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传腹作为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猫类疾病,通常是不为人所熟知的。甚至一些有多年养猫经验的猫奴,对传腹这种疾病也是一无所知。再加上猫传腹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病症最痛苦的中晚期,甚至有些猫咪直至死亡,主人也不确定到底得了什么病。

如何判断猫咪得了猫传腹(如何尽早发现猫咪可能患上了猫传腹)(1)

那么,猫传腹这种病前期到底会有哪些症状?又有哪些因素会诱发这种疾病呢?治病需趁早,本着居安思危的理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猫传腹,那些你不得不了解的知识点。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虽患病率低,但致死率非常高,又被成为“猫绝症”。除了会让猫患极其痛苦外,还有治愈难,易复发等特点,其危害性不容小觑。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说,FIPV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猫,以1-2岁的小猫及大于11岁的老龄猫发病最多,不同品种、性别的猫对传腹的易感性无明显差异,但纯种猫发病率高于一般家猫。

如何判断猫咪得了猫传腹(如何尽早发现猫咪可能患上了猫传腹)(2)

猫传腹传播途径

猫传腹是有冠状病毒变异而来,猫冠状病毒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变异为腹膜炎病毒后便会失去在猫间传染的能力,因此猫传腹本身并没有传染性,但母婴除外,怀孕的母猫会通过脐带感染给幼猫。

猫冠状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因此共用食皿、器具、猫砂、猫砂铲等行为都可能导致感染。而猫冠状病毒是引起猫传腹的基础,携带了这种病毒,加之在体内发生变异,才会发展成猫传腹。因此,如果群居的猫同时确诊为猫传腹,这并非是它们互相传染了腹膜炎病毒,而是它们互相传染猫冠状病毒后,恰好同时变异发病,其体内的腹膜炎病毒都是各自独立变异而来。

也就是说,猫的密度越高,感染猫冠状病毒的比例就越高。在猫舍、动物收容所等高密度群居的室内场所,猫冠状病毒的感染非常常见,许多家猫便是在此期间感染了病毒。因此,若想自己家的“主子”降低猫传腹的患病风险,首先需要控制家中猫咪的数量,最好控制在四只以内为宜。

如何判断猫咪得了猫传腹(如何尽早发现猫咪可能患上了猫传腹)(3)

猫传腹的症状

猫传腹病症分为干性和湿性。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或不具特征性,尤其是干性猫传腹,即便是去医院做了检查,也很难确诊

前期:猫传腹患病初期表现为,体重逐渐减轻、逐渐消瘦、食欲减退甚至厌食、毛发杂乱、精神差、体况衰弱、长期母鸡蹲等,还可能伴有贫血。

中期:到了中午,其症状主要体现在,持续发烧(通常为39.5-40.6度)、血液中白细胞增多,部分猫咪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湿性传腹可能在这一阶段就出现严重腹水,腹部肿大,腹水成黄色。

后期猫传腹后期猫咪已十分痛苦,会出现基本不吃不喝、体重严重下降、白球比严重下降、黄疸(全身发黄)、四肢无力(严重者无法站立)等症状。不少猫家长在这一阶段,由于实在不忍看着猫咪痛苦不堪,只好选择用安乐死的方式让猫咪早日脱离苦海。

干性传腹病程从数日到数周不等,而患有湿性传腹的猫咪则可能很快死亡。

虽然干性传腹可能存活时间更长,但其主要侵害眼、中枢神经、肾和肝等组织器官。又因为几乎不伴有腹水,所以有诊断难、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很多猫传腹病例就是因为主人误以为猫咪只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等到真正开始诊治的时候,猫咪已经非常衰弱了。

如何判断猫咪得了猫传腹(如何尽早发现猫咪可能患上了猫传腹)(4)

传腹的治疗越早,康复几率越高,可以说开始发病的前三到五天就是黄金救治时间。所以如果猫咪出现食量明显减少、精神差、甚至出现有腹水、白球比低于0.6等症状,不要犹豫,立即酌情干预治疗。不要等到了病情的后期,药物已无法追赶上传腹病毒的发展速度,无计可施之时,才追悔莫及。你的果断出手也许就是成功救治猫咪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