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摩托,其实很多人都是反感的,包括我。

见过了太多大晚上炸街,吵得人睡不着,或者在行驶过程里面不遵守交通规则,各种横窜的骑手了。

但是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重庆山火,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一面。

重庆山火扑救回顾 重庆摩托救山火(1)

在这一周时间里面,整个巴蜀地区,四处起火。

重庆巴南、北碚等多处爆发了猛烈的山火,由于地处山区,救援车辆无法直达现场,很多设备和物资需要人工转运。

这时候,摩托车的灵活性就发挥了巨大作用,重庆很多摩托车车友都投入到这场救援行动中。

40度的高温,复杂的路况,几十公斤的设备,没有拦住这些志愿者。

其实整个重庆火灾期间,我们是不断地见证了中国人面对天灾时候的团结一致。

8月21日,重庆市北碚区市民的朋友圈被一条求助信息刷屏:

火灾现场急需油锯和熟练使用油锯的志愿者。

回应者众多,很多人是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参与到这场与天斗的大战役里面。

21日,北碚区虎头山歇马街道向社会发出求助

现缺功能性饮料、油锯、灭火器、灭火工具,扫把、藿香正气液等物资。

求助发出以后,很多爱心人士把需要的物资拉到街道办事处,堆积成山。

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腾社区21日发布紧急通知:

由于界石火灾形势严峻,龙洲湾街道龙腾社区紧急储备一批志愿者,要求身体健康,有一定救灾经验者优先。

同样,很多居民自发参与,甚至有退休的老人也积极报名。

高温下,重庆山火肆虐;

同袍情,重庆人没有拉稀摆带。

蓝天救援队员奔赴一线,奋战12小时后累到虚脱;平均年龄40岁的企业民兵组成救援队,自发前往山上通宵灭火;大学生积极报名志愿者,帮近百名骑手调度运送物资……

重庆山火扑救回顾 重庆摩托救山火(2)

重庆山火扑救回顾 重庆摩托救山火(3)

其实在天灾面前,人力有时候是很渺小的,但是在科技的加持下,我们现在能做得越来越多。

我还记得98年大洪水的时候,新闻上看到很多解放军战士是手挽着手跳进决堤的地方,用身体抗住洪水的冲刷。

虽然感动,但是感动中有一丝无奈,我们还是要用肉体去扛。

而今年各地的洪水,战士们依然辛苦,但是有了更多的机械帮助他们。

沙袋,不需要一铲子一铲子地装了,直接有企业的灌装机来;沙袋,也不需要一肩一肩地抗了,而是有传送带直接拉倒卡车上;遇到决口了,直接混凝土方块扔进去;遇到渗漏了,直接将速凝剂打进去。

不过,科技依然是有限的,这次的重庆山火,我们有设备,但是地形原因让我们没办法送达。

那帮骑摩托的娃儿站出来了。

他们其中或许,真的就有人,是鬼火少年,前些天还在街头肆意扰民。

但是人性都是复杂的,没有人全黑,也没有人全白。

山火面前,他们没有拉胯的,一个一个骑着摩托车冲进了最危险的地方。

就如同当年川军抗日,他们也许前一天还在打内战,还在欺压百姓,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都一致枪口对外。

整个巴蜀地区,当年70%的男性人口,都是袍哥。

说白了,黑社会。

虽然有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之分,但都是地下秩序的拥护者。

袍哥抗日,就好似猛龙跃渊,忍不得那日寇乱华,枪比不过,拿血来填。

我记得有位大佬给我说过,每个中国男人心底或多或少都有点袍哥的情节,几杯白酒下肚,相互之间勾肩搭背说着要肝胆相照,基本也是这样的套路。

所以,袍哥如果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同胞之间相互照拂互相帮助的理念,还是挺有意思的。

川渝的袍哥,脱去他们的切口和辈分,就成为了有血有肉勇往直前的中国人。

这次,我在这群摩托骑手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精神。

重庆山火扑救回顾 重庆摩托救山火(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