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李敖今日因病仙逝,令人悲痛。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一生狂放不羁,离经叛道,让人佩服不已。

明代也有一位李敖,一生同样狂妄叛逆,比之李敖有过之而无不及。巧得很,这人也姓李,叫李贽。

李贽大明第一狂人(异端之尤李贽)(1)

李贽故居前的塑像

提起李贽,李敖也毫不掩饰对他的欣赏。李敖在《李敖快意恩仇录》里写道:“人物中我偏好‘性格巨星’式,像东方朔、像李贽、像金圣叹……我喜欢他们的锋利和那股表现锋利的激情。”

李贽有多叛逆,只从他的思想被称为“异端”、“邪说”便可知道了。

李贽的离经叛道是骨子里就有的,他童年是就写文章嘲讽看不起农业的孔圣人。

壮年做官一段时期后便辞官不干了,跑去研究学术,这与在当时钻营官场如过江之鲫的士林可谓是不走寻常路。

李贽像

李贽在学术上提出一连串离经叛道的见解,自然被人攻击为“异端”。那好,你说我是异端,我就真以“异端”面目示人。他索性落发留须,以一个学术和尚的模样到处讲学。

别人不收女子,我收;别人讲四书五经,我不讲;别人在学堂讲,我在寺庙或尼姑庵讲。

他知道自己的书会被朝廷禁止发行甚至是销毁,他干脆把写的书就起名曰《焚书》。被销毁了,他就再写一篇续集,起名曰《续焚书》。

他知道自己的书不能公开刊印,那就写一本书,给百姓偷偷看,名之曰《藏书》。朝廷会查,没关系,他还有一本续集《续藏书》。

李贽大明第一狂人(异端之尤李贽)(2)

李贽的作品

李贽“才太高,气太豪”,那些道学家道德君子才学比不过他,无法反驳他的观点,气场上也压不住他,只能搬出朝廷来做靠山。

最终万历皇帝下旨,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他。

这一天李贽等了近二十年。

“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来死,反等出祸”李贽早有等死的准备,时时担忧皇帝怎么还不来抓他呢?

抓他的锦衣卫终于来了,据说李贽是不顾身子老迈小跑着去迎接锦衣卫,说道:“你们是来抓我的吧,赶快抬一个门板来,让我躺上去。”搞得锦衣卫都是目瞪口呆,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求抓”的人呀。

李贽如愿了被抓下狱,可是并没有如愿被皇帝处死。皇帝要将发回原籍审理,可他年老体弱等不到回到老家了。

于是他叫人来给自己剃头,狱卒奇怪你一个和尚还有什么头发可剃的。也不知李贽说了什么,最终监狱满足了他这个奇怪的要求。

就这样他趁剃头匠一个分神之际,抢过剃刀割向了自己的脖子。

可是老天也学了他的个性,有些叛逆,你想死就不让你死。

李贽用剃刀割开了咽喉,但并没有咽气。

侍者问:和尚痛否?

答:不痛。

问:和尚何自割?

答:七十老翁何所求!

在忍痛两天之后,李贽才死去。

“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离经叛道一生的李贽带着“异端之尤”的称号离开了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