做事情自然也就是扭曲和模糊的。就像《天龙八部》里的康敏一样,看不上的人都是该死的蠢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

预则立,不预则废

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以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

心如明镜,镜子就是物来则照,物去不留。心也是如此。事物来了就照影出来它的样子,事物过去也不留恋它的样子。什么是潇洒,这就是潇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4)

首先得把心镜擦亮,亮则明。其次心上不要一直留着过去的成败得失,就像镜子不会留存过去的事物的影子一样。最后心也不要预先去设想事物的样子。佛家叫如是观。譬如你去买股票,买之前就预先设想一定能升,赚了钱就可以买辆车,旅个游,这样设想结果一定大亏。原因很简单,股票的涨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它遵循资本市场的规律,投资的规律,以及政策的规律,再叠加你的性格影响等等,预先设想就好比买一定预计会中五百万,痴心妄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5)

这时候有人问了,不要预设,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什么道理?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预”本身是一物。心要照影“预”这一物,则要先明心见性,擦亮心镜,然后对“预”这一物做如是观。譬如让你预想人类一百年后的发展,你肯定觉得神经病啊,想这个。但是让你预想自己10年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就变得有意义了。这就是“预”。“预”在人则是立志,10年后立志要成为富甲一方的人物,这个志向明确,那么就要学会赚钱,把赚钱作为第一要务。旅游可以靠后,睡懒觉可以靠后,打牌钓鱼可以靠后,专注赚钱,10年后必成富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6)

不预则废。是的,会废。人不能漫无目的的活着。可能现在“预”的并不伟大,可要知道刘邦也不是从出生时就是要当皇帝啊,他也是在合适的时机做出反抗选择,恰好又碰上一个猪对手,又恰好有一群牛人出谋划策打天下,最后成了皇帝,即使成了皇帝也是诚惶诚恐生怕不能做个好皇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7)

人要心明,则能“预”。能“预”则能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