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个人面对面怎么建群(日渐老去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建)(1)

王万举答客问17:日渐老去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建(微信)群?

王万举:著名学者、作家,“文化创意学”系列学科的创立人(以下简称:王)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王先生,今天上门想请教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老同学们应该怎样互比?

王:都老了,还比高低,有意思吗?

自己一个人面对面怎么建群(日渐老去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建)(2)

郝:应该说没意思。但最近几年,我的所有学段都建起了微信群,一开始还很和谐,慢慢地就出现了一些小矛盾,小嘴角。我总结了一下,大多和这个“比”字有联系。

王:你启发了我,这几年,我感同身受。因为退休了或面临退休,因为离开体制了以至于权力、“身份”归零,因为孩子们长大离手了,“在乎山水”、怀旧……自然滋长,“建群”的操办人就多了,这原本就不纯粹是一种感情的驱使,而是夹杂了“比”的潜心理的。也就是说,当人们认为纵向的“比”和“争”业已结束时,横向的比就开始了。要知道,在“咽气”之前,人的一生都在比。你可以注意一下,当年在特定群体中占优势且后来混得好的人操办微信群的较多……这说明,他们正在和别人“比”,在给此生作结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很正常,当事人也不要怕说破。

郝:既然比是必然的,没有纯而又纯的感情联系,那么,怎样比才有利于身心健康呢?

王:这很复杂。我看,头一条,大家要把精力集中在老有所为上,像钟南山、袁隆平那样,总有新的目标,只要身体允许就为社会为后代做事,压缩横向对比的心理空间。第二条,在群里说话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几十年过去了,大家各有成功,假如你过分炫耀你的所得,可能就会引起个别人的反感……

郝:太对了!有一个高中老同学群在群聊时,当两个大学教授就他们的职称相谈甚欢时,一个当年没考上大学的同学却“晒”出了自己和小孙子的照片——群里谁都知道,那两位教授个人婚姻不顺……

王:几十年过去了,大家都有变化,有的几十年没有联系过。所以还是以多叙旧,多谈友谊为好,减少互比——无论明的还是暗的。

第三条,要泯恩仇,但不要“一(即等量齐观)是非”。时隔几十年,又把当年散了的群体通过微信拢到了一起,旧事重提或旧事重想是免不了的……

自己一个人面对面怎么建群(日渐老去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建)(3)

郝:我插一句,假如一个人在若干年前举报另一个人犯了错误,二人如今和好了,都后悔了。怎么评价?

王:这就是我主张的,要泯恩仇,但不能“一是非”,当年的是非可以不提,大家向前看,但不能因年老而滋长“人生不过如此”的思想,不能用相对论对待过去。所以,要泯恩仇,不能一是非。把以前的是非抹掉了,不利于今后的人生,不利于社会,不利于后代。

要说的还很多,关键是向前看。要把横向对比的心理调整到纵向对比,即自己的明天和今天的对比上来,找一找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

自己一个人面对面怎么建群(日渐老去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建)(4)

郝:这才是积极的人生观,我非常赞成!

王先生,我以前提过,你做学问确实和许多人不一样,你非常重视社会生活的新现象,认为“大理论”并非堆垒一些谁也不懂的词儿,而是能够对最常见、最普通的事物做出解释。

王:我也是和人家大学者们今学的。

郝: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