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网_扬州文化】

张泽楠的生活照(大家说张泽南夹板芹)(1)

张泽南

芹菜,品种繁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大范围的种植面积,是中国人常吃的蔬菜之一。

我国芹菜的种类有水芹和旱芹之分。水芹生长在河沟、水田,叶细长,互生,茎长具棱中空,叶绿茎青白。旱芹香气较浓,又名“香芹”,亦称“药芹”,茎短分枝少,叶柄实心,叶色深绿。芹菜对人体可以起镇静安神、平肝降压、通便排毒作用。

扬州人对水芹情有独钟并赋予了它特别有意思的名字—— “路路通”,这是年夜饭必备的菜肴,原本是为了讨个好口彩,期待来年一路通达,久而久之已成地方习俗。仪征十二圩著名的洲八样之一野洲芹,就是生长在长江边芦苇滩畔的野生芹菜,属于水旱两栖。洲芹纤细紧致,茎柄柔软,香气浓郁,洲芹炒臭干便是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记得五年前在廖家沟现在广陵大桥下,发现有一大片野芹菜,茎粗紫红叶绿,煞是好看,弄了许多回去,清炒或凉拌,清香可口。

还有一种芹菜,类似韭黄、蒜黄的“芹黄”,说得准确些应该是“芹白”。它又白又嫩,被誉为“江南时蔬一绝”,在古代被当作贡菜端上皇家餐桌,2005年又被当作国宴菜肴招待国外贵宾,如今已经成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这就是江南宜兴和溧阳的特产——夹板芹。这个颇接地气的夹板芹有别于其他各地的水芹和旱芹,其茎基部粗壮肉厚、汁多脆嫩、茎白如玉、晶莹透亮、富有光泽,其味清香,为芹中佼佼者。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神奇的蔬菜,这么尊贵、这么受人追捧呢?其实它就是水芹菜,是一种经过特殊栽培方式种植出来的芹菜。相较于普通芹菜,夹板芹菜在生长过程中就是采用水芹旱作的方式,将种植的水芹进行深培土软化,在排种后两个月左右,水芹苗株高长至45厘米左右时进行深培土并用木板夹住。夹板芹培育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800年前的南宋时期,在宜兴西部的新芳、杨巷和溧阳的上黄、钱家村一带,当地农民开始尝试他们独特的方式栽培种植芹菜,自主创造出了一套深培土软化的芹菜种植技术,种植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芹菜——“芹白”,以后经过百年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芹菜——“白芹”,当地老百姓又根据特殊的栽培方式称它为“夹板芹”。这白嫩的夹板芹既可用五花肉丝荤炒,又可加以麻油香醋凉拌,因为夹板芹实在太嫩,所以上锅炒一两分钟便可,如果是饭店旺火,只需来回炒十几下就可以了,同样,凉拌的在开水锅里完全搅拌一两分钟即可,绝不可超时,否则烂而韧味同嚼蜡。这种拌芹菜和炒芹菜因色香味形俱佳,鲜嫩爽口,是冬春之际餐桌上脍炙人口的时鲜菜,被誉为江南美食佳肴中的一绝,也成了当地人春节饭桌上必备之菜。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每年9月,父亲在土质松软的低洼田里用农家肥铺底后,挖垄理沟,将芹菜种芽(水芹菜)一排排种下。每天浇水,待新芽冒出土3寸左右,再施农家肥或是豆饼。芹菜长到尺把长,就开始培土壅根,芹菜的头叶始终只留下一两寸露在外面。每隔几天,父亲就会从芹菜垄两边的水沟里一锹一锹地取土壅根,然后用木板夹住,芹菜长高一点,芹菜行之间的土层就再加高一点,夹板也随之增高,像服侍亲人一样,伺候着这一垄垄芹菜。菜垄两边的水沟冬季灌满了水,一是保证芹菜生长所需要的充足水分;二是起到地垄保温作用,防止芹菜受冻。寒冬时节,长时间地站在齐膝深的水中,取土壅根,汗流浃背,腿脚却冻得麻木刺痛。腊月,快过年了,才是夹板芹上市的最佳时候。冬日的下午,父亲和叔叔们在地里“起芹菜”。这绝对是个苦活——站在冰凉刺骨的水沟里,拆除夹板,弯着腰用钉耙扒开壅土,一行一行地将雪白芹菜连根“起”出来。起出一把,就顺手在水沟里浸洗去烂泥,用几根浸过水的稻草将芹菜扎成捆。一捆捆的芹菜挑到塘边,交给女人们仔细择净、漂洗。她们弯着腰蹲在家门口的池塘边择芹菜,那也是个累活苦活,在冰冷的水里,用冻得像胡萝卜似的十指,仔仔细细把择好的芹菜洗干净,再用稻草整整齐齐扎成把码放在秧篮担里沥水。第二天天不亮,男人们便把这一担百斤重的顶着鹅黄绿色嫩叶、洁白光亮晶莹如玉、根须和叶部夹杂冰凌的夹板芹,迎着寒风挑到街上售卖。父亲一般在新芳桥东供销社门口卖夹板芹,小时候的我跟着去过几次。父亲用卖了芹菜的钱置办些年货,然后慢慢数出九分钱给我买一碗馄饨吃,他蹲在旁边抽着烟。

以前,夹板芹是经济作物。镇郊南坝头人种夹板芹最盛,勤劳致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几乎家家都砌了楼房。溧阳人聪明,把这土得掉渣的夹板芹取名为“溧阳白芹”,推向市场,北上广深的超市都有卖,享誉中外。正如他们把个沙河水库打造成闻名遐迩的天目湖一样,市场竞争智者胜啊!

味蕾是有记忆的,每到冬春季节,总希望吃到夹板芹。

作者简介:

篆刻家、收藏家。宜兴人,1982年就读于扬州师院中文系,在扬州工作生活至今,号“大江南北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