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各种“技术贴”、“防狼贴”刷爆了朋友圈。比如说避免独自出行、携带高浓度风油精(据说比防狼喷雾好用)以及面对不同情形的各种武功招数,当然“终极杀招”还是人丑且胖。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1)

我看了这些贴子后,一骨碌地转给了女票,恨不得她一秒钟变身黄蓉、奥特曼、钢铁侠的合体,更恨不得自己化身佐罗君24小时保护。而现实是,如果遇到2个或2个以上的歹徒,我想,我是肯定打不过的!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2)

我一边考虑着要不要报个散打班之类的,一边疑惑何以致要求一个受到惊吓的女生施展“武功”保护自己。撇开各种防身术,不如说说教训,有句话叫多少鸡汤都不如耳光来得有效。这次事件是一个响亮亮的耳光,首先打在酒店上。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3)

酒店作为服务方,维护正常秩序,防范犯罪发生,保障客人安全,应该是一种常识。涉事酒店事前防范不足,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围观的员工也没有有效制止和及时报告。我不知道酒店方是不是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无论从法律规定、契约关系还是商家信誉上讲,保障住客安全都是绕不开的好吗。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4)

这个耳光在抽完酒店后,也抽到了警察的脸上。我没有要斥责警察的意思,只是警察保护公民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而当地警方不管是在出警速度还是事后处置上都似乎不尽人意。或许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和困难,但不妨碍把这次事件作为一次教训。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5)

这次遇袭不是发生在三更半夜的荒郊野外,而是在灯火通明的酒店走廊,有酒店工作人员、有住客、有监控摄像头,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来形容都不为过。

类似事件不在少数,比如乐山一男子路边强奸小女生、江苏两女子当街扒光小三衣服暴打、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等等,这些都是在公开场合实施的暴力犯罪,犯罪分子气焰之嚣张简直是要上天了。这事按冯小刚的说话就是: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这简直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和威严。法律的作用不仅仅是惩戒和救济,更重要的是事前的预防和教育。我虽然身在检察院,但不得不说,这些嚣张的犯罪行为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公、检、法、司在预防犯罪、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方面做得还不够,起码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6)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7)

有些职责躲不开,有些事情必须做。而作为受害者的女生,她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8)

最后多说几句。在类似的事件中,通常不乏围观者,而围观者通常又是冷眼相看。这种冷漠让人不寒而栗。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之所以刺痛每个人的心,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所以我们不能沉默,也不该沉默。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9)

文丨Fengzi

编辑丨人

图丨网络

<第478期>

入群加小编zhf4013

我与这世界的相处方式(不是为了和恶徒搏斗的)(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