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

孩子的语文学不好,是令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上课经常开小差,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字词经常记不清,课文总是背不熟,阅读速度很慢,文字理解能力不好,考试起来老是忘这忘那,一写作文就挠头……

语文学科家庭教育心得(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1)

有些家长说,孩子成绩不好,去补习班补补就好了。可是,很多家长都发现,对于语文这个需要积累的“慢性”学科来说,补习了很久,还是很难有明显效果。

说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学习方法有缺陷。成绩不佳,补习固然必要,但补习关键在于补方法,而不是光补知识。

语文的预习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最佳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家长都不重视孩子的预习,或者不知道怎么辅导孩子高效预习。

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向我们透露了他教学多年来积累的语文高效预习方法——“三维预习法”。即:目标 方法 评估

语文学科家庭教育心得(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2)

在预习语文时,家长必须重视预习目标的确定,重视孩子预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给孩子恰当的预习检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我们将满满干货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能为孩子的语文学习补充能量。

预习就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功课的过程。无数优秀学生根据学习经验都得出同一个结论: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的取得都源于课前预习

预习能促进孩子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进度与思维,能让学生获取认同感及成就感。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课堂有好的收效,预习必不可少。下面开始总结经验。

一、预习目标,分段设计

在预习前,家长要让孩子明确预习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只有没有负担和压力的任务,孩子才会愉快地接受。因此,在确定预习要求时,要根据孩子的学段特征来分阶段设计,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预习的能力。

语文学科家庭教育心得(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3)

低年级时,孩子的预习目标主要为“三读即:

(1)轻声读课文,圈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标画出自然段,读通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试着查字典;

(3)大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顺畅,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

中年级时,预习目标则调整为:

(1)朗读课文至少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标上读音;

(2)给课文标自然段,给词语划线,包括课后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每单元“词语盘点”里的词语,理解词意;

(3)画出课文中好词佳句;

(4)质疑,提问。对读了仍觉不懂的地方用铅笔打上问号,或把问题写在课文后空白的地方。

高年级时,在预习目标中适当增加“预习单”这种辅助方式。偶尔变换预习的方式,会让孩子兴趣盎然。

比如:预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预习单”可以设计为:

(1)了解什么是“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

(2)听爸爸妈妈讲述“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

(3)观看影片《战狼2》或《红海行动》。(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收听电影介绍音频节目或者观看电影解说短视频)

二、预习方法,提高效率

1.大声朗读法

语文学科家庭教育心得(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会参与大脑活动,远超默读和识字的时候,就像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能长期坚持大声朗读,就能强化孩子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在孩子疏通字词障碍以后,应要求孩子使用大声朗读法。这不仅利于学习,还有利于身心。

2.标注法

语文学科家庭教育心得(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5)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强调这样的训练。那么在预习时,家长也应该重视动笔预习的方法。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应该指导孩子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标注。主要标注法有:

(1)用数字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文中的生字词用“○”标记;

(3)重点词语可用小三角形标明;

(4)优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5)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到课堂上接解决,或课后提出问题。

三.摘抄法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现在提倡大量阅读,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靠大容量的阅读来掌握基础知识的。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都可以成为孩子模仿或迁移的范本。因此,教给孩子“摘抄法”很有必要。

如部编版语文中有一篇《七月的天山》,文字表达细腻、词汇丰富、语言美不胜收,读着读着,让人无比向往。但文章却是一篇略读课文,孩子要读懂读熟确实有难度。因此,课前预习采用摘抄法再适合不过。让孩子在摘抄本上将好词佳句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让孩子熟悉词句,又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

四.查阅法

(1)查字典。着重理解字词的意思。

(2)查资料。针对作者、写作背景或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上网查阅课外书和相关信息,有条件的可以打印下来,或是剪贴在本子上。

五.整理法

在训练孩子收集整理信息时,家长需给予指导,不能让学生的收集游离于表面的累积,而是要有一定的思维加工

如孩子预习古诗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明确应当搜集整理的是:

(1)作者简介,学过的该作者的其他作品;

(2)作诗的主要背景;

(3)相关的故事或趣事。

预习评估,提高兴趣

语文学科家庭教育心得(语文预习原来应该这么做)(6)

1.检查书面预习成果

每次预习过后,坚持书面评估是很有必要的。每天孩子完成预习后,对孩子的课文标注、预习本、摘抄本等进行及时的检查,可以对孩子的预习成果有直观的了解。家长对孩子预习成果的认可,也可以给孩子不小的成就感。

2.小试牛刀

家长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找一些预习练习给孩子完成,例如:

(1)抽测一些孩子说自己已经记住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听写少量生字、生词;

(3)问一些关于作者或时代背景的问题。

家长要估计孩子的预习情况,问题要在孩子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