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驰的经典之作《九品芝麻官》中,立志成为一代清官的“候补知县”包龙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机缘巧合,终于得到同治皇帝信任,被任命为八府巡按。之后代天巡狩,主审冤狱,使戚家一案真相大白,常威认罪伏法,令影迷直呼过瘾。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1)

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中,八府巡抚都是在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手持尚方宝剑,节制天下官吏,铲奸除恶无所顾忌,被民间百姓视为清廉官吏的代表。包括在明清时期的各类小说和戏剧中,落难书生金榜题名,当上八府巡按惩办奸佞的桥段也屡见不鲜。这足以看出,八府巡按这个官职,自古以来在百姓心中,都是救苦救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但是现实真是如此吗?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2)

我们先看看《九品芝麻官》中八府巡按的地位和权力。同治授予包龙星正一品衔,并联合刑部尚书和水师提督“三堂会审”,全权负责审理戚家一案。清代刑部尚书为从一品大员,掌管国家司法大权,水师提督同样是从一品,掌管一省军务,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而电影中的八府巡按却有权力节制这中央和地方两位朝廷大员,权力其实已经称得上是“百官之首”。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3)

但现实中八府巡按的权力和电影中比较,可谓天上地下。明朝设置都察院,并由皇帝指派亲信担任“监察御史”,巡视各省,考核吏治,这就是八府巡按一职的原型。监察御史为皇帝亲派,被称为“侍御史”,又有权参奏各省大员,所以地方官吏见到自然要敬畏三分。明代巡按北京西城御史袁可立,就曾先斩后奏,处置了为祸地方的弄臣,震惊朝野内外。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4)

但袁可立的行为实际已经超出自己职权范围,属于抗旨办案。监察御史为正七品衔的芝麻小官,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权力。“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职权,简单概括就是中央派遣地方的巡视组,主要负责考察地方官吏,调解一些小矛盾。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5)

到了清朝,新设“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一职,为正五品。并且清朝的监察御史作为巡按出差,负责巡视“八府”,正好与影视剧中的“八府巡按”完全符合。但虽然有了品衔和巡查范围上的提升,但监察御史的职权依旧以奏报为主,调解为辅,几乎没有任何实权。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6)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八府巡按,最高为正五品官衔,代表皇帝巡视地方,考察官吏,监督县一级的地方官审理案件也在权限之内。但像电影中那样亲自主审,以两位从一品大员陪审,处置有黄马褂的常威,则根本不可能出现。

九品芝麻官中八品巡抚是几品(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7)

八府巡按这一官职的热度,很大程度上来源老百姓们内心中的一种期望。在明清两代,地方上至封疆大吏,下至普通县官,都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经常出现为害地方,鱼肉百姓的情况。而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专门考察吏治,所以被老百姓视为救苦救难的青天大老爷。但在封建官僚的体制下,这种最基层的期望又显得过分单纯,毕竟像包龙星和袁可立这种敢于为百姓和正义怒对权威的清官,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