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元宵节回老家给家人做点汤圆(元宵节我弟弟回老家)(1)

作者|杨小米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01

我们山东人真的很喜欢吃水饺,很多节日,或者家里聚会,都会包上几盘饺子。饺子真的对我们有一种不一样的意义,是想家,是团圆。

离家多年,想家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水饺的画面。昨天是元宵节,妈妈给我包了饺子,我吃了接近20个,很是满足。

元宵节前一天下午,我妈妈就开始调馅,和面,包水饺,我是一个不爱干家务的人,但是包水饺的时候,就喜欢凑热闹,一边帮着妈妈擀皮,一边和妈妈聊天。

我弟弟小凯跟妈妈视频通话,问过年包水饺剩的面放哪里了。原来,这不要过元宵节了,他特意从临沂(他的工厂所在地)开车赶回老家。

他自己和面,调馅,包水饺,他想着给爸爸包一盖帘,给爷爷奶奶包一盖帘。如果我弟弟不回老家,我爸爸懒,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他们都不会自己包水饺。

我爸爸说,他已经给爷爷奶奶还有自己买了6斤速冻水饺了,哈哈哈。

元宵节回老家给家人做点汤圆(元宵节我弟弟回老家)(2)

▲弟弟小凯包的驴肉水饺,我们老家放水饺这个叫pei子,我查了一下,没有这个字,网上叫盖帘

弟弟小凯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这真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一点。我们要对爸妈好,真不是说一句话两句话就够了,而是把具体的一件件事放在心上。

身边人经常调侃我爸爸,懒人有懒命,摊上的孩子都争气,还孝顺。(哈哈哈,我感觉被夸到了)

这两年,我怀孕生孩子,加上特殊情况,一直没有回老家,我弟弟小凯就隔三差五开车回家看他,并且小凯比我勤快,他只要回家,就买菜给我爸爸做饭。

我想爸爸在吃饭的时候,肯定是很自豪的,自己儿子真的太好了,有出息,还能照顾自己。我开玩笑,这样爸爸更有动力干活了,再为他孙子干20年,哈哈哈。

02

从这件小事,我和妈妈聊了挺多以前的趣事,家人之间可能就这样,每个人都有缺点,却因为爱,包容了彼此,吵架也吵不散。

我爸爸是出名的懒,我们杨家有四大懒人,他占其中之一,哈哈哈。

他特别会支配人干活,把激励政策那是玩得很明白,人家也都愿意给他干。

我和弟弟从小只要干活,就有跑腿费,帮他去买烟给1毛钱,把猪喂了给2毛。

我们家地比较多,会种棉花,棉花都开了,要拾回家,但我爸爸不想干,周末的时候,他就在地头坐着抽烟,花钱包给我们姐弟俩干。我和弟弟为了赚零花钱,那是干得一个欢乐。

这次过年,我妈妈回老家了近2个月,回到上海后,给我吐槽了爸爸。

我妈妈过油(炸丸子和藕合等),让我爸爸烧锅(农村烧柴火),我爸爸一边斗地主,一边干这个,结果让大火的时候,他烧小火;让小火的时候,他烧大火,最后,丸子都炸糊了。

每当我妈妈这么说的时候,我都可安静了,因为我心虚,底气不足,这事儿,估计我也能干出来。

但小凯不一样,他回老家后,立马就去厨房帮忙了,从包水饺到炒菜,大年初一,他做了10个菜给家人吃,都不用妈妈操心,给他打打下手就行。

弟媳小萌不会做饭,只要弟弟在家,从来没有让她做过饭,年初二去岳父家,小凯也是直接进厨房帮忙。

好不容易休息了,躺着玩手机、出去打牌更开心,小凯能不知道么,但他知道要是他不帮忙,就是妈妈一个人干活,他不想妈妈这么辛苦。

就这一点,我这个当姐姐的,自愧不如。我只会给妈妈撒娇,我想吃她做的啥。

03

我性格天生随爸爸多一些,小凯随妈妈多一些。

哪怕我俩一起长大,爸妈同样的教育方式,我们都从小会干活,有自理能力,毫不夸张,我8岁就会做饭,调馅和面包水饺,我也会。

但成年后,脱离了爸妈的约束,就原形毕露了,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我啥都不会干,做饭肯定也不会,但每当大家一起搞活动,比如做饭啥的,看我择菜、切菜等那么熟练,都是很震惊。

在上海,我妈妈和我一起生活,我知道我自己懒,也不想累到我妈妈,就找了育儿嫂 钟点工阿姨帮忙,妈妈就买买菜,陪球球玩,搭把手就行。

我妈妈觉得她在,没必要再找钟点工阿姨了,完全没有必要花这个钱。我也不听,她也就懒得管了,但我爸爸会遭殃,因为这懒都随他,妈妈就打电话“骂”他:你闺女随你。

这事我真反思了,我相信大家都喜欢和勤快人一起生活,活不能让一个人干。我知道自己懒,真不喜欢做家务,可现在让我跳出舒适区,还挺难的。

我实在没有动力干这事,那咱就要在其他方面多做一些,多关心一下对方,嘴巴甜一些,该干的时候也要干。

不过,这里还要提一点,不想干和不会干是两码事,这些活,我都会干的,我也不会那么没有眼力劲,平常我看人手不够,会很快搭把手。

假如我没有能力请阿姨的话,我不喜欢干,这些活我也都干。就像小时候,放寒暑假,我都会帮妈妈做饭,洗衣服,干农活。

我觉得过日子就是这样,有条件了就过得好点,别为难自己。没条件了该干的咱也别含糊,不抱怨,把日子再过起来才是正道。

04

那么,手上懒了,嘴上就得勤快点,我是如何讨爸妈欢心呢?

我觉得有一点,那就是要提供情绪价值。

妈妈在我这里帮忙看孩子,我在生活上,会更注意她的需求,比如她头发白了,想要染发,我就给她安排好。

小区里,很多姥姥和奶奶都纹眉,我也让一直合作的化妆师婷婷帮她纹了。纹完之后妈妈很满意,觉得自己精神了不少。

还有一次,我和刘先生、妈妈带球球给他拍6月龄的照片,送一张全家福,我穿婚纱,刘先生西装,我立马找工作人员说,加多少钱可以多加一套衣服。

拍照怎么能少了姥姥,我让摄影师给我妈妈和球球拍了很多合影,我们四个人又拍了全家福,我妈妈过年就带回老家了,估计要和亲戚们展示拍的照片呢。

这样的细节我都很注意,我妈妈来上海给我看孩子,我不能让她觉得自己是外人,只会让她干活,没有把她当成家庭的一分子。

除了这些,我没事还会经常和妈妈聊天,就像前面这样,聊小时候的事,聊家里的一些趣事,每次说起来我俩都哈哈大笑。

哪怕聊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比如我家生意赔钱,体会的世态炎凉,我们也很感恩,觉得幸运,那些都过去了。

一转眼,我35周岁了,我发现这2年,我关注的点变化了很多。以前谈到生活,更多的是想一些华丽的事情,比如说去哪度假啊,仪式感啊。

现在,在每一个琐碎平凡而又闪光的日子,我真的更愿意具体地生活着,关心爸妈的健康,很容易被生活中这样的小情节(比如弟弟包水饺)触动到,感觉很温暖。

当我用文字写这些事情时,我感觉生活很美好,也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平安喜乐!!!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