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皆由选择。

大院子弟(黎援朝)与“小混蛋”之间的较量是《血色浪漫》展现的第一个冲突,这个冲突强烈、精彩。引人入胜,而冲突的双方:平民子弟的第一狠人、第一杀手“小混蛋”只能以一种绝望的方式对于规则、秩序发起无目的且不可能胜利的冲击;而大院子弟的头目黎援朝却老练到令人害怕,他目的明确,执行力强,时刻注意掌控节奏,而且,他非常懂得利用规则。

大院,呢子大衣与看不见的秩序

《血色浪漫》的最初时代背景是1968年,那是个秩序崩解的时代。规则与秩序的缩小,往往伴随着江湖的扩大。原本不同出身的年轻人们似乎都在干着同样的事:联动,罢课,游行,社会热闹而无序,原本几乎没有交集的不同阶级的人似乎来到了同一个江湖,以各自的方式释放着青春与热血。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1)

在平民第一狠人“小混蛋”眼里:这江湖没有边界,拳头与刀枪构成的武力应该是区分江湖地位的唯一方式,但现实却是,江湖终有边界,秩序与规则也远未彻底丧失,越界的人就要受到惩罚。

虽然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社会上显性的秩序与规则变得模糊,但是人们还是能够在很多事物上展现规则,展现人的三六九等,“将校呢子大衣”便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父母基本都是高级军官,将校呢子大衣几乎成为了大院子弟的标配,但普通人家的“小混蛋”、李奎勇等人却不能拥有,这让小混蛋不能接受。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2)

高估自己是人的本性,人们常常会高估把自己的长处的价值,有钱的人希望用财富来衡量一切,父母身居高位的人希望以出身划分一切,甚至长相出众的人也会希望一切皆以外貌来评判,而对于“小混蛋”来说,他的长处是“够狠”。按照他的价值观:最狠的他应该是整个四九城里最有发言权的顽主,但很可惜,世界依旧在规则中运行,他的“狠”在规则面前不值一提,于是,他以更加极端的方式打破这种规则,他要让大院子弟的头目黎援朝“丢份”、“认栽”,他要让大院子弟乖乖的脱下将校呢子大衣给他,他要用自己的刀让大院子弟不敢轻视他,他对抗有型与无型的规则的唯一方式就是:变得更狠,以更加暴力的方式打破规则,但这种无任何目的的斗狠对规则破坏有限,对他自己却往往是致命。

“老兵头目”黎援朝,投身江湖,但善用规则

黎援朝这个角色一出场就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虽然同为大院子弟,但黎援朝的城府和表现出的领导气质明显不是袁军、郑桐甚至是钟跃民、张海洋能够相比的,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桀骜不驯的大院子弟们都得给他面子,并愿意接受他的领导。

大院子弟头目黎援朝在购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门票时第一次遇到了自己难以控制的局面,亡命徒“小混蛋”盯上了他,事实上,“小混蛋”根本不在乎门票,他要的是令让大院子弟当众认栽,他成功了,黎援朝把票给了“小混蛋”,并表示这次我认栽了。“小混蛋”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黎援朝的报复,但是他不在乎,此时的小混蛋已经是滚刀肉,况且他知道自己相比黎援朝有一个优势:他比黎援朝更狠。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3)

抢票事件发生后,黎援朝面临了一个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次让他着道的可不是一般的顽主,而是一个亡命徒,“小混蛋”没有任何原则和底线,他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个人命贱,就盼着和富贵人换命,换了我也不吃亏”,出身低微本是一种劣势,它代表了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资源少,但是如果不要命他也意味着从父母那里继承的负担也少,“小混蛋”吃准了这一点,所以在心理上黎援朝等大院子弟就已经输了。

但黎援朝毕竟是黎援朝,他清楚自己的劣势也明白自己的优势,他先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召集一大票人一同与“小混蛋”决斗,人一多就能相互壮胆,原本心理上的劣势就不那么明显了。但尽管如此,劣势依然存在,黎援朝必须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黎援朝不是“小混蛋”,他既要解决问题,又要保证自己的前途不受影响。于是,一段令人炫目的操作开始了,如果你仔细观察分析这些操作的内部逻辑,你一定会惊讶于黎援朝的城府之深,思维之缜密,计划之周全。

黎援朝的操作核心就是尽最大可能利用规则,让自己从规则中获得最大收益。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4)

黎援朝在对“小混蛋”下手前,先去派出所咨询,具体对话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发现小混蛋,又来不及报告警方,我们可以抓他吗?”派出所的民警给出肯定的答复:“小混蛋是国家通缉的重犯,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力和义务对其进行抓捕”,黎援朝马上直奔主题“那小混蛋如果持刀拒捕怎么办?”,民警回答:“公民有权力进行正当防卫。”

我相信思维缜密的黎援朝不会不知道法律规定,他如是问无非是给派出所的民警传递一个信号:我们要抓捕小混蛋。

黎援朝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把事情做得周密,大家或许会忽略“小混蛋”前来赴会之时黎援朝说的一句看似没有意义的话“如果我说今天我不想和你打架,而是想把你带到公安局,你不会以为我怕你把?”

这句话说的太漂亮了,第一句直接把这次赴会的目的说成了对于犯罪分子的抓捕行动,而且,这句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日后对簿公堂很容易被证实,这也是黎援朝叫上这么多人的原因,日后走司法程序这些人都是证人。而第一句话则是故意激“小混蛋”,让“小混蛋”表现出持刀拒捕的行为。当时还很热血的张海洋甚至有些嫌黎援朝话多,在动手前,加了一句“废什么话呀”,他不知道,黎援朝说的分一句话都不是废话。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5)

于是,场面不出所料的失控,亡命徒“小混蛋”血溅当场,这些参与者不出所料的被警方控制。

在这件事情闹大,警方介入后,袁军口中说出的一句话可能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黎援朝一进去就全撂(说)了”,从黎援朝之前和之后的表现上看,他是一个心理素质极佳的人,绝不会在短时间内因为审讯心理崩溃,供出所有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黎援朝从一开始就没想抵赖,向警方说明情况,并告知警方当天的所有参与者本身就是黎援朝计划的一部分。

黎援朝供出当天参与的所有人,这些人都会提供证词,而黎援朝那句“我们今天要把你抓到派出所”也会在证词中反复出现。定罪需要证据,至少黎援朝多次说过要帮助警方抓捕“小混蛋”,这就是对于自己有利的证据,而至于黎援朝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没人知道,也并不重要。

黎援朝立刻供出所有人的另一个原因,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此次事件参与者们的身份了,是的,这些人都是大院高干子弟,而且涉及人数众多,黎援朝供出的人越多,他越安全。

在此次与“小混蛋”的对决中,黎援朝目的明确,计划周密,每一个行动,甚至每一句话都在为最终的目的服务,他的所有言行都在将此次事件变成一个公民抓捕罪犯,场面失控的事件,当证据足够清晰时,动机其实并不重要,虽然黎援朝有干掉“小混蛋”的动机。而面对这样的对手,只凭一股血性向前冲的“小混蛋”哪有赢的可能?

对规则的态度与不同的人生

人们面对规则的通常会表现出:顺应、对抗和利用三种态度。

顺应规则的人永远是大多数,《血色浪漫》中张海洋、袁军、郑桐以及李奎勇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最后的社会地位不同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出身不同,军官家庭的袁军在军中获得了大校军衔,干部家庭出身的张海洋也刑警队身居要职,知识分子家庭的郑桐在知识界也取得了一定建树,而平民出身的李奎勇依旧干着普通人的工作,李奎勇后来混的看上去没有以上几位好,但这并不是他的处事策略有问题,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出身不如以上几位,就像李奎勇自己说的那样“你上一辈干什么,你这一辈还得干什么。”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6)

对抗规则的人主要有“小混蛋”和宁伟两人,他们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现有的规则,因而选择与规则对抗,而且,是那种直接的没有回旋余地的对抗,与历史上真正能够带来变革的伟大人物不同,他们的对抗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只是那种极端的自杀式的对抗,这种对抗最终会演变为与所有人为敌,与全世界对抗。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只能是自我毁灭。

而相比于之前两种人,善于利用规则的人则可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获得更多的机会,试图利用规则的人相比于以上两种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摆脱了二元对立思维(要么死板的彻底遵守,要么绝望的完全对抗),而是懂得利用规则,找到规则中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然后加以放大。他们在对抗与服从之间找到了中间地带,这样就拓宽了他们的行动空间,并让自己的行动所带来的收益在规则中被放大。

因为有了这些本事,黎援朝才能够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才能将各种关系处理的游刃有余,才能甩开与他同为大院子弟的那些人一个身位。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7)

而《血色浪漫》中还有一个人因为善于利用规则,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只不过由于他出身太过低微,让人们对于他命运的改变关注较少,是的,就是钟跃民、张海洋当兵时的战友:吴满囤。以吴满囤的出身能够当兵已经是莫大的幸运,对于其他像他这样的苦出身根本不会奢望留在部队。但吴满囤却从进入部队的那一天起就帮助战友打扫卫生,去炊事班帮厨,争取一个好的表现留在部队。表现积极者更有机会提干这句话在大多数士兵心中不过是一句套话,但吴满囤却一直坚持,从某种意义上将,这也是利用规则的一种方式。他与黎援朝的不同仅仅在于黎援朝利用规则的方式是细致入微的算计,而吴满囤则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最后,让我们说一说主人公钟跃民,毫无疑问,钟跃民头脑灵活,他懂得利用规则,在黎援朝与“小混蛋”先农坛广场血拼事件发生后,面对警察质问是不是想去打架去晚了时,钟跃民也立刻意识到在确定性质的问题上结果和证据远比动机重要,于是他立刻耍了贫嘴说“我的目的是要去制止打架,我还救人一命,公安同志应该给我发一面锦旗”。在部队服役期间,钟跃民多次在军事演习中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最后他总是能以部队规定证明行为合理合规,还因此受到表扬甚至重用。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8)

同样会利用规则,钟跃民的成就不及黎援朝主要是因为他不像黎援朝那样目的明确,对于钟跃民来说,人生的过程远比结果更加重要,这样的人生观使其不太可能会在世俗的物质追求上持之以恒,所以在追求金钱、地位这种需要苦心经营的事物方面,三心二意的钟跃民注定比不上目的明确,执行力强,又能够为了目标一直坚持的黎援朝。

但钟跃民的人生失败吗?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人生经历比黎援朝丰富的多,他体验过百味人生,他接触过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各类人,他能够体会到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形式的快乐,他只是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黎援朝与钟跃民可能够通过利用规则为自己的创造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黎援朝总是选择能为自己带来最多回报的方式,而钟跃民则要在不同生活方式中来回跳跃,去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悲欢。

血色浪漫黎援朝大结局 血色浪漫中的百种人生(9)

《血色浪漫》中钟跃民这个角色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他经常能够做出与世俗不同的选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人生中都活的精彩。敢于选择需要勇气,而找出这些选项则需要极大的智慧。试着学会利用规则,他会让你发现人生中很多不错的选项,而有选择的人生往往比没有选择的人生更精彩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