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京,很多人都会想起故宫、颐和园、什刹海、大栅栏等等耳熟能详的景点,其实在古代,起至金代,北京在文人圈里已经画圈出了北京最有景致的八大景点,人称燕京八景,又称燕台八景、燕山八景。

这八大景最早见于金朝的《明昌遗事》中,名目为“燕山八景”八景的名称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些许的变化,金代分别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而在元代《一统志》中,燕山八景有两处与金代名称不同,即:太液秋风为太液秋波;西山积雪为西山霁雪。到了明代《宛署杂记》又有三处与金代不同,即:太液秋风为太液晴波;琼岛春阴为琼岛春云;西山积雪为西山霁雪。在康熙年间《宛平县志》中出现了“燕京八景”的称谓,八景与明代只有一处不同,即:玉泉垂虹为玉泉流虹。

直至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更订了名目,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并且为每一处景点处立碑,正面是钦定的八景名称,背面七律诗一首。

琼岛春阴

原位于琼华岛,是金帝开凿湖泊时的泥土堆积而成,岛上遍植松柏,四处点缀太湖石。御碑立于首盘顶,后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至白塔山东侧。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1)

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万寿山西,其泉水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但随着植被的减少,气候干旱,水位下降,此景已经消失。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2)

西山晴雪

太行余脉的一支,雪景泛指这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于香山山腰。虽然香山雪景很美,但如今北京降雪不多,雪景很难见到,声誉渐薄,而香山的良辰美景,由香山红叶所取代。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3)

蓟门烟树

御碑立于德胜门外五公里的土城边,这里曾有“烟树”景观。现蓟门烟树碑重建在学院路西侧土城,种植花木草坪,再现“芳树重重拥蓟门,苍茫烟翠满郊原”景色。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4)

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3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高台,上放千金以聘天下名士。在2006年北京地铁十号线修建时出土了金台夕照碑,现立于金台夕照站C口西侧不远处的广场中。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5)

卢沟晓月

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1192年成,古时,这里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明媚皎洁。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6)

居庸叠翠

关沟中的以居庸关为中心的八达岭风景区。

燕京小八景之谜(燕京八景的前与今)(7)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要创意,怎么办?

咨询老师:bjtj1717 或头条号私信联系

关注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专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农场、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规划与策划设计,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缔造一个全方位的生态链互动平台。

本文文字内容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依法必究责任。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