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许多人大概是从这句话开始认识梁实秋。殊不知,他还是一个十分多面的人物,一生80余载,全是逸闻趣事。这一点在他的《梁实秋散文集》中也有所展现:琐碎入笔,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皆成文章。

他曾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正如读他的文章,平淡下裹挟着绚烂,令人回味无穷。

他也曾柔情蜜意地翻译过莎翁的作品:“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日记(都被他写在文章里)(1)

他深谙“骂人的艺术”,24岁初出茅庐,与46岁的鲁迅展开论战,持续多年,直到鲁迅去世;他钟情翻译,历时38年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历史第一人……

日常生活所见,都被他写在文章里,他的文风诙谐幽默,为人称道

在《有一种没教养叫“旁若无人”》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一位在电影院中“忘我”抖腿影响他人的先生。对此,梁实秋是这么描述的:

如果这拘挛性的动作是由于羊癫疯一类的病症的暴发,我们要原谅他,但是不像,他嘴里并不吐白沫……我们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看,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的意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别人,换言之,便是“旁若无人”的态度。

文笔犀利诙谐,将这种自私的不良教养描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拍案叫绝。


说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深入本质

孩子中之比较最蠢,最懒,最刁,最泼,最丑,最弱,最不讨人欢喜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钟爱。此事似颇费解,其实我们应该记得《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偏偏欢喜猪八戒。

谚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好。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


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日记(都被他写在文章里)(2)

说起中年危机,他也很懂

讣闻不断地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满面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人。

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中年》


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日记(都被他写在文章里)(3)

谈到国人的排队问题,放到现在来看也是感同身受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也许是衣冠楚楚的,也许是破衣邋遢的,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

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膊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排队》

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日记(都被他写在文章里)(4)


文章里还有适可而止的调皮

我记得在学校宿舍里住的时候,对面楼上住着一位音乐家,还是“国乐”,每当夕阳下山,他就临窗献技,引吭高歌,配合着胡琴他唱“我好比……”在这时节我便按捺不住,颇想走到窗前去大声地告诉他,他好比是什么。——《音乐》

他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有趣”,这两个字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梁实秋晚年因患糖尿病,不能吃甜的,只得经常私下偷吃来解馋。一次他和刘墉同桌吃饭,熏鱼端上来,梁实秋说他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直到最后端上了八宝饭,刘墉猜想他一定不会吃。

不料,梁实秋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吃!”朋友好心提醒他,里面可是既有糖又有饭呀!梁实秋笑着说:“就因为早知道有我最爱的八宝饭,所以前面才特别节制,前面不吃,是为了给后面吃啊,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日记(都被他写在文章里)(5)


这不是如今流行的自嘲自黑吗

有人问我多大年纪,我据实相告“七十八岁了”。他把我上下打量,摇摇头说:“不像,不像,很健康的样子,顶多五十。”好像他比我自己知道得更清楚。那是言不由衷的恭维话,我知道,但是他有意无意地提醒了我刚忘记了的人生四苦。能不能不提年龄,说一些别的,如今天天气之类?——《年龄》


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日记(都被他写在文章里)(6)

先生的一生漂泊命途多舛,却生性乐观。他说自己一生唯有四大遗憾,徒留心中久消不散:一,还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前也有同感。梁实秋的性格让我想到他的一句诗: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得那样的洁白。

读了他的文章和故事,你是不是也觉得,“才、情、趣”三字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 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