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县政协编辑的第14期《文史资料》,刊出一篇文章《大夫庄不过鬼节的由来》。其中提到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文字学家李阳冰即是赵县大夫庄村人。

李白晚年流放哪里 唐代诗仙李白曾到河北赵县大夫庄村查阅族谱(1)

李白

文章说,“李阳冰比李白年龄小近二十岁,李白却称李阳冰为族叔,这是需要族谱来确定的,李白要查李阳冰的族谱是必须要到大夫庄的。李白在大夫庄盘桓数日,乘舟北上,经饶阳(今河北深县)留诗《赠饶阳张司户燧》,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留诗《行行且游猎篇》。”

李白晚年流放哪里 唐代诗仙李白曾到河北赵县大夫庄村查阅族谱(2)

李阳冰书法

入唐以来,李阳冰一家,因为官之故而定居长安。故而李懈(李阳冰之兄)墓志载:懈字坚永,源出平棘李氏,世居京兆云阳。李氏弟兄经常回乡祭祖,当时建有祠堂(在当地称家庙)供奉谱案与谱牒。每年七月十五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族人也以李阳冰弟兄回乡参加祭祀为荣。当问及在朝为官情况时,回答说:朝中上大夫。李氏族人便定村名为大夫李,后写成大夫里。该村现存二石刻皆作大夫里。

李白晚年流放哪里 唐代诗仙李白曾到河北赵县大夫庄村查阅族谱(3)

大夫庄村

再说李白。李白(701-762)祖籍陇西成纪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九代孙。据李白年谱记载,42岁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在京三年,在此期间与李阳冰兄弟交往密切天宝十年(751)秋末,范阳节度使幕府判官何昌浩到叶县(今河南叶县)来访李白,未逢,于是留信邀请李白到幽州。李白回叶县得信后,准备北游塞垣(北方边境城池指幽州)。

李白晚年流放哪里 唐代诗仙李白曾到河北赵县大夫庄村查阅族谱(4)

李白

次年,开始北游塞垣,52岁的李白经博平(今山东博平县),越黄河,到邯郸,沿途留连,留诗《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自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乘醉走马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经洺州,留诗《赠临洺县令皓弟》,《赠清漳(今涉县)明府侄聿》,自洺州至曲周走水路北上,泛舟大陆泽(宁晋县志有载)来至赵州大夫里(当时改州为郡)拜谒李氏族人,查阅家谱,明确和李阳冰的辈份关系。

李白晚年流放哪里 唐代诗仙李白曾到河北赵县大夫庄村查阅族谱(5)

李阳冰书法

李白五十七岁时,在永王军营作幕僚,后来永王兵败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有一年临近七月十五时,李阳冰弟兄再次回乡祭祖,大夫庄的族人劝他和李白断绝交往,以免日后受到连累获罪。

李白晚年流放哪里 唐代诗仙李白曾到河北赵县大夫庄村查阅族谱(6)

李白

在这个问题上,李阳冰与族人看法产生分歧。一怒之下李阳冰兄弟将供于祠堂的谱案、谱牒全部带走,从此不再回大夫庄。因家谱被李阳冰带走,李氏族人的祭祀活动便无法进行了。于是在大夫庄,七月十五便取消任何祭祀活动。明朝靖难之役,河北大片土地抛荒。政府迁山西人口以充之。永乐二年九月,刘浩,兰端、张政郁三家人来到大夫庄,刘、兰、张三姓入乡随俗,受李氏一族的影响,在七月十五也不举行祭祖活动,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