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1)

——谁寄芳心枝头上,一倾相思说与春······

——题记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2)

春和景明,风拂面,玉兰开。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八九片春绿仰望,三两朵粉兰坐怀”。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3)

公园里一株株玉兰花花开正芳,枝头上,或数枝聚,或独怒放,或团簇开。

未开的,一朵朵如形状精美的壁灯,一树一树的壁立着;

微开的,苞似斗笔,毛绒如球;

盛开的,全株不着片叶,花朵硕大如杯,似莲花驻空。

洁白的,粉红的,滟紫的,云图般开在阳光里。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4)

玉兰又名白玉兰、望春,春来开花,花瓣质腻如玉,故为"玉兰"。是花树中的素雅之树,树株高大,花开静美。花开时,只需一朵,就足够渲染一份心境,一份雅致而又安静的心事。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5)

“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

“劲枝伸臂揽绿,芳兰登顶探春”。

这些诗句真实地白描出了玉兰花的美丽——素装淡裹,晶莹皎洁,艳丽不妖,华而不媚。看着它,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怀。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6)

“虬枝漫卷,兰卧枝心”;

“绿咏萼啤,兰欲婀娜”。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7)

前人云“千枝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堪称玉树”,不独在其姿容,而在其意趣高华,懒共百花千树争春。

怒放之时,惊艳横绝,丰姿绰约,总是文字笔画难拟其态万一。只是花期短促,一夜风雨,便香销玉残,零落尽付尘泥。欲再睹芳姿,须待来年——谁寄芳心枝头上,一倾相思说与春。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8)

百度上说,在中国悠悠文化史上,玉兰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图腾,入诗、入画、入工艺品。

笔者浅陋,说不出博古尚雅的高堂咏词,但俗务之余,每晤玉兰雅姿,总不免感憾,希望世上女子都能活得像玉兰树一样,旁若无人,花开无尘。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9)

陈丹燕说:我来世想做一棵树,长在托斯卡纳绿色山坡上的一棵树。要是我的运气好,我就是一棵形状很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读了这样的文字,大约更多的人都愿意自己活成一棵树吧。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10)

我却觉得,像树,像花都好,关键你得有一颗心,在素年凡岁的光阴里,心里有“挪威的森林”,也开着“八九十枝花 ”,尝得四季风雨,也品得岁月静好。你要活得像阳光,永远灿烂;要像风,永远自由;要像一棵植株,根植泥土,枝叶向上,花朵向阳。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11)

就这样,闲步玉兰花下,不觉已黄昏,归途,有车经过,地面散落的玉兰花瓣,明信片般在车轮后飘舞。有点心疼,想想觉得也好——归去即归去,只要曾经灿烂,零落成泥碾作尘,也是一种人生精神。

告别一树一树玉兰,将满满的欢喜揣进心里,将桃红李白的笑种于眉间……旁若无人,花开无尘,很好!

待到春来时看尽长安花(谁寄芳心枝头上)(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