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众所周知,周总理不仅是新中国的首位国务院总理,还是抗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开辟者,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情报工作者。

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即便在建国后,总理也丝毫没有忘记那些在那条隐蔽战线上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者,不时地探望与慰问……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

周总理

1966年,北京东皇城根的一处四合院内欢声笑语,庆祝老者熊瑾玎的寿诞。可是,作为当事人的他却焦急地望向门口,似乎等待一位“朋友”的到来。

没过多久,周总理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明朗的笑容,送上l贺礼,笑着说:“老熊,我来祝你的八十大寿了。”

原来,熊瑾玎也是总理曾经一手提拔过的我党特工,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两人见面后双手紧握,院里的热闹氛围再次沸腾起来。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2)

周总理

熊瑾玎如何与周总理相识?又有着怎样险象环生的特工生涯呢?

弃医从武,道路艰险

“如果你执意不当大夫,那我便没你这个儿子……”

1918年,位于湖南长沙的一家医堂中,传出激烈的争吵声,前来看病的人指指点点,说出事情的原委。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3)

熊瑾玎

原来,这家医堂是当地一户姓熊的医学世家所开,在本应子承父业的年代中,熊父的儿子熊瑾玎却不想成为医生,而是一门心思地投身教育。

因此,父子俩才会爆发如此激烈的冲突。不过,这也只是在外人以为的假象而已,实际情况却是,熊父不想熊瑾玎走上革命的道路。

1886年,熊瑾玎出生,原名“熊楚雄”。因为祖上是医学世家,家境称得上优渥,而他从小便衣食无忧,一直在私塾中攻读学业。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4)

熊瑾玎

按照熊父的期望,儿子注定要接替自己的位置,成为医堂的老板,甚至在外人看来,熊瑾玎也必定跟随父亲学医,一生无忧无虑。但是,他的选择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自幼,熊瑾玎拥有比父亲更多的悲天悯人心境,经常会拿出药物,救济贫困的平民百姓。渐渐地,他越来越理解国家内忧外患的当下,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困难处境。

熊瑾玎默默立誓:“如果我能伸出更大的援手,必定能救助更多的人于危难之际。”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5)

熊瑾玎与朱端绶

20岁时,他听说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长沙开设了一所师范速成班,瞒着父母去报名。以优异成绩考入后,为所学到的新式思想而欣喜,而原来帮助百姓的思想,也逐渐发展成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执念。

因此,熊瑾玎不再局限于继承家族基业,作为一名医生去救死扶伤,而是希望找到更大的舞台,奉献自己的力量。很快,他从速成班毕业,准备进入学校当老师。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6)

熊瑾玎与朱端绶

可是,熊瑾玎的想法,被熊父发现后,遭到严厉的拒绝:“你是医学世家的后代,自然要接过肩上的重任。况且乱世之下,唯有守住一方净土,方能安稳。”

他理解父亲的好意,但是,也从课本中知道:若无大国的安宁,岂有小家的太平日子。因此,无论外界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他都不会改变心中的想法。

而开头的那场剧烈的冲突,则是来源于此。熊父虽然反对熊瑾玎的决定,但拗不住儿子的坚定,最后不得不同意。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7)

图源网络

没过多久,熊瑾玎前往长沙一所学校中做老师,从此以后,他的命运齿轮开始了转动。

在做老师的时间里,熊瑾玎从来没有懈怠过自身的学习,尤其是关于新思想的摄取与交流。这也让他结识了众多同样有抱负的青年教员,其中包括毛主席,并一同加入新民学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包括熊瑾玎在内的新民学会成员们走上街头,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摇旗呐喊。这场爱国运动,令每个人都振奋精神,与此同时,也意识到组织、策划与安排都需要经费。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8)

熊瑾玎与朱端绶

那时,半淞园作为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也成了新民学会的成员们开会的地方。这天,毛主席、何叔衡等成员讨论如何改造社会、使人民都幸福安康时,熊瑾玎忽然说道:“要想办实事,就一定要有钱。”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9)

熊瑾玎与朱端绶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茅塞顿开,但是,对于这群励志从课本中寻找治国方法的知识分子而言,与金钱打交道的次数少之又少。正当众人唉声叹气时,他又说:“我可一试,或许能找到筹钱的方法。”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0)

毛主席与徐特立

要知道,当时的新民学会,是一群有志之士的聚集,只有成员们少得可怜的会费,丝毫没有外来援助。而熊瑾玎也清楚众筹得来的资金对于爱国运动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因此,他决定经商。

万事开头难,但是,熊瑾玎迎难而上,再加上绝佳的经商头脑,手下的生意很快便有了起色。如此出色的理财能力,令成员们越来越尊重、信任他。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1)

图源网络

1921年夏,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毛主席与何叔衡受邀参加,但苦于没有来回经费,而愁容满面。这时,有人说:“不用担心,有瑾玎在!”

简单的一句话,却鼓舞了所有人。果不其然,熊瑾玎很快将筹集到2万块大洋,递给毛主席。这幅画面令主席记忆深刻,多年后说起时依旧激动:“熊瑾玎同志非常具有经济头脑。”

此后,熊瑾玎担任长沙财产保管科科长,全权管理协会的收入与支出,给运动提供经费。而曾经参加革命的同志们,口中的“红色管家”,正是他本人。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2)

图源网络

可是,熊瑾玎的革命道路如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一般,并非期望中的那般一帆风顺。但是,却也充满意想不到的际遇。

坎坷情报生涯,始终不忘初心

1927年,蒋介石肆意挑起“反革命政变”,抓捕爱国人士与我党成员,全国上下都陷入前所未有的白色恐怖氛围中。百姓人心惶惶,而革命同志们也险象环生。

一时间风云变幻,有人牺牲,有人违背革命初心,走上不归路,也有人逆旅行舟,坚定不移。而熊瑾玎无疑是后者,不顾生命危险,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投身革命事业中。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3)

周总理

1928年,他转到上海工作,担任中共中央会计一职。彼时,周总理是整个地下党工作者的领头人,而且,早早地从毛主席等人的口中得知他的威名,可谓是寄予厚望。

“熊瑾玎受过教育,而且有经济头脑,又是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有他在上海,便如一把利剑,刺入敌人的心脏,必定能发挥出关键作用。”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熊瑾玎在上海四马路云南路口处(今上海福州路)开了一家名为“福兴商号”的纱布行。此后,他以“从南方来的熊老板”作伪装身份,开展地下工作。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4)

图源网络

那个时期,毛主席与周总理对熊瑾玎委以重任。他不仅要运送中央政治局的经费,置换从苏区来的黄金、首饰等实物为经费,还要保护组织存放的大量机密情报,以及周围特工们的安危。

掌握着如此重要的工作,熊瑾玎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外,他是一名身着长衫、头戴毡帽的生意人,稳重且精明,而在内,行事作风无比缜密,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即便熊瑾玎做到最好,但周总理依旧止不住地担心。这天,他开门做生意,而总理则装作顾客,出现在店内,对暗号确认身份后,走进来里屋。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5)

图源网络

“熊瑾玎同志,你从事的党秘密工作,为组织所做出的贡献很大。但是,你只身一人,容易招疑,而且不方便开展更多的工作,我和组织内其他成员一致决定,给你安排一名好帮手。”

听到周总理的认可,熊瑾玎激动万分,又对新的工作伙伴充满期待。很快,一名叫朱端绶的女同志,与他顺利见面。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6)

朱端绶

那时的朱端绶17岁,却早早接触到革命思想,成为一名忠诚的党员。而且,她与熊瑾玎是老乡,彼此之间有很多的话题,很快熟络起来。

此后,两人以“假夫妻”的身份,朝夕相处,一同打理工作。渐渐地,熊瑾玎喜欢上热情、活泼的朱端绶,但是,年龄差距让他不敢表达心意,但流露出真情又怎能掩藏住呢!

这天,纱布行关门后,朱端绶拉住熊瑾玎,问:“你最近状态不对,是组织指派了些困难任务吗?”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7)

图源网络

“不是……”

熊瑾玎支支吾吾地开口,但朱端绶却不依不饶。终于,他害羞地道出原委:“我喜欢你,但又怕你知道后不同意。”

对方听完后,涨红了脸,小声地说:“你不问我,怎知我不会同意!”

两人眼神相对,顿时明白对方的心意。很快,他们向组织申请,正式结成夫妻。周总理得知后调侃:“以后不能再喊朱同志小妹了,要喊老板娘。”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8)

熊瑾玎与朱端绶

然而,这样温馨融洽的场景,并未持续太长时间。

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渗入,给党的地下工作造成很多困难。但是,熊瑾玎与朱端绶都坚定地留在工作岗位上,而且开设了酒店与钱庄,为党的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可是,上海作为远东第一都市,鱼龙混杂,虽然可以隐藏身份,但保不齐被人盯上。而熊瑾玎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19)

贺龙与家人

1933年,熊瑾玎受组织指示,给贺龙的家属送生活费。他为安全起见,特意扮成医师的模样,但想不到,敌人却埋伏已久,不容他纷说,直接绑上了车。

原来,熊瑾玎的一切行动轨迹,都被叛徒出卖给敌方。朱端绶见情况危急,立即联系宋庆龄等民主人士,但在途中,她也被敌人抓捕。

经过我党人员与社会各界的努力与号召,熊瑾玎被“判”七年监禁时间,而朱端绶很快被释放。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下联络站被摧毁,朱端绶带着孩子,四处寻找活计儿,艰难生活。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20)

图源网络

当时,组织与父母都劝说朱端绶回老家休养,但是,她始终放不下牢狱中的熊瑾玎,说:“我留在上海,是希望离老熊近一点。一旦他有不测,我能及时搭救。”

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熊瑾玎因此被释放。听说朱端绶情深义重,他心中充满感激与愧疚。不过,他们来不及温存,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任务中,担任《新华日报》的总经理。

熊瑾玎操劳起“老行当”,继续为党的经费而奔波,一直到抗战胜利。不少报社成员都感叹他的贡献,说:“报社少了谁都可以,但唯独不能没有熊经理。”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21)

熊瑾玎与朱端绶

新中国成立后,熊瑾玎被委任红十字总会副会长,为国家发展与建设做出不小的功劳。没过多久,他因年纪大,不得不退休,过上安稳的晚年生活。

回顾自己的一生,熊瑾玎最感谢的是周总理的提携与信任,而总理也对这位“王牌特工”惺惺相惜。

老友重逢,挂念多年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22)

熊瑾玎、朱端绶与邓颖超

早年间,熊瑾玎与朱端绶的孩子因贫困而无法入学,周总理得知后,为感念两人的功劳,特意安排人将孩子们送到延安就学,还安慰他们:“你们专心工作,组织会确保你们无后顾之忧。”

建国后,总理更是不止一次地关心熊瑾玎的工作与生活。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23)

周总理

在1996年,他八十大寿,老早就得知周总理要过来探望的消息,所以满心期待。而总理也没有爽约,还专门带来一瓶好酒,为其庆生。

推杯换盏间,熊瑾玎与周总理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可见两人的情谊深厚。

1973年,熊瑾玎因病住院。一生跟钱打交道的他,却清贫如初,连医药费都拿不出来。周总理清楚其为人,自掏腰包为他治病。

什么是红色管家(红色管家熊瑾玎)(24)

图源网络

可是,熊瑾玎最终还是因病去世。在他的悼念仪式上,总理难掩爱色,给出评价极高的悼词:出生入死,风险甚大,最可信赖。

后记

在世人的认知中,熊瑾玎被叫做“老板”与“会计”,也被称作中国共产党的财务管家。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其对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堪称后世楷模,值得被人赞叹与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