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与禅宗的真实故事(先师袁焕仙开示)(1)

袁焕仙先生简介

袁焕仙先生(1887—1966),四川省盐亭县人,南怀瑾先生之师。先后在成都、南京成立“维摩精舍”,讲学传法,一方度化,四众共仰,门下弟子众多,南怀瑾先生为其中翘楚。袁焕仙先生著述由南怀瑾、徐剑秋等编撰、缮稿,整理为《维摩精舍丛书》;近年出版有《袁焕仙著述集》。


以下摘自 袁焕仙先生《榴窗随判》。文中“白话参考”为小编收集网上资料居合复撰,仅供参考,欲深入理解,请研读原文。


问日:“有定无慧,诠曰死水;有慧无定,佥日干慧。定慧等持,方合乃辙。故六祖能日:‘双修是正。’若然教已滥说,胡云教外别传?祈示。”

【白话参考】学者问道:“有定无慧,被称为死水(一潭死水),有慧无定,众人都称为干慧。只有定慧同时修持,才能最终上路。因此六祖慧能道:“定慧双修才是正路。’这样的认识,教门中早已经说了很多,为什么还把这称为是教外别传?祈求您明示。”

判日:“狮子扑人,韩卢趁块,转解而缚转坚,转辩而义转渊。当人以何者为定?何者为慧?何为宗?何为教?何为传?何为不传?又以何为修?何为别邪?若日有定无慧,然则能定者非慧而何?必曰有慧无定,然则能慧者非定而何?宗不因教,宗从何宗?教不因宗,教从何教?宗者明释迦老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此一着也,以此一着而示人,令天下后世翕然风从,明此一着者教也。若然宗者教之宗,教者宗之教。上固已明剖矣,今犹云云者,何欤?趁块也。明此一着,传不传皆戏论,修不修悉妄语,况所谓双邪?别邪?”

【白话参考】先生判释道:“学佛应如狮子扑人,你等却如韩卢总去追逐别人抛来的肉块,因而越想解脱束缚越重,愈要申辩,佛法的深义因而也就愈加晦暗不明了。你把什么东西称为定?又把什么东西称作慧?你说什么是宗?什么教?什么是传?什么又不是传?你又把什么称为修行?又把什么叫作别传呢?如果说有定无慧,那么你说能使入定的不是观慧又是什么?如果说有慧无定,那么能证入观慧的除了定又能是什么?宗如果不根据教理,宗又何其为宗?教若不发挥宗旨,教又从何成其为教?宗门是阐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所顿悟的根本大事,要把这一根本大事开示众生,使天下万世都能从此入道。阐明这一根本大事的言教,就是教门。因此,宗是教的宗,教是宗的教。上面本来已讲得很明白了,现在还来问,为什么呢?因为你是那追肉的韩卢。如果能明白了这一根本大事,传不传都是戏论,修不修行也都是胡言妄语,更何况定慧是不是双修,教外是否别传呢?”

慧能与禅宗的真实故事(先师袁焕仙开示)(2)

进云:“日定日慧日双修,如说尚矣!然则教外别传之旨,义尽斯欤?或未至也?愿为开说。

曰:“此教外别传于焉而懋也,何也?倘无汝此一问,不但教外别传之旨水月空花,而此云教者亦眼底浮云,空拳捏怪也。知此则教外无教,教内无教,教内教外总无教。惟无教也,别传之旨焕然成章,日丽天,月印海,尽汝诸人恣取,穷劫而不能罄矣。”“然则云何曰别?”

【白话参考】学者问道:“定慧及其双修的理论真是很高明啊!然而教外别传的道理好像还未说明得很透彻吧?愿老师能开示。”

先生道:“教外别传之所以在此土茂盛繁荣,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没有你这一问,不但教外别传的道理如同水月空花。就是此土称为教门的也如同眼底浮云,成了装模装样吓唬人的东西。知道这个道理就明白教门之外无所谓教,教门之内也无所谓教,教内教外都没有教。只因为并没有教,所以别传的宗旨才焕然成章,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海上的明月一般,它的玄妙就是用尽千劫的时光也不能穷尽。”“然而又为什么把它称为别传呢?”

--------------

日:“凡教所有者,我宗非有,日别:凡教所无者,我宗非无,日别;凡教所有者,吾宗尽有,教所无者,我宗尽无,日别;乃至一切非有非无,尽大地遍尘劫,如所有尽所有,如所无尽所无,皆具而皆不具,日别。

不然,达摩空来东土,二祖必往西天也。今之人欲以教而诠吾宗者,是持管窥天,多见其不知量,而未梦见别传也。今之人欲以吾宗而同于教者,如盲说象,多见其不知量,而亦未梦见别传也。

【白话参考】先生道:“凡是为教门所有的道理,禅宗也都完全具有,教门所无的道理,禅宗却不一定没有,因此把它称为别传。凡是教门所有的道理,禅宗也都完全具有,教门所无的道理,禅宗也全都没有,这也叫作别传。甚至一切诸法非有非无,穷尽大地,遍满尘刹,如其所有,尽其所有,如其所无,尽其所无,一切都具也都不具,这就叫作别传。

不然的话,达摩祖师就白来东土一回,二祖也一定往生西天了。现在的人们想用教门来解释宗门的宗旨,这是持管窥天,只能显示他们自己的不自量力,说明他们并不曾知道教外别传的道理。现在的人们试图把禅宗说成与教门一样的东西,这就好象育人说象,只能表示他们的不自量力,也并不知道教外别传的宗旨。”

慧能与禅宗的真实故事(先师袁焕仙开示)(3)

“昔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粲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此释迦老子亲口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八字,试问当人,楷则尚在,传又传个什么?别又别在何处?若言有传有别,试通一袭好音看?”“然则无传无别乎?”

【白话参考】“过去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出一枝花来让大家看。当时众人都不知其义默然不语,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道:‘我有正法眼藏,涅粲妙心,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交给摩诃迦叶。’这是释迦牟尼亲口说出的‘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八个字,试问你传又传个什么?这别又别在哪里?如果说认为有传别,请你试着给我说清楚看看。”“那么是不是也就无传无别了呢?”

慧能与禅宗的真实故事(先师袁焕仙开示)(4)

曰:“否!灵山会上百万人天,世尊缘何拈花?迦叶依何微笑?彼时龙象蹴踏者,固不仅迦叶一人也。世尊独曰吾有正法眼藏,教外别传等付嘱摩诃迦叶者,何欤?不快漆桶又试通一袭好音看。又世尊一日升座,迦叶白椎曰:‘世尊说法竟。’便下座。

又世尊一日敕阿难曰:‘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世尊曰:‘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日:‘持钵去!’不快漆桶,你又看这两则公案,是定是慧,是双修是单提,是教外别传是教内同传?真可笑也!”

进云:“然则毕竟一句如何?”

先生日:“咄!倘许安心是灵药,一川明月涨遥天。”

【白话参考】先生道:“不是!灵山会上有上百万的人天,世尊为什么要拈花?迦叶又为什么要微笑?当时的杰出人士本来不只迦叶一人,世尊又为什么把正法眼藏、教外别传等咐嘱摩诃迦叶呢?你这呆子,再试着给我讲讲明白?再给你讲两则公案,一日世尊刚升座说法,迦叶开堂告白说:‘世尊已经说法完毕。’ 便退座而下。

又有一天世尊对阿难说:‘快到吃饭的时候了,你该进城持钵乞食去了。’阿难答应。世尊又道:你既然要去乞食,就应该遵守过去七佛的规矩。’阿难便问道:“什么是七佛的规矩?’世尊叫阿难到近前来,阿难答应上前,世尊道:‘乞食去!’

你这呆子,你看这两则公案,到底是在讲定,在讲慧,还是在讲双修,讲单提是教外别传,还是教内同传?真是可笑。”

学者进道:“那么最终一句该如何作结?”

先生答道:“听着!倘许安心是灵药,一川明月涨遥天。”

慧能与禅宗的真实故事(先师袁焕仙开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