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GAP,其实有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考研失败想转申请;

标准化成绩申请前没准备好,导致错过申请;

工作后又想去读书;

...

但很多同学其实更关心,GAP一到两年会不会对申请有什么影响?学校会不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更有同学会担心自己因为GAP在申请的过程中,影响了学校对自己的录取。

针对这些疑问,就和同学们一起聊聊GAP1-2年申请对录取会有怎样的影响?

申请是看整个过程

其实对于GAP的同学来说,申请对于你们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申请关注的是整个过程,包括硬实力背景 软实力背景所以在申请时,你不但要有达到甚至超过申请专业的硬条件,比如本科学校档次、本科成绩、语言成绩(雅思、托福、GMAT)等。

除了硬件条件之外,你的实习、论文、科研、文书也是学校能够录取你的重要加分项。

所以申请需要考量的点总结下来就分为:本科学校 标准化成绩 专业相关经历 文书呈现 X因素

X因素这里指不同专业可能存在的录取偏好,比如港大ELE专业录取学生平均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等。

那么理解了录取的本质后,可以不难发现,对GAP申请的同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专业相关经历】。

GAP不可怕,可怕的是GAP期间啥都没做,就会给教授自我规划不清晰的印象,会减分,但如果GAP期间在做专业相关经历,反而会给教授自己一直在专业领域提升的印象,会加分。

所以说GAP既是挑战又是机会。

大家看一张图片,下面这张图片是中大发给一个GAP申请者的邮件截图,这里面学校就问到了他的GAP期间是否有工作,显然是后续想了解一下这段时间申请者的“提升情况”,也说明学校很关注这方面:

g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1-2年申请对录取会有怎样的影响)(1)

所以,GAP党利用好这一年时间,就是加分项,如果经验成了空白,就可能减分。

加分方法有哪些

那如何给自己在这一年加分呢?

其实可走的路线有这样几个。

首先:提高你的标准化成绩

如果当年你的语言成绩不理想,或者其他申请专业需要的成绩不理想,这个时间就是你再创佳绩的好时机。但是也要注意,不是所有专业都是一味的追求语言分数越高越好。

实习和工作也是好选择

另一方面,实习和工作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并且还有收入可拿,针对性的机会也更多。

当然,这里面要做的实习和工作一定要和申请专业具有相关性,不然起不到什么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科研

很多同学认为毕业了,科研实在是无能为力,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毕业后也有机会可以参与实验室的各类科研活动,甚至可以成为教授的助理。

如果能用这些时间,甚至还能发表论文,那对于申请来说就更加加分啦!

最后想和同学们分享,如果这一年你充分利用,没准自己的竞争优势会再次扩大,但这一年如果浪费了,那你和应届生相比不但没有优势,还落下应届生一大截。

记住:GAP期间空白经历才是申请大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