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河南拥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为后世和家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流淌在1亿中原儿女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荆门许道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荆门许道伦(许道伦将门三代人)

荆门许道伦

编者按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河南拥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为后世和家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流淌在1亿中原儿女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家风,今日本报推出一组关于红军后代、革命先烈家属的报道,讲述他们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故事,以飨读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金秋时节的新县箭厂河乡何岗村,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27日,皮肤晒得黝黑的许道伦正在田间向农户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其实,记者眼前这位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驻村第一书记,是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孙子。

“我早把高干子弟的帽子摘掉了,你们更不能再戴!”午饭间隙,许道伦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家风故事,他说:“父亲的这句教诲,如今还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许道伦的父亲许光是许世友将军的长子,一生谦逊低调,从未把父辈的光环当作炫耀或谋取利益的资本,对子女也是严格要求。

1994年《一代名将许世友》出版时,许光写下纪念父亲的文章,曾有这样一段话:艰苦朴素是父亲的本色。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军服……他留给我们的唯一遗物就是一个木箱,木箱里装的是旧军服。

“父亲和爷爷一样艰苦朴素,一生只穿蓝色和绿色的军便服。最开始是母亲帮他做,后来大姐留一套作为模板为父亲定做。父亲开始很喜欢,后来发现料子越用越好就不满意了,再后来孩子们送的新衣服他总是找借口不穿。”许道伦说,“对子女严格要求、艰苦朴素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许道伦兄妹几个自幼就严于律己。在部队服役期间,战友们都不知道许道伦的身份。1985年复员前,许道伦鼓足勇气,给父亲写了封信,希望通过爷爷的关系给自己提干。

“他根本没搭我这个茬儿,只说‘你已经光荣完成了兵役任务,回来吧。’”许道伦不敢抱怨,乖乖转业回家,成了一名月薪48元的二级工人。今天,他成了一名奋战在扶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许道伦告诉记者,父亲的一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在基层一线脚踏实地工作,和群众一起俭朴生活,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更没有向群众要过一钱一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家风。“作为一名英烈的后代,我也要将这种艰苦朴素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许道伦说。

编辑:王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