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酸甜,想吃就吃”这句话,是多少人的回忆啊!

凭借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冷酸灵在中国市场火了近30年,成为深入中国家庭的“国民牙膏”。

然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十多年间,国内牙膏市场风起云涌,有多少耳熟能详的老牌国产牙膏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从田七拍卖、两面针艰难生存,到usmile、BOP等新品牌诞生,国内的口腔护理市场已经发生大变局。

可不变的是,自1993年云南白药上市和2004年两面针上市后,国货牙膏在资本市场似乎归于平静。

直到最近,本土第二的国产牙膏品牌冷酸灵试图通过资本,突破自我增强竞争力,避免成为下一个“田七、两面针”。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1)

只是,这家自称历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的老牌国货,给资本市场带来的财富故事,是否足够有吸引力?

如今,“冷酸灵”牙膏的母公司也正式加入到了冲刺上市的行列之中,正在跑步奔赴资本市场!

日前,冷酸灵牙膏的母公司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简称“登康口腔”)预披露招股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304.35万股股份,募集资金6.6亿元,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数据显示,自冷酸灵牙膏投入市场以来已累计销售超过60亿支牙膏!招股书显示,登康口腔一年售出成人牙膏超过3万吨。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2)

对于IPO募集资金的用途,登康口腔表示,此次募集资金拟投入3.7亿元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建设项目;拟投入2.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3500万元用于口腔健康研究中心建设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若IPO成功,登康口腔将成为A股“抗敏牙膏第一股”。

此时,登康口腔跑步上市,是品牌寻求突破,获取更多市场话语权的关键一役。因为去年以来,牙膏牙刷公司似乎开始了新一轮上市潮: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3)

2021年12月,强调“口香”概念的冰泉牙膏母公司环亚化妆品与中信证券签订IPO辅导协议,并在今年5月进入辅导备案考核评估;

今年2月,舒克母公司薇美姿在港交所递表,目前仍处于排队中。除此之外,电动牙刷品牌素士科技也在去年11月向深交所创业板发起冲击。今年6月7日,素士科技对深交所的上市审核问询做出了回复,并在次日更新了招股书。

在此之前牙膏市场可以说是不温不火,如今突然集体拥抱资本市场,牙膏市场亦或者说口腔护理市场的战火又要燃起来了吗?

在这波牙膏牙刷公司开启的上市潮中,登康口腔能否讲出新的故事,在自己的赛道上走得更远?未曾可知,但与其他牙膏品牌相比,这家有着83年历史的牙膏公司闯关A股的时间似乎有些晚。

以国内牙膏品牌来说,登康口腔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公司”。登康口腔前身为重庆牙膏厂,最早可追溯至1939年成立的大来化学制胰厂;1964年,在该厂的基础上成立了“重庆江北牙膏厂”,后更名为“重庆牙膏厂”。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4)

彼时,各个国产的牙膏品牌可谓百花齐放,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牙膏品牌:东有上海牙膏厂中华,北有天津牙膏厂六必治牙膏,南有广东黑妹牙膏,西有重庆冷酸灵牙膏。

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并突出重围,重庆牙膏厂在进行了一系列研发后,推出了一款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支氯化锶抗敏感牙膏,并命名为“冷酸灵”。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5)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国内竞争激烈的牙膏市场,再加上后来高露洁等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冷酸灵依旧不足以脱颖而出。

回顾上世纪90年代,是国产牙膏的高光时刻。那时的牙膏市场,由黑妹、中华、两面针、冷酸灵等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随后,在1992年左右,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品牌登陆中国。他们凭借营销、多品类、渠道等优势,一步步挤压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

2000年左右,前十名牙膏品牌,外资就占到六位,高露洁、佳洁士、中华、黑人四家品牌几乎瓜分60%以上的份额,国产牙膏开始集体走下坡路。

面对这波进口牙膏的巨大冲击,冷酸灵也和当时很多国产牙膏品牌一样经营状况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在冷酸灵最危难的时候,甚至还有外资开出了5000万的天价试图收购冷酸灵。但最终冷酸灵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拒绝了这笔天价收购,选择靠自己的努力摆脱困境。

为了重回正轨,冷酸灵内部第一件事就是改制。

2001年12月,重庆牙膏厂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重庆百货、机电集团、化医集团和新世纪百货共同成立登康口腔,并将赛道专注于抗敏感。

认定了主攻方向后的冷酸灵也推出了那句经典的“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广告,在各路明星代言和大量投放下,冷酸灵成功火遍了大街小巷。

直到今天,在整个抗敏感牙膏的线下市场,冷酸灵依然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实力可见一斑!

据尼尔森2021年线下零售统计数据,冷酸灵牙膏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四、本土品牌第二;冷酸灵牙刷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五、本土品牌第三;

登康口腔旗下拥有口腔护理知名品牌“登康”“冷酸灵”,以及高端专业口腔护理品牌“医研”、儿童口腔护理品牌“贝乐乐”、高端婴童口腔护理品牌“萌芽”。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6)

不过,登康口腔旗下的核心的产品还是冷酸灵牙膏,人尽皆知,一句“冷热酸甜,想吃就吃”的广告语,风靡多年!

作为登康口腔旗下的核心品牌,冷酸灵牙膏为公司在品牌和市场影响力方面贡献明显。

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19-2021年,冷酸灵在抗敏感细分领域线下市场分别占60.08%、61.00%和59.61%。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7)

但招股书显示,抗敏感牙膏品类线下整体增幅已从2017年的6.5%,降至2021年的2.35%。

而且,冷酸灵虽说在抗敏感牙膏细分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整个牙膏市场的排名并不靠前,还面临着白热化的市场竞争:

从市场份额看,排在市场前三的包括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牙膏)、好来化工(黑人)、宝洁(佳洁士)2021年的线下市场份额分别为23.86%、20.1%、8.84%,而登康口腔市场份额仅为6.83%。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8)

此外高露洁、薇美姿(舒客)、联合利华、纳爱斯、葛兰素史克(舒适达)等品牌也在前十的份额之列。

在同行业品牌竞争的同时,一些新锐口腔护理品牌也进入赛道,在资本的扶持下,快速抢占市场。

譬如成立于2018年的口腔护理品牌参半,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其中仅2021年的融资就占4轮,该品牌推出了漱口水、牙膏、口喷等产品。

高竞争之下,也难怪拟募资6.6亿的登康口腔,其中3.7亿将用于营销了!

登康口腔之所以将超过半数的募资金额用于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与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目前,登康口腔的产品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2019年-2021年,公司经销模式收入分别为8.16亿元、8.82亿元、9.3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63%、85.88%、81.61%。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9)

招股书显示,登康口腔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76亿元、2.66亿元和2.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达到29.24%、25.80%、24.45%。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登康口腔研发费用分别为3030.1万元、3169.58万元、3551.8万元,研发费用与销售推广费用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牙膏线下市场增速开始衰减,各类牙膏的增长幅度从2017年的6.5%下滑至2021年的-2.26%。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10)

而且,口腔护理市场也已经悄悄向漱口水、电动牙刷等品类转去。

市场研究公司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7-2021年漱口水/漱口液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69%,领涨口腔品类。而电动牙刷市场规模在2017年-2021年实现复合增长率27.27%,至2021年电动牙刷市场规模已达90.15亿元。

登康口腔不是没有向这方面努力,但目前看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些产品一时还不足以扭转缓慢的增长趋势。

公司将围绕牙膏、牙刷、漱口水、牙线等主要赛道,同时重点布局和发展电动牙刷、冲牙器等品类,形成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业绩显示,登康口腔2021年,电动牙刷、口腔医疗与美容护理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666万元、891万元,占营收比例为0.58%、0.78%。

要知道,2019年至2021年,登康口腔的营收分别为9.44亿元、10.29亿元和11.42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0.63亿元、0.95亿元和1.19亿元。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11)

有意思的是,其拟募资金额为6.6亿元,而2019—2022年,却“突击”分红了约3.34亿元。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12)

2019年以来,登康口腔多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3.34亿,接近IPO募资金额的一半:

2019年6月,登康口腔分配金额3180万元;2020年6月分红3562.23万元、8月分红1311.62万元;2021年5月分红6187.32万元、11月分红9039.12万元;2022年5月再分红10072.16万元。

从1987年推出第一支冷酸灵,到年入11亿,冷酸灵奔向IPO的脚步,远远落后于云南白药、两面针、舒客等一众本土牙膏品牌。

老兵不朽,只是逐渐凋零。在牙膏市场上,冷酸灵也同样如此。

冷酸灵牙膏有的官网不卖(国民牙膏冷酸灵)(13)

冷酸灵想要靠上市寻求突破,到底灵不灵呢?

要知道,资本市场不讲情怀,在牙膏市场整体萎缩的背景下,公司营收十分依赖于成人牙膏产品。而在漱口水、电动牙刷等迅速增长的新领域,销售金额也较低。而且公司“重营销、轻研发”,以及上市前大额分红的操作,可能会给公司IPO之路蒙上阴影。

经过多年发展,冷酸灵在细分领域确实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目前牙膏市场处于老品牌分割、新品牌抢入的局面,冷酸灵的优势难以体现,此次能否借助母公司上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也不好说。

体量不大、增速平平的老字号冷酸灵,如果单单靠情怀又能辉煌多久呢?

参考资料:

《冷酸灵上市,但资本市场不讲情怀》,蓝莓财经

《冷酸灵母公司想上市,但吃老本恐怕不行》,界面新闻

《冷酸灵、舒客“老国货”抢跑上市,牙膏赛道真香?》,鲸商

《冷酸灵母公司冲刺上市:老品牌难以讲出新故事》,大摩财经

《“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冷酸灵母公司要上市!这次翻身机会来了?》,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