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和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中仍存在看似根据制度政策、上级要求高标准、高要求完成了任务,可实际只是转了一圈的怪象这样的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的“把戏”,只会增加负担、白费精力,就像是“挂着空档踩油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油门踩到尽头不管速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油门踩到尽头不管速度(挂着空档踩油门)

油门踩到尽头不管速度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和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中仍存在看似根据制度政策、上级要求高标准、高要求完成了任务,可实际只是转了一圈的怪象。这样的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的“把戏”,只会增加负担、白费精力,就像是“挂着空档踩油门”。

挂着空档踩油门,尽管油门加得很大,声音轰轰响,但是汽车本身却纹丝不动。个别地方和单位“不走寻常路”,习惯性“布置”和“接收”“作秀式”调查研究的剧本,沉浸式“被安排”,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表演成分大、干货硬货没有,既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又严重影响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吞噬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

一辆车如果想要翻山越岭,必须挂上档、踩油门,才能够急速前行。调查研究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前,要根据调研的目的明确调研主题、方式、群体等,根据群众最急、最难、最愁、最盼的问题设计好调研内容,充分做好深入调查和处理突发问题的准备,保证调查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挂着空档踩油门”,看似像勤劳忙碌的“小蜜蜂”,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调查研究仅仅只是为了“打卡”“留痕”,得出的结论假、大、空,这样就失去了调研的真实意义。不少破解难题的招数,并不是领导拍脑袋拍出来的,也不是咬笔杆的秀才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只有跳出“被调研”“浅调研”的怪圈,跑得进群众的门、坐得住群众的板凳、听得进群众的话语,这样才能找到“真问题”,切实抓住问题的“牛鼻子”。真正做到亲知、深知、真知,做“走心”的调研。

“三分调查,七分研究”,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服务,只有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才算真正完成调研的闭环。如果有调研无研究、有研究无措施、有措施无实施、有实施无效果,那这样的调查无非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要在整理调研材料上下功夫,将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立足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让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手段成为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促进调查研究效果的最大化。

(通讯员吴婕文)

编辑:魏 杨

责编:岩 理

监审:邹伟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