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iwenxuebao

榆 树

yú shù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1)

三月的一天,我站在老家三楼阳台上抽“蓝楼”,盯着新屋与未拆掉的西厢房之间的院子看。院子有四十余平方米,荒了五六年,成为小构树、葎草、野豌豆的根据地,蔓草之下,壁虎、蚯蚓、地老虎、癞蛤蟆的军团恐怕也是蛮可观的。我喜欢远处大小澴河连绵的湿地,可是任凭卧榻之畔沦为荒野,这说不过去。晨兴理荒秽,我这位叶公好龙的“隐士”,还是得抡锹动锄,起码是将身边的田地变成修洁的林园。

此处应该有一棵树。去南大苗圃市场,物色碗口粗的树苗,一千块钱以内,再花五十块叫辆电麻木拖回来,栽到院子的中央。明年它就会开枝散叶,打起遮荫的蓬蓬树伞,我可以在树下布一点石桌子石凳子,平时邻居来这里打纸牌“上大人”,我自己写稿子累了,去树下喝点茶什么的,等沧海圣泽们生下儿子丫头,这棵树大概就会长到合抱粗,枝干蹿到三楼的阳台上来,孩子们回乡,就可由石桌往树干上攀登,学学爬树,抓抓知了猴,也是极好的。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2)

一棵什么树?我第一想到的自然是枫杨,粗枝大叶,树形好看,一栽就活,长得又快,伏夏里枝叶如匝,可以聚蝉,可以养虫,喜鹊也爱在树顶搭窠,严冬里木叶脱了,可以听风,可以立雪,生态、亲民、有用。可老家的事,我的话语权有限,点开“老郑一家人”微信群,我请示群主大人与诸位兄弟姐妹,这些南飞的“鸟”,他们可都在这个老屋里搭过窠。

父亲说栽一棵樟树。他的意思我明白,我在武汉读大学的时候,他来武汉做工,跑到我学校,对一院子的老樟树赞不绝口,在他心目中,香樟树就是城市,就是文化,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母亲只能语音留言,桃树,桃子好吃,她在电视上看养生节目,说桃胶也是好东西。我弟弟保力要栽楝树,看来他对盖新房时砍掉的那棵楝树一直还没有释怀,如果将他的童年画成一幅水粉画,其实就是一个穿开裆裤的娃,在簌簌的楝花绯影里,沉默地玩沙子瓦砾。

我忽然想起来,这个院子是从前老屋的堂屋与灶屋,前面其实有过一棵榆树。榆树是祖父栽下的,到我与保力记事的时候,大概已有近二十年的树龄,长得细叶劲枝,浑然苍莽,又高又壮。春天生出满身榆钱,我们也尝过,涩涩的,有一点甜,比不上甜草根、芽芽碰的嫩茎,也比不上其时麦田里生出来的野豌豆荚。夏天它会被金龟子与天牛发现,金龟子咬开树干,吸着树汁“开会”,弄得它一身是伤,天牛则温和地绕着树皮上的沟沟坎坎散步恋爱。

我想到的榆树的气味,就是由榆钱的苦香与甲虫的铁腥混杂在一起的。榆树一侧,是我家的猪圈与茅房。母亲喜欢在茅房墙脚点几窝丝瓜和瓠子种子,盛夏里,丝瓜藤与瓠子藤多半会爬到榆树上,一直开花到树顶才作罢,丝瓜花小而黄,瓠子花大而白,一路结成的丝瓜瓠子会逃脱我们绑在竹竿上的镰刀,冬天树叶掉光,水落石出,它们露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可以洗碗的瓜篓,可以锯瓢的老瓠子。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3)

榆树的侧枝除了给我们养甲虫,给母亲吊丝瓜瓠子,有时候也会被祖父砍下来,做锄头、镰刀、铁锹的把手。所谓榆木疙瘩,榆树可能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倔强的木料,我们家的牛脾气不太好,弄断牛转与牛轭,都是常事,一般也得仰仗这棵榆树输出枝干。我现在都还记得祖父点起火堆,自旦而暮,炙烤树枝,为牛做新轭头的情形,牛顶着烟熏火燎的“刑具”重新下地,难免会多挨几鞭子。我印象中,其实祖父的脾气也不大好,他写得一手好字,以抗战国军的身份回乡,祖母早早去世,好多年都在乡村处境艰涩。他除了揍家里的牛,也打我们兄妹,母亲自然是念念难忘,但我却不太记得这些了,印象深的反而是:很多回冬天的晚上,三五明月之夜,月光由高大的榆树间,将月影筛到我们的床前,风飕飕地穿过树枝,猪圈中的年猪吃饱喝足,轻轻地入睡打鼾。祖父吹灭油灯,在床上讲他年轻的时候,在云南广西的大山里当兵,翻山越岭架电话线的故事,我与弟弟挤在西厢房南面我们的床上,听得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祖父会用麦粉晒酱,据说榆荚采集下来,也可以做榆仁酱,香滑可口,“以为旨蓄,宜养老”,这个祖父没琢磨出来。钻榆木可以取火,我倒是记得祖父在榆树下用放大镜烧纸煤子抽水烟袋的情景。“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这句诗好像就是写给祖父的。我自己读陈从周先生辑的《园综》,喜欢袁枚的《榆庄记》,友人将居所修筑在榆树丛林,以朴拙坚韧的榆木明志,守园如守身,所谓隐士善居园者。祖父当年种榆亭亭,大概没有明志的想法吧,但他的性情与榆树的确是像的。

在祖父去世的前一年,大风吹歪了榆树,倒在西厢房西南角的屋瓦上,其时我与弟弟都已上学离开了家。父亲将树身锯成板,用它做了两条长凳。下年祖父出殡,棺材就搁在这两条漆成枣红色的长凳上。要是祖父还健在,也加入了我们的微信群,他老人家的意见,会是在院子中央,重新栽上一棵榆树吧。白榆历历,乡关怯怯,与其他的树种比较,它好像更经得起时间的刻画。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4)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5)

文学照亮生活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6)

冬季的周至(白榆历历乡关怯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